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微瞇雙眼,遠遠的看著馬上的蕭文軒。那自信似穿透了他的皮膚,照耀著他年輕的血液,不安分的奔流著。身體里蓄發了一種宏大的力量,仿佛可以掙破他的身體迸發出來。他突然勾起唇角,微笑了起來,單純如水的眸中滿是漣漪。
他在對正看著自己的她說,等著我,我們一定會贏的!
,霓裳的眼神莫明的柔和了下來,冷清疏離的臉上浮出了一絲小小的暖意。也許她和他之間真的有太多的牽連,有太多需要解開的謎團,有太多太多的秘密,可是他對她能袒露他的心,他已經是她的夫,也許就像他說的,她是他的王妃。霓裳始終不敢相信,這樣一個有著雄才偉略的男子不會為了兒女情長,將夢隨手丟棄,她能相信他嗎?可是他對她的好,他溫柔的眼神,他溫暖的懷抱都不是假的。蕭文軒,請平安歸來吧。
一時間,戰鼓擂響,號角齊鳴。
萬軍齊發。
再說蕭文軒帥領二十萬軍,整裝向莆部嶺進發。
蕭文軒命軍隊在離莆部嶺外十里駐扎,流星馬探飛馬前來回報,說守關之人,是契沙二王子赫連厚毅,而契沙名將畢西浪將軍則只充當了副將之職!蕭文軒大笑,爭功之人必好勝心切!
第一天蕭文軒命人擂鼓吶喊,卻不進攻,莆部嶺不做回應。
第二天繼續擂鼓,并全軍大罵契沙人,關口城門上人影開始浮動。
到了第三天,蕭文軒布置好軍隊,令人攻城,自己親自披掛上陣,在陣前挑戰。
城樓上赫連厚毅與畢西浪爭吵起來。畢西浪將軍極力否定出關迎戰而赫連厚毅卻執意帶兵出城剿敵!
“我三十萬大軍難道敵不過那個莽夫?!”赫連厚毅坐在主帥營中聽著外面驚天的吶喊之聲,拍案而起,俊秀的眉宇之間滿是不屑。
“王子請三思,蕭文軒定是使用激將法,不知道他后面有什么陰謀詭計。”畢西浪勸阻道。
“畢將軍,這次的主帥是我。難道畢將軍懷疑我的能力?”赫連后毅挑眼看著畢西浪。
“末將不敢,王子智勇雙全,統領我契沙三十萬大軍定能勝利打敗昭唐勝利歸朝。”畢西浪答道。
“哼,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心在想什么。識時務為俊杰,你還指望你的大王子能有多大作為嗎?”赫連后毅鼻一哼,手一擺。“既然本王是這統帥,本王就率領我契沙的勇士將著蕭文軒的人頭帶回去給父王看看。”
畢西浪并不是不清楚二王子這次為何來到前線支援,無非就是爭個功勞罷了!皇上常年身體不適,雖對外沒有說過什么,但臣子們心理可都清楚,皇上是挨不了幾年了。
如今契沙朝內主要分裂為三派。
一派助大王子。大王子赫連康朋和四王子赫連不驚都是前皇后所生,雖然前皇后早已病故,但身份地位卻依然高于一般妃子之子,況歷來傳統都以嫡長子繼承王位,他該是理所當然的繼承者。然而大王子宅心仁厚,對于王位并未有明顯爭奪之意,四王子又常年不在宮中,所以這一派,一向隱而不發,以不變應萬變。
第二派是二王子赫連厚毅這派。赫連厚毅是貴妃之子,比起大王子的消極之態,他可謂是絞盡了腦汁對王位虎視耽耽。若是大王子不與爭奪王位,那么他極其有可能是王位的最終繼承者。
第三派,則是三王子赫連奇進。赫連奇進本身并無勢力,但是強勢的是他的母親——當今的皇后陛下!皇后之子繼承王位似乎看來也是天經地義,但是要排除其他勢力又談何容易。所以形成了第三方的力量。
這二王子此次前來莆部嶺,只怕是把這權利爭奪戰正式搬上了臺面!可戰爭又豈是兒戲!
畢西浪將軍痛心地看著二王子不聽他的勸阻,執意以將軍帥令帶領了士兵前去迎敵!畢西浪只好關照他,若是蕭文軒撤軍,千萬不要上前追趕!
只是他這個話,恐怕二王子是聽不進去的。
且不說這赫連厚毅是否自恃過高,蕭文軒與他在陣前比畫幾個回合后,心中不由把之前的想法拋開。赫連厚毅的武藝雖談不上精湛,卻也不能一下就砍他下馬來!
幾個回合后,在周圍各士兵的吶喊助威下,蕭文軒手中的槍被赫連厚毅震落到地,這一下,事態產生了重要的變化!契沙兵高聲歡呼,頓時氣焰高漲。
蕭文軒嘴角微揚,回馬奔去,赫連厚毅喜出望外,揮軍而上,從后面追趕上去。城樓上觀戰的畢西浪跳腳疾呼:“休追!休追!是計!”
但那二王子得意之時又如何能聽見他這呼聲,赫連厚毅策馬而上,直想砍下蕭文軒的腦袋去獻功!
契沙的三十萬軍隊在莆部嶺守契沙的五十萬軍,本是輕松自在之事!只要不出關死守,契沙三五個月內是決計打不下來的!然戰事最怕急功!二王子更是心急之人,這樣的結果,也并不出畢西浪的意料之外。
赫連厚毅追敵十里,忽然四周的林中響起了吶喊聲!他急了,狠狠咒罵蕭文軒,趕緊勒馬繩要回頭,卻發現后路已被斷。契沙軍慌亂中互相踐踏,死者無數。
蕭文軒摸著下巴,笑了,這還沒完呢。
果然后方畢西浪帶兵追了上來!蕭文軒指揮士兵包抄援兵,但訓練有素的契沙兵在畢西浪的帶領下由原先的驚慌漸漸平定下來,就連赫連厚毅所帶的士兵也都鎮定下來。
這是對老將畢西浪的信任和仰仗!
圍剿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清晨,畢西浪逃了,但赫連厚毅及所剩兩萬士兵最終由于戰力懸殊被蕭文軒所俘虜。接下來取莆部嶺這無將之地如翁中捉鱉。但因其獨特的易守難攻的地形,和畢西浪手下副將的極力抵抗,蕭文軒打下莆部嶺到也花了一整天的時間。
再然后是順理成章進關理兵,契沙三十萬守軍死亡二十萬,傷者三萬,俘虜五萬,逃亡了二萬;而契沙軍五十萬大軍損失約三萬左右,花了五天時間奪下莆部嶺。可稱全勝。
初戰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