我問過小雨,這個問題小雨考慮了很久之后才給出了答案,她的回答讓我很驚訝:一種可能是,你曾經確實做過這樣的事情,由于時間的推移,隱藏在大腦的若干信息里,只是你已經找不出來了。
她說:“人類的記憶,其實就是接受過的事物的一種回放,這種事物無論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只要是我們曾經意識過的,就會在大腦中留下一個影像。
就像電腦一樣,輸入的文字和圖片或者電影都會在硬盤里一個特定的地點儲存起來,需要的時候再搜索出來。但是人腦畢竟不是電腦,隨著不斷的新的影像被塞進了大腦,大腦的負荷增大,不斷處理新的接收的信息,還要提取需要的信息,大腦的工作效率就會很低。”
我說我明白了,這就比如我們在一張白紙上寫一個字,很容易就找出來,不管這個字多小,但是如果在寫滿字的書的某一頁找出一個字來,會很不容易。
小雨說是的,信息太多的話,大腦就會有意識的刪去一些不重要的信息以便留下一些空間。而這些信息雖然被刪去了,但是還留下一個模模糊糊的影子,所以當你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會有這種感覺。
我聽了呵呵笑到(那時候我和小雨已經不是像現在這么隔膜,偶爾也能開開玩笑的):“那么電腦硬盤用完了,再加上去一個,可是人腦用完了呢?是不是也要加一個啊?”
小雨很認真地搖了搖頭:“這個你多慮了,人腦信息儲存的密度高達每立方厘米101個12次方比特(1個信息量的單位稱1個比特),也就是說人腦約有1千立方厘米的容量,用101個12次方,乘以1千立方厘米的容量,用101個12次方,乘以1千,其信息的儲存量可以達到1千萬億個信息單位。”
我聽了膛目結舌,雖然我不知道這些數字代表什么,但是確實覺得挺大的。
小雨又補充道:“相當于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書(1千萬冊)的50倍。”
……我直接愣住了,人的大腦那么厲害啊!
小雨對于我的驚訝聳聳肩膀,顯得很無奈,沒事人一樣,但是就在這輕松的時候,她又說了一句:“其實我們人類的大腦還沒有被完全開發。”
我撓了撓頭皮,問道:“還有一部分沒有開發?”
小雨點了點頭,鄭重其事地說道:“不是一部分,而是百分之九十都沒有被開發。”
“啊?不會吧,百分之九十沒有開發,那么……百分之十都這么厲害了,要是都被開發的話,……簡直不敢想象!”
小雨點了點頭:“確實是這樣的。”
這個答案雖然很能說明問題,但是我仔細想了,不是這樣的。因為我很確定的告訴小雨,我以前絕對絕對不會做過同樣的事情。
小雨說:“不要那么肯定,越是肯定的事情往往都是錯的。別著急,還有第二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