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的壽宴真的是熱鬧非凡,上首立著兩張矮桌,下首又分左右兩邊,矮桌立了長長的一排,而再下面則有著多圓桌,則是為沒有資格坐到中心位置的人準(zhǔn)備的。
瓜果點心等一些餐前的食品已經(jīng)陸續(xù)的擺了上來,大家都還沒有落座,陶夭夭也就獨自一人站在一邊。
不一會兒,慕容清歡便在幾個宮女太監(jiān)的擁簇之下朝著這邊走了過來。
遠遠地,陶夭夭看著他向太后行了個禮,便落座到左下首的第一個位置上,而太后只是不耐煩的略微點了點頭,大家對慕容清歡的冷淡,讓陶夭夭有些心酸。
沒過多久,皇帝便在眾人的擁簇之下緩緩的走了過來,除了坐在上首的太后,所有落座的人都站了起來,俯身行禮,頓時,地上跪倒了一片。
皇帝笑著揮揮手,“大家都起來吧,今日是太后壽宴,大家都是自己人,不必如此拘禮。”
皇帝在上首陪著太后一道落座,眼光只是淡淡的看了眼慕容清歡,便轉(zhuǎn)到了慕容玉澤那里。
“澤兒呀,最近的功課怎么樣呀?”
“回父皇,兒臣今日勤讀經(jīng)史,鉆研圣賢之道,治國之理,兒臣看父皇整日勞累,真的很想多學(xué)一些東西,好替父皇分憂。”
皇帝點點頭,神色上并沒有什么變化,“嗯,經(jīng)史子集是要讀,可是兵馬武術(shù)也不要荒廢,外亂未平,以后還是有用兵打仗的地方。”
慕容玉澤點稱是,可是心里卻有些摸不透皇上的想法。
按說如果皇上真有心培養(yǎng)自己為儲君,自己只需修習(xí)治國之道便好,還何必學(xué)那些用兵之道,畢竟一國之君輕易是不會出外打仗的。
“父皇,兒臣的也讀了好多書呢,兒臣這些日子又學(xué)會了不少的字呢。”
慕容清歡笑嘻嘻的說著自己的成就,十分的自豪。
皇帝聽了這話,不禁冷下了臉來。
如今這里,不僅有皇家的人,更有很多外姓人,皇帝有這樣的一個兒子,已經(jīng)夠丟臉的了,如今慕容清歡又當(dāng)著這么多人的面,說這些癡傻的話,這讓皇上覺得自己的臉面實在是有些擱不住。
皇帝冷哼了一聲,并沒有答話,而是對著伺候太子的劉嬤嬤說道。
“太子身份尊貴,你們定然要好好照顧著,要讓他明白,什么事太子該說的,什么是太子不該說的。”
“澤兒也到了該大婚的年紀(jì)了,如今京中的貴女們基本都在這里了,澤兒可有什么心儀之人,正好你父皇也在這里,就直接把這婚事定下來,哀家也好抱重孫了。”
太后笑笑,轉(zhuǎn)移了一下話題,來緩解一下剛剛尷尬的氣氛。
此時的陶語冰面紅耳赤,心跳加速,只要慕容玉澤一句話,那她就會是未來的豫王妃,甚至是未來的皇后,榮華權(quán)勢她想要什么,就會有什么。
慕容玉澤略微沉吟了一下,平靜的說道:“孫兒并沒有什么特別心儀的人,孫兒還小,外亂未平,現(xiàn)在娶親可能還早了些。”
陶語冰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慕容玉澤明明就對自己有好感,怎么現(xiàn)在竟然會說沒有心儀的人呢?
此時的陶語冰就像是從天堂,瞬間跌落到了地獄,臉色陰沉,滿心的歡喜都沒有了。
“澤兒這話就不對了,這壤平外亂是國家大事,這為皇族延續(xù)血脈也是大事呀。”
“太后說的極是。”安樂侯從座位上走了出來,行了個禮。
“不過這自古以來皇家選妃都是以端莊純善作為首要的標(biāo)準(zhǔn),至于各自的喜好,倒還是其次的,實不相瞞,老夫的孫女對豫王殿下愛慕已久,茶飯不思,這孩子人呢倒也稱得上溫柔有禮,老夫斗膽懇請皇上能將這孩子指婚給豫王殿下,就算是能在殿下身邊,做一個粗使丫頭,也是老夫和孫女的榮幸。”
“既然是安樂侯的孫女那自然是不會差了的,朕又怎么會讓如此優(yōu)秀的女孩子做一個丫頭呢,愛卿的孫女在哪里,叫過來讓朕看看。”
不一會兒,站在外圍的陶夭夭就被叫了過來。
安樂侯攬過陶夭夭,讓她跪下行禮。
“啟稟圣上,這就是老夫的孫女,她叫陶夭夭,比豫王殿下小上五歲,年齡上也正是合適。”
皇上看了眼陶夭夭,覺得陶夭夭相貌普通,對她的感覺倒也是平常,剛想委婉的拒絕安樂侯,這時候,秦笑歌卻出列行禮道。
“啟稟陛下,臣也和這孩子有過幾面之緣,發(fā)現(xiàn)這孩子雖然談不上機敏靈巧,但卻是踏實勤懇,雖然不是貌若天仙,但卻也是端正賢淑,臣實在是覺得,這種氣質(zhì)才叫做大家風(fēng)范,才是能勝任豫王妃的不二人選。
跪在地上的陶夭夭都覺得十分的無奈,這爺爺和秦將軍也實在是太拼了,為了完成自己所謂的愿望,竟然把自己這個人稱貌丑癡傻的廢物夸成了天上有,人間無,春光燦爛一朵花了。
皇上本要拒絕,但不知實情的皇上,這會兒也實在是覺得他們說的挺有道理。
確實是這樣嘛,皇家要的不過就是一個懂事能干的王妃,換做一個只有美貌的女人,倒不一定你能做的好豫王妃,而且畢竟秦家和陶家都對朝廷有功,皇帝也不好駁了他們的面子。
“秦愛卿說的有理,既然如此,那就讓夭夭和玉澤定下婚約吧。”
“陛下,臣妾覺得夭夭年紀(jì)還小,現(xiàn)在成親還有些太早。”
明貴妃自然希望自己的兒媳能是自己的人,況且陶語冰把陶夭夭說的一無是處,她怎么會容許自己的兒子娶這樣一個女人。
“是呀,皇兄,妹妹也覺得明貴妃說的有道理,夭夭好是好,就是年齡稍小了一些,倒不如夭夭的嫡姐合適,年齡比夭夭大上一些,也更懂事一些。”
秦笑歌年輕的時候和陶夭夭生母凌天遙的事情,別人不知道,清禾公主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若不是凌天遙一心喜歡陶夭夭的父親陶韻名,恐怕嫁給秦笑歌的就是凌天遙了。
甚至直到婚后,直到他們有了女兒,秦笑歌還是忘不掉凌天遙,如今秦笑歌這樣為陶夭夭爭取,清禾公主當(dāng)然會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