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鏡子傳來一聲“咔嚓”,仿佛玻璃破碎般的聲音。然而鏡子卻沒有破,反而放出更加絢爛的光芒。
半空中的畫面也愈加清晰,一階階青白色的石梯躍入眼簾,而那一個個移動的小點,赫然竟是前來拜師的凡修。
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山的凡修越來越多,竟然多達數(shù)百人。
“不錯!今年的拜師人數(shù)是越來越多了,看來招收幾個好弟子是沒有什么大問題了。”宗主旁的一女修率先開口,一臉的洋洋得意。
“人多有什么用,前往我合歡宗拜師的人反而少了!”合歡宗宗主何歡歡卻沒有絲毫喜悅,聽到此僚的話,有些不悅。
只見畫面內(nèi)的石梯起初是一條路,到了一半的地方突然一份為七,變成了七條道路,每條通往不同的地方。其中一條正是通往合歡宗的方向,只見其他道路各個人山人海,門庭若市,唯獨合歡宗這條人煙稀少,只有寥寥幾個。
一來跟合歡宗只收女修有關,這世間有靈根的本就不多,女修則更少,由此招收弟子一貫是合歡宗的頭疼事。
二來合歡宗雖然并不是邪教,但是由于所修功法以媚術為主,自然落得個難登大雅的名號,名聲不好,許多愛惜名聲的女修都不恥于進入合歡宗。
“哎!那只能按老規(guī)矩辦了!”合歡宗宗主何歡歡無奈嘆息一聲,吩咐道。
她身邊幾人面面相覷,最后也無奈的嘆息了一聲。
..。
再說山下,葉青發(fā)現(xiàn)那幾人后目瞪口呆。
但那幾個人依舊大笑不止,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葉青氣不打一出來,連忙出生喝止:“停!停!停!”
見葉青暴跳如雷的樣子,幾個人終于停止了笑聲。
其中一個說了一句:“呸!滲水了!”
“哈哈哈哈!”
“啊哈哈哈!”
經(jīng)他這么一逗,其他兩人又忍不住捧腹大笑起來。
“有什么好笑的!”葉青徹底敗了。
“那泉水本來就是水,還滲水了,哈哈哈!”卻是第一次發(fā)笑的那廝又笑了起來。
眾人跟著大笑。
葉青這才明白這群傻大叉在笑什么了,原來是因為自己剛才那句‘呸!滲水了!’,莫不成自己還被當成了土包子。
葉青尷尬的摸了摸頭,不好意思的沖三人拱了拱手。
“諸位道友,這是要去哪里?”
“都到這了還能去哪里,自然是去拜師了。”
“拜師?諸位也是去仙府的,那我們同路啊!”葉青一聽,登時興奮起來,正愁一路寂寞,有個伴是最為合適不過了。
“確實是去仙府,但是同不同路就不清楚了,敢問兄臺這是要去投奔哪個門派?”
這三人都與葉青一般年紀,都是十五六歲的樣子,這說話之人身子魁梧,年紀不大,嗓門卻不小,吼起來震耳欲聾。
“門派?我不是去投奔哪個門派,而是去投奔仙府去的。”
葉青來之前未曾聽過門派之說,只知道要來仙府拜師,故而連連解釋。
“哈哈哈哈!”
那三人聞言又是一陣大笑,更加確定了葉青土包子的身份,但這群人心地倒也善良,見葉青不解,忙著解釋起來。
于是,四人一遍沿著石梯向上爬,一邊聊了起來。
原來,所謂的仙府其實就是修真界的統(tǒng)稱,并非單指某門某派。仙府乃是由無數(shù)個大小門派共同組成的,而其中以莫云宗、合歡宗、天魔宗三派實力最強,青云譜、佛宗、儒門、凌云閣略遜于他們,但總體實力相差無幾。
登山之路共有七條,而上述七大門派各占了一條道路,七大門派籍此不斷吸收資質(zhì)好的弟子,門派日益壯大,實力遠遠超越其他中小門派。
剩下的中小門派只能自己派人下山去招收弟子或者接收七大門派挑剩的殘羹剩飯,實力難以為繼,日漸衰落。
知曉了這一切后,葉青表情變得古怪無比。那古道大仙師臨行前,只讓葉青今天來仙府拜師,卻沒有告訴葉青該去哪個門派,如今七條道路在眼前,該走哪條?
“難道這是師傅對我的考驗?”
葉青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正沮喪間突然,旁邊突來傳來一聲驚呼。
“yeah!終于到了!”
“ouch!mylady嘎嘎!我終于來到此地了。”
先前那說話的粗獷漢子和旁邊一個書生模樣的修士壓抑不住喜悅,歇斯底里的狂喊。
“十年的苦修只為今日,終于得償所望了!”唯有年齡最小的一個少年語氣平淡的說道。
這一說立即引起了葉青的注意。
循聲望去,只見一襲青衣橫貫眼前,正是氣定神閑的葉青男子,此僚面色冷峻,整個人如同一柄剛出鞘的利劍,鋒芒畢露,絲毫沒有因為來到仙府而有絲毫的怯懦。
年輕人的銳氣猶在,卻又帶著些許與年齡不相符的沉穩(wěn),葉青露出一絲贊賞,心下想此僚以后必成大器。
走到這里,果然如幾人之前所說的一樣。原本的一條石梯在這里一分為七,每條道路之上都豎立著一塊靈光閃爍的牌匾,類似于指路牌,上面分別書有莫云宗、合歡宗、天魔宗、青云譜、佛宗、儒門、凌云閣等字,分別通往七個不同的門派。
其中莫云宗位于最中央,中間左邊為天魔宗,右邊第一個為合歡宗,其余一次陳列。葉青仔細打量著這幾個牌子,從它們的排位上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實力最強的自然占據(jù)最好的地方,實力差的則明顯要屈居其次,而莫云宗獨居最中央,儼然是七派之首,若是所料不差,應該是實力最強的。
分列莫云宗左右的天魔宗和合歡宗應該是僅次于莫云宗的強者。
“怎么樣,大家如何選擇?”那矮壯的大漢喚作李奎,率先出言問道。
“我輩讀書之人自然要進入儒門,以浩然之氣普世濟民,穩(wěn)定天道!”那書生模樣的修士喚作宋鐸,他把手中的扇子搖的霍霍作響,自以為風流倜儻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