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
“轟隆隆——”
“轟隆隆隆隆——”
雷聲密布。
鮑家村的上空灰蒙蒙一片。
隨著雷聲,天邊閃過一道道長龍似的閃電,與“嘩嘩嘩——”的落雨聲交織在一起,大雨鋪天蓋地的從天空中傾灑,豆大的雨點如漁網般連在一起,籠罩著整個鮑家村。
“啪嗒——”
“啪嗒——”
“啪嗒嗒嗒——”
雨點打在房檐,順著瓦片滑下,滴落在地面積水的坑洼。
“雨連著下了一個月,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停下來。”
“搞得我衣服都沒法晾曬。”
閑坐在屋檐下,菜氏一臉的幽怨。
她對面,鮑蘆蹲在烤盆前,一手拿干柴一手拿火折子,準備生一團火取暖。
聽到妻子的抱怨,鮑蘆道:“雨總會停的,這段時間你就好好歇著。”
菜氏凍的跺腳取暖,還不忘看著院里空蕩蕩的衣桿:“歇著歇著,誰都和你一樣啊,再閑下去,人都該閑出毛病了。”
鮑蘆搖頭失笑,妻子就是這樣的人。
“火著了,離火盆子近些烤一烤,別凍著了。”
丟下火折子,鮑蘆又往烤盆丟了些干柴,見火旺了,才從屋里抱出一捆木柴。
干柴經不起燒,還是樹干劈砍的木柴耐燃。
菜氏伸出雙手,在一個不遠不近的合適距離,烤暖。
“嘴饞了,我能不能去溫些酒來?”
鮑蘆撓頭,不好意思的問妻子。
見丈夫扭捏的樣子,菜氏輕笑道:“注意身子,少喝一些。別讓舊疾犯了。”
“我會注意。”
得償所愿,鮑蘆正要進屋。
院外傳來一道呼聲。
“鮑蘆在家嗎?”
“哦,在!”
鮑蘆答應一句。
他對聲音的主人并不陌生,二人還是熟識。
院門被推開,一個帶斗笠、穿著寬大蓑衣的中年人走了進來。
中年人叫桂四,是鎮上的驛人,負責附近幾個村鎮信件的郵寄。
“有蘭山縣郵來的信,是鮑小妹的。”
桂四遞出一封用黃油紙信件。
鮑蘆接過,站在屋檐下迫不及待的打開。
距小妹去私塾已有兩個月,這是她第二次往村中寫信。
菜氏也想知道鮑小妹的近況,奈何不認字,她問道:“小妹在信上寫了什么?”
“小妹說她一切安好,讓我們不用擔心。”
“就是……”
“就是什么?”
菜氏在丈夫的胳膊上擰了一把:“說啊。”
鮑蘆道:“蘭山縣回村里的路洪澇了,她暫時回不來了。”
“洪澇?那信是怎么寄回來的?”
菜氏擔憂道:“小妹不會是出什么事了吧?”
“怎么說話呢。”
鮑蘆喝了菜氏一句。
桂四笑著解釋道:“嫂嫂不用擔心,信上說的是真的。”
“蘭山縣回村的管路,確實遇上了洪澇,通不得人。”
“我是吃驛人飯的,道上都熟,知道一條無人問津的小路,爬五龍山繞過洪澇區域,才把這封信帶回來。”
菜氏道:“有路便好,回頭四兒你去蘭山縣取信的時候帶上你哥吧。讓他跟著你,去縣里看望小妹,小妹還小,一個人長時間在外面,我不放心。”
“嫂嫂,不是當弟弟的不想,實在是不能。”
桂四言道:“五龍山有路不假,可接連下了一個月的雨,山路崎嶇、泥濘,道不好走的。實不相瞞,弟弟從蘭山縣帶信回來走五龍山的路,腳踩了空,差點栽死山頭,得虧一只成了精的赤狐相救,不然嫂嫂怕是見不到我了。”
“雨停之前,我可不敢再走山路。”
“銀錢什么時間都能掙,命就一條啊。”
菜氏歉然:“對不起,四兒,是我心急了。”
“沒事。”桂四搖頭搖頭,道,“信我送到了,沒事我就趕去下一個村,早忙完早回去歇息,這一遭可差點把我魂瞎掉。”
鮑蘆挽留道:“留下喝些溫酒再走不遲。”
“改日改日,今日便算了。”
桂四告辭離開。
鮑蘆回屋,取一套蓑衣披在身上。
走前,他對菜氏道:“我去小妹家里走一遭,給永源哥說一聲。”
“不準喝酒,早些回來。”
“曉得了。”
……
……
楊柳鎮,因鎮上栽植的百年楊柳得名。
此時,一支三十余人、有八輛馬車的車隊,依次從鎮口駛入。
很奇怪。
暴雨天氣,就算再急的貨,商隊也不會趕路,而是住店休整。
這支車隊卻清一色的馬車,沒有一輛是用來運貨。
路人都忍不住多看一眼,見到馬車上因為雨水打濕、糾纏一起的黃布旗幟,他們收回目光,不敢過多打量。
大周律法言明,任何染坊不得生產黃色綢緞,任何百姓、官員不得穿著黃色的衣服。
違反者,便是意圖顛覆皇權、謀逆造反的亂臣賊子,會被砍頭。
敢明目張膽的以黃色旗幟豎在馬車上,身份已然表明。
車隊,有大周皇族!
再看黃色旗幟上的蟒蛇圖案。
這名皇族的身份也不難猜。
不是王爺,就是王爺子嗣。
都是民眾招惹不起的。
車隊在楊柳鎮的街道走了一刻鐘,最后,在一家客棧停下。
車隊最前側,一名身著金甲、腰挎佩刀的近衛,跑到豎有黃色蟒旗的馬車旁,對車廂內喊道:“郡主,客棧到了。”
“這就到了,挺快的嘛。”
馬車傳出一道女聲,緊接著,簾子被掀開,從內探出一個腦袋。
單從外貌看,女子秀雅,自由一股輕靈氣,肌膚白嫩、神體嬌媚、美目流盼、含辭未氣若幽蘭,十足的東方美人風范。
女子看了看四周,對車內道:“大人,我們下去吧。”
“郡主言重了,郡主先請。”
“大人客氣。”
郡主下車的時候,已有侍女撐傘,為其擋雨。
待郡主下車,一個頭發斑白、穿著華服的半百老人從馬車走下。
“大人。”
身側的將士想為老人打傘,老人擺了擺手,拒絕了。
“本官身骨還算硬朗,淋點雨沒事的。”
“郡主,我們先進店。”
老人伸手作請的姿勢。
郡主沒推脫,與侍女一同先一步進客棧。
“小……小人,見過……郡主。”
坐店的掌柜急忙上前跪拜。
車隊停在門前,他便注意到了,也聽到老頭稱呼車上走下的女子郡主。
他不知道老頭的身份,也猜不出。
總之,先跪郡主就對了。
“掌柜的免禮。”
“謝郡主。”
掌柜站起身。
郡主問道:“客棧可還有空房,我等一行三十九人,能否住得下?”
掌柜道:“回郡主,住的下。這雨下了個把月,鎮上的生意都不好做,客棧的房間也空了下來,沒什么人住。”
郡主點了點頭:“那便好,去蘭山縣的路上發生了洪澇,還好問到一位驛人告知了楊柳鎮的位置,不然就要露宿野外了。”
“郡主!”
侍女發聲提醒,卻已經晚了。
郡主不在意道:“沒事的,一路浩浩蕩蕩過來,我們的行程不是秘密,早就泄露差不多了。”
掌柜又爬在了地上,言明:“請郡主放心,就算給小人一萬個膽子也不敢外泄郡主的行程啊。”
郡主翻個白眼:“這是做什么,又沒怪你,快起來安排廂房,我要累死了。”
掌柜看了看郡主,又看了看客棧外的馬車,有些猶豫。
老人進門看見掌柜的窘迫,他開口道:“先為郡主準備廂房吧,馬車停放的地方,讓店小二帶個路便好。”
“郡主稍等片刻。”
囑咐店小二激靈一些,掌柜的回來:“郡主久等了,請跟我來,廂房在二樓。”
“你們也去,保護郡主的安全。”
老人對身側的護衛說。
“是!”
六名護衛應下,跟著上了二樓。
郡主忍不住無聊,問帶路的掌柜:“掌柜的,咱們這有沒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掌柜道:“郡主說笑了,我們這窮鄉僻壤的地方,哪會有好玩的地方。”
“那多沒意思。”郡主補充道,“寺廟也沒有?”
“那還真有一處,在楊柳鎮南方八公里處,五龍山腳下的溪水河旁,有一河神廟。小人雖沒去過,但不少聽客人、街坊提起,河神廟的河神老爺顯靈的事情。”
郡主來了興趣:“給我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