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轔轔,馬瀟瀟,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杜甫這首《兵車行》用來形容現在此時的情景是再適合不過了,這里本是一個平常的小村,但是在大清早來了幾個騎著駿馬的募兵官以后,就頓時沸騰起來。
“爹啊!我不要去從軍,我不要去送死啊!”這村里白癡不多,所有頓時哭聲一片,現在是亂世,當了兵不是去對付那些強盜般殺人如麻的叛軍,就是去關外對付那些如狼似虎的后金狗,要是能夠被叫去營田……那是你祖上積德!
但是也有一種例外的情況,少數人在背后刺上“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在家人即擔憂,又欣慰的注視下默默走向村口。
“墨離啊,外面發生了什么事情,這么吵?”在村里一個不起眼的茅草屋里面,一個盲眼的老婆婆坐在土炕上,聽到哭喊聲,一臉擔憂地問門邊正在給自己煎藥的少年:“是不是那些反賊殺過來了,”這個叫做墨離的少年瞥了外面一眼,寬慰道:“沒什么,似乎是有人來征兵,全村的精壯都必須去。”
老婆婆聽了,反而更加擔憂:“那你趕快躲起來,雖然你不是我們村的人,但是那些人看到你一定也會把你抓去充數的。”“呃……”墨離其實是猶豫的,因為他穿越過來已經有一個月了,卻沒有吃過一天飽飯,每天靠著給別人打打零工,賺的錢還不夠吃一碗白米飯,這還是別人看在老婆婆可憐的份上才給的,如果去軍營,情況應該會好些吧。
老婆婆似乎看穿了墨離的想法,問道:“莫非你想去當兵?”“老婆婆……”墨離略微一笑,小心地將鍋里的藥倒到一旁的碗里,然后端到老婆婆面前:“老婆婆,您先把藥喝了吧。一個月前您救了我的命,就算是要走,我也要先把您的恩情還完啊。”
老婆婆聽了墨離的話,不禁抽泣:“你這孩子啊……要是我那不孝子有你的一半就好了……”
“砰!”老婆婆話音未落,卻見茅草房的門被一下推開,一對中年夫婦大步走進來,看也不看墨離一眼,直接跪在老婆婆面前:“娘,請您救救孟兒吧,他才十五歲,哪里吃得了行軍的苦啊。”老婆婆連忙擦去眼淚,冰冷地說:“那你們快點讓孟兒從村口的小路逃走不就好了么。”
中年男人跪在地上,用余光瞥了墨離一眼,哭喊道:“那個軍官說了,沒去的人全家連坐啊……”老婆婆嘆了一口氣:“可是我一個盲眼的老婆子能夠做什么。”那個中年婦女也看了墨離一眼,眼神里除了恐懼和不安,還有種……餓狼看到肥豬那種綠光,該死,她干嘛用那種眼神盯著我……
“有辦法的,”中年婦女說:“只要有人愿意用孟兒的名字去村口報道,那個軍官怎么會知道。”
“混賬東西!”老婆婆震怒,隨手抓起炕上的枕頭猛地砸向中年婦女,厲聲呵斥:“你個蛇蝎婦人,孟兒吃不了行軍的苦頭,難道墨離就吃得了么,別說我不肯幫你們,就算是我肯,墨離難道就會這么蠢去送死么!”
中年婦女任由那個枕頭砸在自己頭上,又帶著哭腔對著墨離不斷磕頭,砸得地面咚咚作響:“少年,我求求你了,幫幫我們吧,我們就孟兒一個兒子,婆婆也只有孟兒一個孫子啊,當初天上下著大雨,你昏倒在婆婆門前,如果婆婆沒有救你,你現在已經死了,這可是救命之恩啊!”
墨離久久沒有答話,反而一臉戲謔,其實他去村口報道也沒什么,但是,這對中年夫婦的所作所為實在讓人惡心,自己住在好房子里面,卻嫌老婆婆盲眼礙手礙腳,把她趕了出來,要不是村里的好心人幫忙搭了個茅草屋,現在老婆婆恐怕早就死在路邊了,至于那個孟兒,也不是什么好東西,平時游手好閑,偷雞摸狗的事情沒少做,還經常到老婆婆家里來翻箱倒柜的,昨天才被墨離給狠狠教訓了一頓。
“哎,算了,”中年男人站起身來:“我們走吧,回去把東西收拾下,趕緊逃吧。”
中年婦女也擦掉眼角的眼淚,剜了老婆婆一眼,轉身準備向屋外走去,墨離眉頭微皺,連忙幾步上前,攔住中年男人:“等等,把話說清楚,快逃是什么意思?”中年男人瞪著墨離:“還能有什么意思,孟兒已經從村里的小路逃了,我們如果不快點走,難道等著被抓去做苦力么!”
“那老婆婆怎么辦?”墨離怒吼道:“你們就這么走了,難道要那軍官抓老婆婆去充數么!”中年男人冷笑一聲,看著墨離:“現在我連自身都難保了,只能對不起母親了。”
“砰!”墨離突然一拳打在中年男人臉上,然后抓住他的頭發,把他的頭往下按,同時猛然抬起膝蓋,一個沉重的膝擊,頓時讓他頭暈目眩,仰倒在地,墨離怒罵一聲:“無恥!你母親養育你多年,你就這般報答的么!”
中年女人在一旁,正想上來幫忙,卻被墨離一個殺人般的眼神嚇住,愣在原地,但是嘴上也不肯認輸:“那你呢,我婆婆當初救你一條命,現在只是叫你去村口報道,說不定以后你還能飛黃騰達呢!”
飛黃騰達?墨離心里冷笑,如果這真是個輕易就能飛黃騰達的工作,就不會有那么多人在外面哭爹叫娘了。
不過最后他還是嘆了一口氣,現在那個叫孟兒的家伙已經逃了,自己還能怎么辦?難道自己也跑路,然后讓官兵抓走老婆婆,帶她去問罪?
“好吧,我去,”墨離說道:“不過我有一個條件,我走以后,你們必須好好對待老婆婆,不然你們就最好祈禱,我永遠不能活著回到這個村子,否則,我將親身殺掉你們!”
那對中年夫婦如同看到救星一般,對墨離千謝萬謝,不過墨離完全不想理睬,只是對老婆婆行禮,然后斬釘截鐵地說:“老婆婆,我走了以后,如果他們二人有什么對不住您,就托人送封信,只要我還活著,就一定趕回來!”
墨離轉身向門外走去,老婆婆雖然眼睛看不見,但是聽了墨離的話還是不禁流淚,站起身來,叫住墨離:“墨離,你等一下。”
說著,老婆婆摸向土炕底,用自己瘦骨嶙峋的手在里面搜索著什么,不一會,從里面拿出一根黑漆漆,足足一米多長的棍子,那對夫婦不解,不過墨離定睛一看,卻愣住了,那哪里是一根長棍子,那柄部的一圈,以及隱隱約約可以感覺到的殺氣,這分明是一把寶刀,而縱觀中國歷史五千年,有一米余的寶刀,唯有一種,那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