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陽光晴好,天氣微微泛冷,正月即將走向尾聲。盛夏穿著深棕色的大衣,走在去向24小時圖書館的路上。她緊裹著大衣,心中十分忐忑。
12月24號,這是考研成績出來的那一天。就像每一個二戰的學生一樣,她背負著巨大的壓力,正在走一條數百萬人可能只有數10萬人能夠通過的獨木橋。
她坐在圖書館里腦中不停閃過失敗的后果。20多歲的青春是美好的,但也很迷茫。沒有人能預料到自己的未來到底會走向何方。
輸入準考證號,身份證號,成績的頁面在手機上猛然跳出來,沒有過國家線。盛夏看著屏幕,她的腦中空白了一瞬。雖然說對這樣的結果,她已經有了預料。但真正的看到這樣的成績的時候,他依舊會感覺不忿,她明明很努力了。但很多事情其實并不是努力就會有結果。
無論有什么客觀原因,在看到這樣的結果時,其實無論是客觀原因還是主觀原因,都不再重要。一直有人強調過程比結果更加重要,但其實沒有結果,又有多少人會看你的過程呢?
盛夏坐在窗前,細細的梳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她學的是土木工程,在這個985高校都已經撤銷土木工程專業的時代。也許土木工程考研未上岸未嘗不是一種福報。
23年的時光,盛夏幾乎將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上學這一件事中。在大學里,四級,六級,計算機二級,教師資格證,國賽,省賽。那么多的比賽,那么多需要考的證。其實她一直都清楚,自己似乎沒有什么考試運,就算拼盡了全力,也不一定會拿到理想的成果。
四級第1次考試424分,距離過線只差一分。這似乎就預示了在大學期間通過的考試都會非常艱難。但是盛夏真的有一種百折不撓,永不放棄的精神,一次沒有通過就下一次,在大四那年終于所有的考試她都通過了。甚至拿到了學校的優秀畢業生和優秀畢業論文。她滿懷希望的以為自己畢業后進入考研集訓營就一定可以考上研。
可惜天不遂人愿,二戰并沒有成功。考研并不像其他通過類的考試一樣。如果選擇三戰四戰,無疑會給家庭,自己都帶來巨大的壓力。盛夏看向天花板,她真的不明白自己為什么要花那么多時間去考試。這些得到的證與成就,真的可以為她的未來加碼嗎?
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她想要去怪罪之前的自己,為什么沒有更加的努力?為什么沒有提前的學習準備?但是,她不忍心去怪罪之前的自己,因為之前的自己也不知道未來會如何,她也站在霧里,很迷茫。
收拾好東西,盛夏走在大街上。路上行人各有各的目的地,各有各的人生。其實每個人起點和終點都是一樣的。但其中過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考研失敗怎么辦?這個問題網絡也許會給你答案。考公,考編,中外聯合辦學。似乎有很多條路可以走,但是盛夏站在一個縣城里,這似乎是一個圍城。她走不出去,各種各樣的因素包裹著她,她無法承受出去帶來的經濟壓力,人際交往壓力,以及各種未知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