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嘉有話說:這是偶的第一篇長篇,要感謝daihaiyan大人!】
daihaiyan發表于2008—1—923:07:26
說什么好哪,這本小說里的劉徹真是又愚蠢又殘忍,似乎每個計劃利用他的人都能成功,而他卻毫無察覺。
阿嬌走了,看樣子是選擇了自殺,年湘的靈魂終于是完整了,可是我卻覺得好悲哀。
阿嬌是本書里最真誠最善良卻也活得最壓抑的女子了,她沒有衛子夫,李妍等人的心機與殘忍,也沒有年湘的不可告人的隱衷,她有的只是對劉徹一往情深的愛。為了愛,曾經嬌縱,任性的她變得寬容,大度。寬容的對待后宮中的其他女子,大度的接納別人誕育的孩子,可是即使活得這樣壓抑,她也沒有得到劉徹一個真誠的微笑與問候,有的只是他的猜疑與傷害.
她終于看透了一切選擇了離開,可是多么不希望她是真的自殺,因為那不應該是美好的她最終的結局,若真如此,那上天就太不公平了。但愿她只是放把火燒了長門宮,燒了與劉徹的孽緣,燒了屬于阿嬌的癡狂,燒了屬于阿嬌的悲哀,燒了阿嬌所有的記憶,將屬于阿嬌的一切都留給聰明又理智,并有能力承受這一切的年湘。而她本人則遁身而去,去尋找一段新的生活,去享受一段新的情感。也許不會奴婢成群,也許需要親自勞作,可這一切對她來說應該都是值得的,因為她將會擁有一個相濡以沫的情人,也將享受兒女環繞的幸福,還可以敞開心胸對待每一個人,可以開懷的笑,放聲的唱,快樂的舞,因為她是這世上真正值得別人金屋以藏的人。
至于劉徹嘛,他雖然口口聲聲愛年湘,但其實他卻是一個不懂愛的人,他真正愛的只有他自己,所以在情感上他注定孤獨,因為他親手害死了這個世上唯一真正愛他的女人,而這個女人不僅是他的結發妻子,更是他的表姐,他的恩人。他的毫不留情不僅殺死了阿嬌,更掐斷了他和年湘之間若有似無的那點曖mei,恐怕這一生他都不會有機會再擁有年湘了。
雖然看到現在,劉徹占的篇幅相當的大,儼然是個男主角了,可是總感覺他不會成為年湘的真命天子,不知道年湘的命中人到底在哪,但愿她和阿嬌都能得到幸福,因為她們都是好女人。要是在小說中這樣的人活得比現實還慘,那還真不如去看史書哪。
至于劉徹嘛,既然那么想要兒子,就讓他去當頭種豬,和后宮里那些口蜜腹劍的女人湊合去吧,在這之前強烈建議大大狠狠的虐待這些人。
******************************************************************************
【凌嘉有話說:同樣是daihaiyan大大,給偶寫了第二篇評!】
daihaiyan發表于2008—1—120:15:2
看來之前是冤枉劉徹了,逼死阿嬌并不是他的本意,在他的心里對阿嬌還是有一定的感情的。但他最后遷怒于衛子夫,讓她來承擔他所有憤怒與悲傷的舉動卻依然讓人覺得不以為然。
其實阿嬌有這樣的結局,固然有衛,王,李以及劉陵余孽的陷害,但更重要的還是來自劉徹的因素。劉徹利用金屋藏嬌的誓言打動了阿嬌,騙取了她的信任與一腔的愛意,利用這些他謀得了至高無上的帝王之位,不過此時相信他對阿嬌還是有情,有感激的。可當他開始享受這個位子帶給他的快感時,他又發現阿嬌成了他的絆腳石,于是他開始密謀讓他的結發妻子不孕來徹底打擊這個女人的自信與驕傲,讓她獨自一人承受由此帶來的所有的壓力與罪惡感,而他卻也可以借著這個因由讓整個后宮乃至朝堂都不敢對他坐享其人之福有所非議,又借此不斷打壓發妻。不僅如此,在明知阿嬌冤枉的情況下他依然毫不猶豫的廢除了她,明知這會給她帶來致命的打擊卻也沒有一個解釋,也在洞悉阿嬌請罪書背后的無奈時順水推舟的接出了湘湘,絲毫沒有為她設想過。
衛子夫或者說劉陵余孽借劉徹的名義送給阿嬌的信無非是告訴她一直未能受孕的真相,以徹底的打擊她。這一舉動固然讓是導致阿嬌*的起因,但它畢竟是一個存在的事實,而阿嬌也有這個權力知道這個事實。阿嬌的死其實是劉徹自己醞釀了一桶苦酒,其他人的小動作不過是點燃了酒桶,繼而燒毀了一切。
劉徹后來對阿嬌的復位,對陳家的撫慰也許是出自于對阿嬌死亡的悔恨,但這些死后哀榮的事對阿嬌來說其實已毫無意義,因此,他雖其情可憫,可其心卻依然當誅。
真得很想知道阿嬌最后留給劉徹的書簡里寫了什么,是恨?是怨?是悔?還是像卓文君給司馬相如的白頭吟中所寫的一樣勇敢地說決絕?我個人自然是希望是最后一項,因為阿嬌骨子里就是這樣一個決絕的人,這在她遞請罪書及選擇*的方式時就可以看出了。但愿大大在以后的章節中會有所披露。
還有就是個人覺得實在沒有必要讓重生后的湘湘與年輕時阿嬌長得一模一樣,也許有人說那本來就是湘湘的容貌,話雖沒錯,但那是在現代,在漢武朝,那副樣貌就是獨屬于阿嬌的。阿嬌就是阿嬌,湘湘就是湘湘,無論她們的魂魄如何相依,她們始終是兩個人,誰也沒有辦法替代誰,那又何必硬要把她們融為一體哪,尤其是在大大沒有計劃像其他穿越作品那樣讓湘湘成為另一個阿嬌,并承載著阿嬌的命運,繼續活下去的情況下。
作為本書唯一的女主角,湘湘完全可以以一種新的樣貌重生,既不是阿嬌,也不是方芳,只要內在不變,不管是什么樣貌她始終都是湘湘,始終能夠吸引那些曾經被她吸引或將要被她吸引的人。而阿嬌既然已經瀟灑的選擇了離開,那又何必讓湘湘頂著這樣的容貌去刺激每個心中仍然懷念著她的人。畢竟那容貌,那秉性都是阿嬌曾經存在于世上的證據,如果將來湘湘無意中享受了這容貌帶來的特殊,又或者使這幅容貌成了她的商標,而使阿嬌為人們所淡忘,這對湘湘來說何嘗不是一種侮辱,對阿嬌又何嘗不是一種傷害。
當然,要是作者另有打算那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