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見這四人終是平安無事歸來,忙是迎出來道:“公子如此大野豪雄,自然吉人天相,你與我們?nèi)〉眉Z食,可教是讓我們這些等死的老弱婦孺總算有了盼頭。”
小候爺笑道:“大娘,我身為朝廷命官,自然要為民作主,大家大可放寬心,涼州府如此做作,我定會為你們討回公道!”
大娘聽罷,又要跪下拜道:“你是朝廷來的欽差大臣?青天大老爺,請一定要為我們作主,前兩次京都來的欽差,都被張狗官擋了回去,這回你可不能上這張狗官的當(dāng)啊。”
小候爺安慰罷藏匿在山洞中的眾人,不由又陷入沉思,若論人證,他們便都是最好的人證,而物證手中眼下正有米行掌柜交出來的帳目,而這樣至多治他為官忽職,中飽私囊,賄賂貪污之罪,除了摘去烏紗帽之外,也便拿他無可奈何,而這張大人何止這般,那地宮方才是真正可治他罪大惡極、草菅人命的罪名。只卻這地宮還未真正摸清他究竟作何用途,若說尋龍脈,涼州如此邊關(guān)軍事重鎮(zhèn)又大可治他謀權(quán)篡位之罪,自然若將這張大人抓起來一審也大可審出,只卻打草驚蛇,張大人只怕是那幕后人物的替罪羊罷了。
小候爺正梳理紛亂思緒,聽得念慈道:“現(xiàn)在可得立下決斷,拖一日便多一條人命,按我所想,便是直接端了這張狗官的窩罷了!”
小候爺抬頭阻止道:“現(xiàn)在為時尚早!”
念慈驚奇了道:“現(xiàn)在為時尚早?涼州現(xiàn)在這般情況,再等下去只怕這些災(zāi)民早已變作遍野餓殍了!”
小候爺眉峰一展,忽有一計上得心頭來,不由得微然一笑,雙指扣住一塊碎石,掌中石塊隨即脫掌飛出,那石塊擊中遠(yuǎn)處的一棵樹,竟牢牢吃住了樹干,好勁道的暗力!念慈不由得心中贊嘆。小候爺笑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念慈見狀,這小候爺分明有了幾分勝算,又不知他意欲如何,不禁問道:“你是要……?”
小候爺卻道:“嚴(yán)姑娘,涼州邊境如此險緊,而素菜門現(xiàn)今想必缺了人手,你不如先回京都,這里我自有辦法,況且你也只是一介百姓布衣,而我是朝中之臣,當(dāng)為朝廷辦事,那是份內(nèi)之事,而你不需為此平白受險,不如明日讓子青護(hù)送你至十里亭,如何?”
念慈聽罷,不由氣緊,正是緊要關(guān)頭,這小候爺反倒讓自己先回了京都,直叫人納悶他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念慈自是不肯先行離開,雖則自己并非如他那般朝廷命官,而眼見如此不平之事,豈能坐視不理?
念慈豁然立起身,道:“我不會先走的,涼州百姓你我都看在眼里了,我即便沒有資格管,卻不能視若無睹。”
小候爺自是贊這小女子劍膽琴心,絲毫沒有膽怯之意,而接下來之事,小候爺只怕累及念慈,若是傷了她,那是他所萬般不愿所見,但念慈性直爽快之人,最是見不得天下不平之事,若讓她先回京都,必是不能的了,小候爺只得道:“若你留在涼州也可,只是你得扮作我的隨從,無時無刻跟隨我,見我眼色行事,不得自己魯莽逞勇。若不幸身陷囹圄,你必須先逃出生天,并前往京都城找到寶爺,將此事來龍去脈都一一詳細(xì)告訴他。”
念慈見他終是同意自己留下來,也不管他什么條件,總是先應(yīng)下來再說。不由得萬分喜悅跳起來,道:“你說的,你可不許趕我走!”那神態(tài)嬌憨如若天真爛漫少女,不覺令人溺愛萬分。
小候爺便將他所想的計謀細(xì)細(xì)說與了念慈,念慈聽罷,又是大喜,直呼好玩有趣,便已是按捺不住地欲去涼州府了。小候爺微笑看住她,心中不禁打定了主意,若是事情終得成功,他要娶她!
他要娶她!這念頭何時已埋下種子,如今已長成參天大樹。他要讓她穿紅裝,素手調(diào)羹湯,他回朝歸來,第一眼見到的人便是衣素發(fā)馨的她,又是與她兩兩相對,吟詩作畫,彈琴研棋,施花栽草,再不過問江湖種種恩怨,罷了罷了,這事繁責(zé)重的官職,他早已不想再做,何日卸下肩頭重壓之時,也便是他明媒正娶她之時。
想到此,小候爺燦若星辰的雙目灼灼精光,那幅田園之圖如若浮現(xiàn)眼前,她羞意十分地蓋上頭帕,朝自己款款步來。
念慈見這小候爺不知思想什么,俊逸面容竟浮上紅云笑意,只得上前搖了搖他手臂,問道:“你身體不適?”
小候爺猛地回神,眼前一身嫁衣的新娘如今卻是灰頭土臉的假小子,不禁笑了笑,道:“明日我們起早出發(fā),這模樣可得洗漱一番才行。”
閑話休絮。翌日一早,兩人便辭別了子青羅直大娘等人,子青與羅直雖一再堅持暗中保護(hù),小候爺卻推辭了,只道是此行只需兩人便可,目送他們行遠(yuǎn),大娘不禁雙手合十,心中默然祈禱。
兩人輕身而行,一身干凈衣衫,也并無包袱,便直赴北上,穿過涼州,越境而過便是蒙古國,那是廣袤無盡的草原之地,天似穹廬,籠蓋四野。而看似平靜之地,卻恰是最不平靜,年年突厥進(jìn)犯,這便是死傷無數(shù)的血色戰(zhàn)場。
兩人各騎一匹良駒,小候爺卻親見這平靜沙場,不由得吟唱起那首《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fù)止,西出都門百余里。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zé)o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fēng)蕭索,云棧縈紆登劍閣。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地轉(zhuǎn)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