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謙、趙胡、楊洪亮三人已經策馬狂奔了好幾里地,家丁們還呆立在鎮關西府門口,不知如何是好!這些人,有的一輩子還沒見過如此景象呢!
鎮關西鄭大老爺的尸體和管家的尸體擁抱在一起,面對著面,良久,良久才轟然倒地。
倒地的一剎那,引來一陣驚叫,家丁、府眷們還以為詐尸呢!?
張謙三人一刻不遲的趕往阜陽知府的府衙門外,張謙一箭把狗頭師爺的血書釘在府衙的朱門上方的匾額上,隨趙胡和楊洪亮調轉馬頭,揚塵而去!
知府的衛兵驚叫著,手執血書跑到府衙內告知知府去了。
在隨后的幾天,張謙三人并沒有等到預先所料的那樣一紙通緝捕文,別說全國通緝,就連個全縣通緝也沒有。
咦?奇怪了!怎么回事?三條人命,一個阜陽府穎北縣衙的師爺,一個財大氣粗的鎮關西鄭大老爺,還有一個管家,三條人命?。≡趺催B個捕文都沒有呢?
一時間,百姓們議論紛紛,說這該死的“鎮關西“(阜陽并不是地處于關西,“鎮關西”只是老百姓們依照《水滸傳》里的那個被魯智深三拳打死的鎮關西鄭屠,給現實生活中的鄭大老爺取得外號),咋死了就沒人問了?
又過了幾天,不知哪來的消息在市面上傳開了,說是,朝廷中有某位高官大人在皇帝面前力保了這三位俠士,所以皇上才沒有下那全國的緝捕文書,三位俠士才得以幸免。
張謙三人在茶館里一聽這傳言,不禁噴飯,差點把嘴里的茶水噴到對方的臉上去!
張謙皺著眉頭,久久回思,自己沒和哪位朝廷大臣有過交往???又哪來的在皇上面前力保一說呢?
驀地,他想到了“靜逸師太”四個字,又想到了“唐曉華唐尚書”六個字,接著又好像想到了某個重要人物,霎時頭腦中一陣鉆心劇痛!張謙手中杯子啪啦一聲掉在地上,摔個細碎,抱住頭“啊”一聲痛呼!
趙胡、楊洪亮二人大吃一驚,看著張謙緊張的道:“大哥,你怎么了?”“大哥,你沒事吧?”
張謙不敢再細想,閉上雙目,平復一下心緒。(這是他最近一段時間發生因思考而帶來頭痛時的習慣性動作)
過了一會兒,張謙頭腦的疼痛感消失了,他睜開眼看見兩位義弟的緊張神情,不禁笑問道:“你們干什么?緊張這么狠干嘛?”
楊洪亮、趙胡這才長舒一口氣,趙胡拍拍胸脯道:“大哥!你這頭痛病太嚇人了!你應該早點找個郎中國手醫治一下,不然,你是沒什么,可是我們兄弟倆反倒被你嚇死了!”
這時,小二來到近前道:“幾位爺怎么了?沒傷到你們吧?”
張謙歉然道:“對不起,小二哥!一不小心,把你們的杯子打碎了一個?!?/p>
小二趕忙道:“沒事!沒事!不就一個杯子嗎?值不了幾個錢,打碎了沒關系。”
張謙道:“一會兒,結賬時,一起算。”
小二連忙道:“這位爺客氣!這位爺客氣!”
趙胡和楊洪亮像看怪物一樣看著張謙,彼此對視一眼,心想:“大哥真是的!對一個店小二客氣個什么?”
張謙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從小雖然養成了一個不愛財的個性,但并不揮金如土,對窮人和對富人一個樣,相對來講,對窮人、沒有地位的人,反倒比對富人還要來的客氣尊重!因為,這些人比誰都需要別人的尊重和重視。
不嫌貧不愛富的特征在他身上,表現的很明顯。
小二走后,張謙有一句沒一句的和趙胡、楊洪亮二人閑聊著,腦海里反復的回響著一段話:“月老在上,我張謙若今生今世愧對某某某一點,愿永世不得輪回,永墜阿鼻地獄,不得翻身!”
“月老在上,我張謙若今生今世愧對某某某一點,愿永世不得輪回,永墜阿鼻地獄,不得翻身…….”
這一段話是當日在蝴蝶谷里的三生石旁,張謙對著天地立下的誓言,雖然,此時他已經把青馬遺忘了,但是,誓言仍然還在腦海里反復旋轉回轉,不曾因那負心人而有所遺忘!
這就是誓言,永恒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