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完了豬雜,緊接著北雪又帶著北川在街市上買了些調(diào)料,又買了四斤面粉,蘇氏給她的銅板也就花光了。
北川一直對那有怪味兒的豬雜耿耿于懷,“姐!娘是讓你出來買肉的,你買了那些個東西回去,會不會被娘訓斥了?”
“不會!你放心吧!”北雪摸了摸他的腦袋。
北川卻一皺鼻子,小聲嘀咕,“我看夠戧!”意思是蘇氏十有八九會批評她。
北雪帶著北川回到家時,莊志帶著北焰和莊青凡還在編炕席,三個人一起,分工不同,配合得倒也默契,雖然是個精細的活,但是也已經(jīng)編好了三分之一。看起來厚厚的,軟軟的,想來躺上去一定舒服。
看見北雪回來,幾個人就同時一笑。
莊志笑得憨憨得,帶著一股子鄉(xiāng)下人的質(zhì)樸。
北焰則笑得很得意,因為莊志一直夸獎他聰明手巧。
而莊青凡的眼睛則笑成了彎彎的一條。在沒有見過莊青凡之前,北雪從來不知道這樣的男孩子原來也是很好看的。他的皮膚相對來說比當?shù)厝税浊壹殻劬氶L,單眼皮。在以前北雪一直認為,一個男人的眼睛很重要,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只有雙眼皮的人,眼睛才會大,只有大眼睛的人,特別是大眼睛的男人才會目光炯炯,燦若星子。
而莊青凡的出現(xiàn),似乎一下子改變了北雪對男性的審美觀念。她似乎開始堅信,嗯!雙眼皮大眼睛的男人是很難看的。
蘇氏笑呵呵地接過北雪手里沉甸甸的東西,但是打開一看的時候竟然傻了眼,她湊過來小聲對北雪道:“閨女,你怎么買的豬大腸?”
“是啊!”北雪也笑。
蘇氏攤了手,“這個東西怎么吃,味道怪怪的。我知道你想省錢,可今兒你莊叔在幫咱們家干活,弄這些怪東西唬弄人家可不好。”
“娘!”北雪拉了拉蘇氏的手,“您就放心吧,我來弄。一定好吃!”
“你來弄?”蘇氏更加奇怪了,“你這丫頭啥時候會做飯了?”
這話倒是把北雪一時問得語塞,是啊,自己啥時候會做飯了。做飯那可是上一輩子的事兒,貌似和現(xiàn)在沒啥關(guān)系。她只好呵呵地笑,“我在書上看到的做豬大腸的偏方,娘,你就讓我試試吧!”說著就拉著蘇氏的衣袖撒起嬌來。
北雪認為,對于這個貧困到家徒四壁的人家來說,蘇氏可沒有閑錢讓她拿東西來做試驗。她以為蘇氏會發(fā)火,會對她大吼大叫幾聲,然后一切再風平浪靜。結(jié)果卻出乎北雪的意料,蘇氏只淡淡地嘆了一聲,說道:“那你就試試吧!”語氣中卻不相信她能將豬大腸做好。
“謝謝娘!”北雪一笑,心想:其實這個娘還是挺寬容的。
“那我能做點啥?”蘇氏挽了挽袖子,瞪著那堆散發(fā)著異味的豬雜直皺眉。
北雪把幾斤面粉放到了蘇氏面前,“娘,您來和面吧?要和得硬一點,然后醒著。”
打開面袋一看,蘇氏更是困惑了,“這,這可是細白面,不放粗面一起和?”
“不放。”北雪說完,又怕蘇氏說自己太敗家之類的,趕緊道:“娘,你可答應我讓我試的,今天這一頓怎么做就由我說了算可好?”
蘇氏搖了搖頭,只好嘆著氣去和面了。手上一碰到細面,嘴里就發(fā)出“嘖嘖”的聲音,“這可是純純的白面粉啊,平常人家過年都吃不上的東西,咱們家,哎喲!”越說越泄氣,和到最后那干干的面粉,變成了一團亮晶晶的面團時,蘇氏都有些不忍直視了。
他那邊和著面,北雪這邊也開始忙乎起來。
那屠夫說豬雜都已經(jīng)處理好了,回家洗一洗就能下鍋,這話其實是不可信的。就算是可信,北雪也不會輕易放過這些肚和大腸的,她先是拿了一些莊志早晨送來的玉米面,均勻地灑在腸肚上面,然后反復地揉洗,再用清水沖干凈,反復幾遍之后,蘇氏終于受不住了,上前指著那洗下來的玉米面,道:“閨女,你這不是糟蹋糧食嗎?那可是你莊叔送給咱們吃的,結(jié)果都被你用來洗腸子了。”
沒等北雪說話,屋內(nèi)的莊志卻道:“那也沒什么糟蹋的,洗下來的玉米面可以提到我家喂豬。”
北雪自然知道莊志是在給自己解圍,人吃玉米面還吃不飽,哪有用玉米面喂豬的道理。那個時候的豬,可是沒有專門的豬食料的,夏天還有豬草可以吃,到了冬天就是洗碗水刷鍋水之類的東西了。
蘇氏還是不死心,探著腦袋問:“雪,這樣一弄那豬腸就沒怪味兒了嗎?”
“沒有了!”北雪笑著提起干干凈凈的腸肚給蘇氏看,蘇氏左看右看確實很干凈,不由怔了怔,然后喃喃道:“這孩子這是在哪學的辦法,要是洗得這么干凈,那還真是能吃的。”
“能吃,怎么就不能吃了!”北雪轉(zhuǎn)身去洗鍋,又點了火,就對蘇氏道:“娘,我這邊要開始動手做了,你也把你的拿手絕活亮出來!”
“我的拿手絕活?”蘇氏不明白地晃了晃腦袋。
北雪就笑得眉眼彎彎,“自然是搟面條了。”
蘇氏“喲哎”一聲,拍著大腿說:“這丫頭,怪不得讓我和硬硬的面,原來是讓我搟面條。不過雪呀,這做面條沒有搟面杖,我可做不出來。”
莊志就又在里屋喊了起來,“嫂子,我家有,我家有!”說著就用腳碰了莊青凡一下,緊接著又睇了個眼神過去,“青凡,還不回去給你嬸子拿去。”
“噯!”單眼皮莊青凡高興地應了一聲,一溜煙在跑開了。
蘇氏的面條做得很順利。將面條揉得光光亮亮的,用搟面桿壓成圓形薄片,再將薄片疊放到一起,然后切成粗細均勻地的面條就可以了。
看著簡單,實則含著很多技巧。面太軟了,面條容易斷。面太硬了,做起來太費力氣。會做面條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做好的人并不多,而蘇氏就是這其中的一個。
這邊面條做好了,北雪地邊也是熱火朝天。
北雪做的菜實際叫豬下水湯,據(jù)說是光緒年間,一家飯店研究出來了。這道湯一上市,食客們竟然把飯店圍得里三層外三層,目地自然是為了喝這道豬下水湯而來。
最后這樣的盛況都驚動了很多的王公貴族,大家都爭搶著去這家飯店喝湯。
北雪之所以會知道這道湯的做法,是因為當年她爺爺奶奶在世的時候,也曾經(jīng)開過一家小餐館。而這餐館之內(nèi)的一道名菜就是豬下水湯。因為這道湯讓他們家盈利不少。只是到后來人們的生活日漸好了起來,大多數(shù)人群有了三高癥狀,所以這湯菜才漸漸被拿下了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