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重生之勇往直前

家鄉小吃之面皮菜豆腐

要問漢中人,早餐吃什么,大約八成的人會說:“面皮菜豆腐”。

在街頭,最多見的餐館就屬面皮攤了。以前也就是早晨有,現在夜市里也有賣。老少皆宜,百吃不厭!記得當時讀高中的時候,上完早操,一幫人就去校門口的面皮店里吃剛出鍋的面皮,記得當時有一女生,最嗜面皮,其吃面皮的速度一直是個破不了的記錄。有次專門有人幫她拿秒表記了下時,從端起碗開始到吃完最后一根,前后1分鐘。貓貓本人一直懷疑她會不會消化不良,不過似乎人家一點事都沒有,長得還挺壯的。

現在在各地買的面皮確實是名副其實的面皮,但是漢中俗稱的面皮卻不是面做的。如果你要吃面做的面皮得加上‘面筋’的前綴。這個后面會提到。

此面皮也被叫做‘米面皮’。是用稻米做的。這是因為漢中地處秦嶺、巴山之間,盛產上好的稻米,是秦川大地上唯一一塊產米的地方。此處冬暖夏涼,物產豐富,人稱‘小江南’,又地處要道,自古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這面皮是用優質的粳米,泡漲后用清水磨漿,上屜籠隔水蒸制而成。色白,質韌,味香。刷上清油,大刀劃成寬段,也可等晾涼之后改切成細條。熱吃質糯、冷吃質韌,涼拌炒食皆可。一般出籠后寬切涼拌多見。冒著熱氣的面皮,輔以豆芽、菠菜、胡蘿卜絲,再調配蒜汁、醬油醋、香料和辣椒油。拌勻后紅綠相映,黃白相襯,色澤鮮亮,食之滑口,氣味芬香,風味獨特。

面皮原名“御京粉”,顧名思義,和皇上有著關系。據說從秦始皇時即為皇室貢品。此中還有一段典故。

秦始皇當政時,律法苛刻。有一年大旱絕收,無米上貢。眾鄉民恐遭刑罰,求教一鄉紳。隔日,鄉紳計出。將陳年大米浸泡過夜,石磨成漿,沉淀,撇去上清,上籠蒸制,加各種調料而成,此即為面皮。秦始皇嘗過,綿軟爽滑,酸辣可口,大悅,遂免當年賦稅,并指定此物為皇家貢品。

面皮的香料多至十多種,此乃各家秘方,一般不外傳。還有一樣調味也很關鍵,那就是辣椒油。此辣椒油制作考究。花椒,茴香等香料碾細,加入油中,上火反復熬制而成,晾至四五成熱時,撒入白芝麻。色澤亮紅,上面飄著一層微黃的芝麻,辣香誘人。

還有用面做的。

賈平凹在《陜西小吃小識錄》中所述如下:“制法:一斤面粉用二斤水,分三次倒入,先和成稠糊,再陸續加水和稀,加鹽,加堿,稀漿用手勺揚起能拉起筷子粗細的條為宜。籠上鋪白紗布。面漿倒其上,攤二分厚,薄厚均勻,大火暴蒸,氣圓,約六七分鐘即熟。將面皮從籠箅上扣在案上,每張面皮上抹一層菜油,疊堆一起晾涼后用擺刀切成細條。作傳統面皮先將較硬的面團,在清水中揉搓,淀粉溶于水,剩下不溶的部分就是面筋。面筋的主要成分是植物蛋白,洗過面團的水經一夜沉淀后去上清,上籠蒸制而成,面筋蒸后加各種調料后一起食用。

面皮除了涼拌還可以熱食。我家常用番茄抄制。番茄炒半熟后,倒入切成韭菜寬的面皮,然后翻炒,加入調料,出鍋裝盤。最適合冬天食用。

面皮的最佳拍檔要數一碗菜豆腐了。

菜豆腐,物如其名。

上好的黃豆泡脹后,加上清水,用石磨細細碾磨成漿,再用紗布過濾掉豆渣。上爐中火煮至大開,再轉至小火,加入酸漿水點制。此法所制的豆腐不像傳統鹵水、石膏點制的那樣發澀發苦,而是后味清幽淡遠,還略帶甘甜,其間亦有菜香。點豆腐最關鍵也最有技巧。每隔四五分鐘點一次酸漿水,需一勺一勺慢慢點,性急不得,如此數回,待豆花一層層結塊,水和豆腐涇渭分明時,輕輕撈起,用紗布包裹,稍稍擠壓成形,腐塊間雜青菜,色澤清白如玉,一股酸香氣撲鼻而來,令人垂涎。然后將淘凈的大米下進濾過豆腐的酸水中熬粥,小火慢熬,不時用鐵勺在鍋底輕攪幾次。粥不能熬得太稠,也不能太稀,要湯濃米爛,這時再將豆腐切成小塊,回鍋與粥一起稍煮一下,一鍋酸香四溢的菜豆腐就做成了。

可以搭配小菜,一般是用蔥花、香菜、姜末、蒜泥、青椒、香油、芝麻、核桃仁末、油潑豆瓣醬、咸菜、紅油辣子等拌勻入盤下飯。也可以直接放入面皮湯里沾著吃,貓一般都是這么吃的。

菜豆腐營養價值高,既經濟又實惠,真是-山珍海味油膩膩,不如漢中菜豆腐。

一碗面皮、一碗菜豆腐,不知道養活了多少漢中人,又融入了多少代食客的智慧。

懂事貓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喀则市| 儋州市| 廉江市| 恩平市| 达拉特旗| 侯马市| 怀化市| 孟州市| 博湖县| 义马市| 玉门市| 湛江市| 萍乡市| 鄂托克前旗| 湟源县| 宁远县| 河曲县| 汉中市| 建湖县| 镶黄旗| 吉水县| 方城县| 玛沁县| 西乌| 和田县| 双峰县| 沙坪坝区| 祁东县| 汕尾市| 涞源县| 五原县| 桃园市| 玉环县| 嘉义县| 同江市| 商城县| 顺义区| 莎车县| 滦平县| 深水埗区| 乐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