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佛祖仍是佛界至高無上的存在,因為他的前世就是這佛界創始人,如來所指便是那個創始人的名字。
“大師兄,我要先回靖河一趟拜祭姑父,不能隨你們往大唐,大師兄,你有聽我說話嗎”
敖烈向玄奘辭行后,立即轉身向孫悟空辭行,這十四年來與他們四人相處,在他心中最尊重不是玄奘,而是孫悟空,第一他們同為異族,第二孫悟空有情有義,敢作敢為,比起那些所謂的佛陀,大羅神仙要好上不知多少倍。
“哦,那去吧,記得以后有事就到花果山來找老孫就是”
孫悟空被敖烈從沉思中拉了出來,看向敖烈說道,玄奘的道場在靈山,這靈山也有他的道場,不過他過慣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并沒有打算住在靈山,他想要回花果山。
“多謝大師兄,我會的,我告辭了”
敖烈向孫悟空鄭重地點了點頭,化為一條小白龍消失在天際。
“悟空,你剛才在想什么,那么入神”
玄奘看著孫悟空問道,孫悟空何等精明之人,而且他的感應能力也是非常之強,絕對不會無緣無故心不在焉,連敖烈與他說話都沒有反應過來。
“沒事,沒事,師父,走吧,時間不早了”
經歷十四載,陪同玄奘一路西行而來,孫悟空早已不是以前那毛手毛腳的美猴王,加上他本來聰慧,從靈山寶殿退出來之后,他一直在思考著佛祖與眾佛陀、菩薩當時的表情。
這一次西行取經絕對不是只為普渡眾生那么簡單。
靈山大雷音寺離中土大唐十萬八千里之遙,對于孫悟空來說,不用一天的時間便可以一個來回,那是因為孫悟空身懷菩提老祖的筋斗云,一個筋斗云便是十萬八千里,比一般的仙人飛行那是百倍的速度。
玄奘師徒四人從靈山返回中土大唐,由于玄奘實力剛恢復不久,飛行比較慢,孫悟空等人為照顧他,所以也是以最慢的速度隨行。
一路所過,如遇不平之事,師徒四人便停頓下來為人排憂解難,以增功德,歷經兩年,他們師徒四人才回到大唐。
本次西行正式告一段落,歷時十六年整。
“我們回來了,我們西行回來了”
“我們回來了”
玄奘想起回到生他,育他的中土大唐,不由自主地喊了起來,而孫悟空三人也受到玄奘那一腔熱情所感染,也跟著大聲呼喊起來。
“御弟回來了,這是御弟的聲音,這是唐御弟的聲音,哈哈,走,隨朕同去迎接”
大唐朝會之時,唐太宗聽到玄奘的聲音,高興地叫了起來,唐太宗李世民開辟大唐天朝雖說是血流成河,枯骨成山堆出來的,但是他卻不失為一代仁君。
公元618年,大唐天朝成立以來,天下大亂漸止,因戰爭死去的無數冤魂,禍亂天下,成為當年貞觀年間一大心病,滿朝文武束手無策,請盡天下修道,修佛之人超渡亡魂,但是由于殺氣、怨念過重,那些修道、修佛之仕同樣無可奈何。
當時佛教傳至中土,僅是小乘教法,僅僅渡人向善,超渡普通的亡靈,對于怨念過重的亡魂,以及妖魔并無太大作用。
當年大唐群臣連同唐太宗同作一夢,夢見南海觀世音對他們說,西方大雷寺有大乘教法三藏,可渡亡者升天,消除怨念,斬妖除魔,第二天,唐太宗召集長安群僧,重金聘請得道高僧前往西方拜佛求經。
可惜西行之路,路途遙遠,況且路上艱難險阻,無一僧人敢應此召,唯有玄奘挺身而出,一顆赤誠之心,接下取經重任,唐太宗深受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