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謙跟著兩位中年農夫一路前行,說說聊聊,呼吸著早晨的新鮮空氣,心中倍感舒暢!江湖上刀口舔血的日子,哪有這般愜意?他一邊這樣想,一邊感覺著身體。
時而掀開衣領,一個血紅的大掌印清楚的印在胸前。哪來的掌傷?張謙不禁撓撓頭,郁悶啊!自己怎么一點都不記得了呢?胸口的掌傷已經恢復大半,只是真氣還有些不太順暢,還好沒留下什么內傷!找到那個傷自己的王八蛋,一定讓他好看!媽的,傷得我這么重!
一輪血紅的,又大又紅的圓日挺立在東方天空,好像一個通向天宮的門一樣!朝霞萬里彩!
走了大約一刻鐘,前方現出了熟悉的地形。張謙暗暗留意了一下。
進入龍山古鎮的市集后,張謙在路邊找了一個飯攤子,要了十一籠豬肉湯包。
飯攤子的老板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漢子,皮膚黝黑,長得一看就是一個精細的人。他一聽張謙要十一籠包子,就問道:“小伙子,要帶走嗎?”
張謙微微一笑道:“不帶走,就在這兒吃!”
老板看著他,愣了一下,也不多問,道了一聲:“好來!稍等一下,馬上就好!”
張謙來到飯攤后面的桌椅處,坐下,靜待。
一會兒的功夫,十一籠包子上桌了,張謙自己一籠,五只狗每狗兩籠。
老板找來十一張紙片,把包子倒在紙片上,然后放于桌下,五只狗兒哈赤哈赤好一頓狼吞虎咽!
張謙又要了一碗稀飯,自己吃了。
老板很精明,沒有特別在意周圍人對張謙一人五狗的目瞪口呆眼神,從剩飯桶里舀出幾大勺辣湯加稀飯的混合物,倒給五只狗兒吃。
張謙含笑看著,摸摸肚子,問道:“老板,多少錢?”
“每籠湯包兩文錢,十一籠二十二文,一碗稀飯三文錢,總共二十五文錢!你給二十四文吧!”老板算的很是熟練。
張謙從袖筒里取出二十五文給他。
老板堅持只要二十四文。
臨走時,轉身的那一刻,張謙腦中靈光一現,回身問道:“大叔,能麻煩你一件事嗎?”
“小哥兒,你說!能幫的,我一定幫!”
“是這樣!我是個跑江湖的,身邊帶著五只狗兒不方便,能把這五只狗寄托在你這兒嗎?
老板猶豫了一下,道:“這沒什么不可以的!只是小哥兒,我不可能像你這樣每頓飯喂它們兩籠包子啊!畢竟,我這小飯攤兒實在供應不起啊!”
張謙笑道:“那沒關系,大叔你只需幫我照應它們即可。至于它們的吃食,我給你一兩銀子,你幫我照應它們一年。一年后,我再來領回去。”(本書前文,第六章路與匪徒中交代過:“按當地的物價,一家普通老百姓一年的開支,才不到二兩銀子。”一兩銀子養五只狗一年,標準已經定的很高了)
老板呵呵一笑,答應道:“好來!既然小哥兒你這么說了,我再不答應,就顯得太小氣了!你放心吧,一年后,保證能讓小哥兒你領回五只肥肥胖胖的狗。”
張謙也是開心的一笑道:“那就謝謝大叔了!”
老板連說:“沒什么!沒什么!”
于是,張謙從包里取出一錠一兩的銀子,交給了那老板。
臨走時,老板還不忘跟張謙開玩笑道:“小哥兒,你就不怕我在喂你這五只狗的時候,偷工減料?”
張謙一怔,隨后笑道:“我相信大叔是個聰明人,而且是一個心善的聰明人,絕對不會這么做的!這樣做,太傷良心。”
老板一聽這話,豪爽一笑道:“好來!就沖小哥兒這句話,這份信任,大叔我就是一分錢不要,砸鍋賣鐵,也要把這五只狗兒給喂好了!”
張謙呵呵笑道:“沒那么嚴重!沒那么嚴重!這事兒就拜托大叔了!多謝大叔!”
老板連連說道:“沒事!沒事!”
老板娘和她十幾歲的女兒也是高興萬分,連連點頭。畢竟這一早上就進賬一兩銀子,哪有不開心高興的呢?
按照平常的收入,得賣多少碗稀飯辣湯,多少籠包子,才能賺回一兩銀子啊?
五只狗看張謙要走,一個勁兒的汪汪叫,用舌頭舔他的腿,狀態親熱,焦急而悲傷。
張謙也是不舍,只是考慮到自己闖江湖危險萬分,實在無法把它們都帶在身邊。
拜別飯攤老板一家人后,張謙啟程向龍山南方而去。(龍山在渦陽的東北方)
在渦陽的南方有一個“府”,叫阜陽府(現在的FY市),那里有一個幫會可以對抗黑殺會,他們是死對頭。
張謙準備加入那個幫會,它的名字叫“商武盟”!商武盟的總壇就在阜陽,那里將是他闖蕩江湖的轉折點。
(商武盟這個幫派的名稱和介紹,在前文有幾處提過。比如,第十二章舉手之勞,第十八章前往峨眉都有提過。相信細心的讀者還記得一點。在此,就不再做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