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夫人身后走出一名老嬤嬤,上前接過繡娘手中的繡活。
大夫人見四夫人手中艷麗的麻姑獻壽,當下臉色微變,不過很快就恢復平靜,道:“不愧是四妹,就是貼心,老太太要是見了你送的這繡活,心里一舒坦,連偏頭痛都輕松了。”
說罷,掩袖輕笑。
四夫人微闔嘴角,賠笑說道:“大姐這說的是啥話,老太太舒心,大伙心里都舒坦。大哥遠在京城,我們也就只能多盡些孝道。嘉平那性子,大姐你又不是不知道。”
繡娘似乎聽過鎮上的人對沈府四爺,四爺是養子,為人柔和,喜好書磨不喜家業,整天在花街廝混,好在長相俊俏,頗得老太太歡喜。
平日里,也沒什么人敢管,不過在沈府,對掌管沈府賬房的大夫人,敬愛有加,不敢違背。
聽罷,四夫人的話,大夫人輕嘆一口氣,道:“前些日子,賬房的人告訴我,嘉平又去賬房支了三百兩,據說是鎮上聚寶樓又來了新貨,四妹不是我說你,嘉平這性子你得說說,不然嘉富回來,我也不好交代。”
四夫人干咳幾聲,眼底閃過一絲陰郁,自家相公什么性子,她一清二楚,前段時間要不是老太太規勸幾句,指不準,現在還在花街泡著。
斂著嘴角,輕笑道:“知曉了,勞煩大姐操心了。”
“綠娥,去賬房支五十兩。”大夫人點頭,對著身后的丫鬟吩咐,對沈氏和繡娘輕笑,道:“讓兩位笑話了,請見諒!
”
“是。”
沈氏雙手操在身前,道:“大夫人見笑了!”
“綠娥,等等,再多支五十兩。”四夫人喚住離去的綠娥,摩挲著嫣紅的指甲,說:“記在四房的頭上,這樣行嗎?大姐!”
回過頭望著坐在中間的大夫人,神色淡定。
“不用,記在日常花銷就行了。”大夫人搖頭,對綠娥吩咐,老太太的壽誕,這筆花銷不用分開。
繡娘低垂著頭,站在一側,安靜的聽著大夫人和四夫人的對話,半響過后,綠娥還沒有回,輕抬著頭,說道:“大夫人,繡娘有件事想勞煩大夫人。”
“哦!何事?”大夫人輕抿嘴邊的香茗,帶著一絲審視睨著繡娘,打量著對面站直的繡娘,小小年紀,條理分明,從容淡定。
“鎮上,來福客棧旁邊那塊空地,不知道大夫人有何打算?”繡娘低垂頭,輕聲問著,沈氏站在繡娘的身側,沒說話,弓著身子,就連頭都沒抬。
大戶人家規矩多,少說話,多做事才是正理。
大夫人聽罷繡娘的話,好奇睨著繡娘,放下手中的茶杯,說:“鎮上那地,是府中大管家負責,楊桃你喚大管家過來。”
“是!”
望著繡娘,大夫人道:“我能問下繡娘想要那地有何用途?”沈氏一家日子清貧,這事她早有耳聞,不過看著眼前的少女,大夫人卻覺得沈氏一家或許改變了。
繡娘羞澀,摩挲手掌,道:“也沒啥用途,就是想開個商鋪,繡點活計,光憑地里那點收成,日子不好過,娘身子骨差,所以我尋思自個開間商鋪。”
大夫人笑道:“繡娘心思不錯,沈氏繡活出眾,到時候定會光顧。”
見大夫人這樣一說。繡娘也就有了幾分底,今個兒這事恐怕能成,連忙說道:“多謝大夫人成全!”
“大夫人你找我?”門外,走進一名中年男子,衣著整潔,板著一張嚴肅的臉。
“沈虎,鎮上來福客棧旁邊那塊地還空著嗎?”大夫人摩挲著拇指上的半指,神色莊嚴。
“前些天,三房六姨太的侄子趙亮來過沈府,說想要埋下用作肉鋪。”沈虎恭敬的說著。
“地契給了嗎?”大夫人微蹙眉頭,顯然沒想到事情會變成這樣,三房那邊很麻煩,尤其那個所謂的六姨太,應該是最近納進來的。
這時候貿然得罪,恐怕府中的日子很難安生,但是這邊她承諾了繡娘,不給個交代,她的面子不好看。
“地契還沒給,沈家村那邊村長也過來問過,所以地契還在府中。”
大夫人端著茶杯,面色不是很好看,道:“趙亮要是沒記錯的話,在鎮上東頭已經開了一家肉鋪,怎么又開始打來福客棧這塊地的注意。”
“來福客棧這塊地,人流大,靠近驛道。趙亮以前就來問過,不過價錢太低,所以一直都沒同意。”沈虎細細解釋,恐怕是最近三爺納了六姨太,所以趙亮才會舊事重提,希望能便宜點。
“這樣,今個兒我做主把那地賣給沈氏,回頭你和三房那邊說說,鎮上也不缺那塊地,其他的趙亮要是中意,便宜點也沒事。”大夫人干脆的敲定下來。
“是,請往這邊走。”
“多謝大夫人成全!”繡娘和沈氏微笑望著大夫人。
隨后,跟著大管家往賬房的位置走去。
繡娘怎么都沒有想到事情會這么輕易就處理好,不過這樣也好,省去找趙亮那一關。
“大姐,這樣做好嗎?三房那邊可是一直都不滿大姐掌管賬房一事。”四夫人掩袖而笑,三房那邊可不好處理。指不準明個兒又鬧到老太太那。
大夫人輕放手中茶杯,抿嘴而笑:“無礙,老太太一直都不滿三房六姨太,三房要是敢去鬧,指不準還會被老太太大罵一頓。”
老太太思想保守,三房六姨太趙梅是個粗人,剛進門就不得老太太歡心,要真去鬧,到時候老太太責備的還不知道是誰?
“這樣,我就放心了!不早了,我先走了。”四夫人起身離開。
“這是地契,請收好。”大管家將手中的地契遞給繡娘,蓋上沈府的印章,道:“大夫人交代,賣給你們只要八十兩,這是剩下的二十兩。”
綠娥站在一旁,補充說著。
“勞煩大管家,綠娥姐姐。”繡娘接過手中的地契和銀兩。輕笑朝大管家行了一個禮。
“沒事!”
繡娘將地契和銀兩收好,攙扶著沈氏,朝沈府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