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怡淡淡道:“在封建社會,一個男人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當(dāng)官。陳世美中狀元娶公主,不但能擁有年輕美貌的妻子,是要權(quán)有權(quán),要錢有錢。站在男人的角度,陳世美錯了嗎?沒錯!人之常情。可站在道德角度,現(xiàn)在看來陳世美也未必錯。”
李承駿驚訝的看著湘怡道:“怎么說?”
湘怡嘆息一聲道:“先不說秦香蓮與公主,無論從容貌、家世、學(xué)識上都無法相比,陳世美愛誰?首先陳世美如果拋棄公主,公主顏面何在?陳世美的官位能否保住?陳世美沒了官位,跟秦香蓮回到鄉(xiāng)下,心里能平衡嗎?陳世美跟秦香蓮的婚姻能幸福嗎?秦香蓮又得到她想要的了嗎?道德的標(biāo)準(zhǔn)該怎樣衡量?三角關(guān)系中的男女是否非黑即白?但是這個故事的結(jié)局卻符合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傳統(tǒng)道德觀念,也大快人心。你知道為什么會大快人心嗎?故事又為什么會被傳頌嗎?”
李承駿道:“為什么?”
湘怡道:“一個沒有地位的鄉(xiāng)野村姑敢沖撞皇權(quán),打敗了權(quán)勢逼人的公主,這是很多沒權(quán)沒勢的老百姓敢想不敢做的事;負心的狀元郎死于鍘刀之下,只不過是警示那些功成名就的男人,不要辜負糟慷之妻;也給受盡苦難的女人一點安慰。可問題是陳世美死了,秦香蓮真的就有泄憤后的痛快嗎?我想答案應(yīng)該是否定,電視劇的結(jié)尾秦香蓮帶著孩子一臉苦相。反而是一刀鍘下去鍘出了兩個寡婦。”嘆息一聲又道:“秦香蓮寧愿陳世美死也不接受錢財,你知道又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嗎?”
李承駿道:“什么問題?”
湘怡道:“再多的錢也沒法彌補一個男人帶給一個女人的傷害。”深深嘆一口氣“嘆的是,時光流逝,一個秦香蓮倒下去,千萬個秦香蓮站了起來。環(huán)眼四周,情人復(fù)小蜜,二奶何其多,我生待紅顏,老婆成蹉跎。早到民國人們的道德觀念就發(fā)生了改變。”
李承駿聽完好奇的抓住湘怡的手,看著面前這張熟悉又陌生的臉,道:“說說你的高論。”
湘怡見李承駿那好奇的樣子,臉上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苦笑,道:“民國時已提倡婚姻自由,反對包辦婚姻。徐志摩不顧一切拋棄原配張幼儀;魯迅反對包辦婚姻,娶了朱安不與朱安同房。到現(xiàn)在為止有幾個人指責(zé)徐志摩和魯迅那樣不道德,他們爭取婚姻自由是踐踏在同樣沒有選擇婚姻自由的女人身上;而他們的成就掩蓋了一切。由此證明女人悲苦,是因為婚后的命運與男人息息相關(guān)。你知道秦香蓮錯到那兒了嗎?”
李承駿看著湘怡深沉的臉道:“秦香蓮錯那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