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徐銀和阿大已經在臥房鼾聲此起彼伏。
而書房中,微微有光亮。
熬制墨水的蠟燭臺,火光算不上明亮,蘇燦就就著這點光亮,繼續翻看《筆陣圖》。熬制墨水是一件容不得半點馬虎的事情,整個夜晚蘇燦都不能睡得太死,否則蠟燭的火候一旦出問題,熬出來的墨水就會有問題。
蘇燦喜歡看書,也夢想成為一名書生。
大嚴王朝的書生,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主修圖畫,以具象化的內容來溝通圖靈之秘,一類是主修書法,以抽象化的文字來觸動圖靈奧妙。但是正所謂書畫同源,不管是圖畫還是書法,都要溝通圖靈,最終都是對于筆和墨的運用。
《筆陣圖》介紹的正是對筆法的運用,只是趨向于書法,沒有對圖畫技巧多說。
畫符嚴格說起來,也是書法的一種,在蘇燦看來,符紙上那一筆一畫的符號,實在跟圖畫沒什么聯系,不是文字卻有筆畫,當屬于書法的種類。
所以他貪婪的看著《筆陣圖》,希望能找到正確的運筆方法。
偶爾略有所得,便在一旁的白紙上,寫寫畫畫。
筆法就是一個水磨工夫,不可能一蹴而就,千百次的練習才能下筆如有神,隨心所欲。
……
“咯咯咯咯咯咯!”
雄雞一唱天下白,六月初夏的早晨,蘇燦豁然從簡陋的地鋪上驚醒,將身上的單被掀開,直接走向蠟燭臺,將陶罐的蓋子打開。
小火煨著的朱砂墨水,已經變成了清澈透明的赤紅色。
“成色非常好,看來這一次添加了紫田玉,就是不一樣。想必畫出來的符紙,檔次能夠更好一些?!笨粗?,蘇燦的心情不錯。
徐銀的喊聲,在門外響起:“蘇燦,起床沒?早點我給買回來了,放在廚房里,我去當差了?!?/p>
“哦,知道了,你去吧。”
徐銀去當差,阿大還在睡懶覺,蘇燦吃了兩根油條和三個包子,填飽肚子,便開始工作。
畫符需要筆、墨、紙、硯。
筆是爺爺留下來的一只兼毫筆。
毛筆有三類,分別是硬毫筆、軟毫筆和兼毫筆。硬毫筆筆性剛健,一般是用狼毫、兔毫、鹿毫、鼠須、石獾毫、豬鬃等作為筆毛。軟毫筆筆性柔軟,一般用羊毫、雞毫、胎毫等作為筆毛。
兼毫筆就是兼而有之的意思,軟毫和硬毫混合制成。
蘇燦的這只兼毫筆,是采用了三紫七羊的中白云,也就是筆毛核心是三分紫色的兔毫(紫色為老兔的兔毛),核心周圍加上七分的羊毫。中白云則是這支羊毫筆的尺寸,表示這支毛筆的筆鋒長短適宜、大小居中。
書畫修行有內功和外功之分,內功就是各種筆法的修行,外功就是筆、墨、紙、硯四法,其中筆之一法是最為博大精深。不同的毛筆,寫出來的字,畫出來的畫,都是不同的,溝通圖靈時的效果也就不同。
就拿兼毫筆來說,羊毫和兔毫混合的兼毫筆,有三紫七羊、七紫三羊和五紫五羊等混合比例,也有大白云、小白云、中白云等尺寸的分工。有羊毫居多的“白云筆”,也有兔毫居多的“純紫尖毫”。
硬毫筆中分類更多,有蘭竹、小精工、小紅毛、葉筋筆、衣紋筆、書畫筆等無數種分類,軟毫筆也不差,有大鶴頸、白圭筆、染筆、大鵝、純羊毫提筆等無數種分類。
即便是最為博學的書生,也不一定能把毛筆的種類全都認識。
更遑論蘇燦這個半吊子學生。
他練筆的時候,都是用市面上隨隨便便買來的毛筆,畫符時,就用這只爺爺傳下來的三紫七羊中白云……
墨是加了紫田玉的朱砂墨水。
紙是折價買來的官府制式空白符紙。
硯則是一尊橢圓形的澄泥硯,用河泥燒制出來的硯臺,蘇燦聽爺爺說,這方澄泥硯已經在他們蘇家傳承了上百年,硯臺都被磨出來凹槽了。
擺好桌椅硯臺,將朱砂墨水倒出一點在硯臺中,頓時將黑色的硯臺,染成了艷紅色,隱隱約約還有光澤在墨水中閃動。
取出一張空白的符紙,提起三紫七羊中白云,蘇燦端正的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按住符紙的頂端,另一只手為穩穩的握住毛筆。
長長的深呼吸一口氣,讓胸腔灌滿空氣。
緩緩閉起眼睛,在腦海里勾勒自己將要畫的符紙,一張水官解厄符,符紙上的圖案,霎時間如同刀刻一般,深深的印在靈臺深處。
半柱香時間過去,蘇燦陡然睜開眼睛,似有精光閃爍,臉上卻無喜無悲。
提筆在硯臺中蘸墨,讓朱砂墨水完全浸潤筆毛,再把多余的墨水趕回去。這一套動作,蘇燦自從學習書法以來,完成了不下于十萬次。不需要細想,身體就一絲不茍的完成了這套動作。
艷紅的墨水,細長的毛筆。
那一刻的蘇燦,整個人如同與筆桿融為一體,呼吸若有若無。
手腕輕抖,手臂卻絲毫不動。
毛筆尖輕觸符紙,墨水像精靈一般滑下。
一眨眼,幾道筆畫就印在了符紙上,橫折彎,橫折彎,提豎撇捺直,再接橫折彎!
然后擱筆。
大口大口的喘氣。
雙眼一眨不眨的盯著符紙,看著朱砂墨水滲透符紙,一點一點擴張,最終有光芒順著筆畫一閃而過,接著慢慢的暗淡下去。整個符號仿佛不是畫上去的,而是本來就生在上面的。
蘇燦的嘴角露出了笑容,這張水官解厄符成功了。
不管是下筆還是運筆,以及筆畫的形體,都堪稱是完美,沒有失敗的道理。
抖了抖符紙,放在一旁,蘇燦接著開始醞釀畫第二張符紙。
依然是一筆落地,一氣呵成。
第三張同樣如此。
不過畫好了三張符紙之后,蘇燦便沒有繼續畫下去,連續三張符紙已經是他的極限了。現在他已經感覺到精神有些不濟,頭腦也開始昏沉。畫符看起來很簡單,事實上對精氣神的要求很高,只有用自己的精氣神去引導,才能完成墨水和圖靈的契合。
修行書畫,絕對不是一件享受的事。
所以才會有書生感慨:“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幸苦不尋常。”
而學海無涯,何止只是十年的幸苦。
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成為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