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明白一定是自己的事情傳到了武后的耳中,她才會來到東宮。
當然,武后這樣問也不過是想確認他自己的想法,既然如此,他何不將這事兒坐實了,看那楊云茜如何再回避自己。
想著,他開口回道。
“既然阿娘都已知曉,兒不否認,只求阿娘能成全兒這點癡念。”
“五郎,你今年不過剛剛齠年,不覺得為之尚早嗎?”
武后沒有想到李弘連半分辯解都沒有,就這樣應了下來,還想讓自己成全,對此她很不理解。
在她印象中,就有那日在曲江宴中見過的一面,相貌倒是不錯,只是才藝方面她還真沒有看出有什么過人之處,頂多也就是會彈奏箜篌而已,怎么就引得李弘這般看重,甚至連他平日里從未缺席過的學業都能放下?
“兒知自己尚小,可兒……,兒已決定,還望阿娘成全!”
李弘本想開口解釋,可轉念一想,萬一自己的解釋讓武后對楊云茜不滿,還不如什么都不解釋,只要堅持,相信她會應允自己的。
果然,武后一聽李弘這樣說,知道他這是打定主意,也清楚李弘只要想做一件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反正這楊家也是世家,配得上李弘的身份,只不過她還是要確認一下楊大娘子可有婚配。
于是,她開口道。
“五郎,這事兒我知道了,只不過還要跟圣人商量一下才能決定,你現在最重要的是安心學業,別的就不要多想了,知道了嗎?”
李弘聽后,明白武后是變相答應了自己請求,只要沒有意外,相信最后一定會成,想著到時候楊云茜的樣子,他很是期待起來,臉上也因此恢復了幾分神采,并應道。
“兒多謝阿娘成全。”
“你啊……”武后看著恢復了往日神采的李弘,笑著拉過李弘,并拍了拍他的手繼續說道。
“五郎,阿娘這次幫你,是想讓你將心思放回學業上,不能再跟這次一樣,你要知道整個大明宮還有朝堂都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你和阿娘,我們不能讓他們抓住錯處,你可不要忘了王皇后和蕭淑妃的下場。”
武后說到后面,話語中帶上絲嚴厲,**波云詭異,她可不想因為自己的兒子影響到自己的地位,哪怕是自己最看重的兒子也不可以。
“兒知道,兒以后不會這樣了。”
李弘知道這次是自己妄為了,如果真被人抓住錯處,那面臨自己的將是什么,他自己很清楚,遂很是鄭重地向武后施禮保證道。
武后聽了李弘的保證,面色才緩和過來,緩緩開口道。
“五郎,阿娘這般謹慎也是形勢所迫,希望你能體諒阿娘的苦處。好了,我也該走了,你好好用功吧!”
武后說完后,起身離開了東宮。
心中卻在盤算,雖說自己答應李弘去跟高宗說這個事情,可卻對李弘這般看重楊大娘子很不看好,她可不想因為這個楊大娘子為李弘惹來什么不該惹的事情來。
看來好跟高宗好好商量一番,看怎么做既能讓李弘滿意,又可以讓這楊大娘子在李弘心中慢慢消退。
之后,武后跟高宗商量完,將楊思儉宣入宮中。
“楊少卿,五郎對我說,他跟你家中的大娘子頗為投契,不知楊大娘子可有婚配?”武后率先開口問道。
“回皇后殿下的話,小女尚未婚配。”
楊思儉恭敬地回道,心中卻在暗暗嘀咕,看來太子是真的看上了茜娘,那真娘也是,白白在府中待著,也不知道多往太子跟前湊湊,白費了自己一番心意。
“既然尚未婚配,我想為五郎向你提親,聘你家大娘子為太子妃,只是你家大娘子今年剛剛髫年,兩人年紀尚小,我和九郎商量下,不如待你家大娘子及笄后再正式下詔書,你看如何?”
武后聽到楊大娘子沒有婚配,暗道,好在自己跟九郎當時就想到,才定出這樣一個說辭,就算李弘知道也不可能過來跟他們理論,畢竟這些都是實話。
只不過她這樣說還有另外一重意思,就看這楊思儉可否聽出自己的弦外之音了。
楊思儉為官多年,豈會不明白武后這話中的另外一層意思,就是說楊云茜跟李弘年紀太小,自然想法不成熟,他們不想因此拂了李弘的意思,只能這樣答應李弘,可你楊思儉不一樣,你自然可以以此為理由來做些什么。
正好楊思儉還想著替楊云真謀取幾分機會,便開口道。
“某自當按照圣人和皇后殿下的意思,只不過小女生性頑虐,恐日后無法勝任太子妃,某決定將她送到洛陽本家那里好好學習一番,以免日后墜了東宮的聲名。”
武后和高宗聽了楊思儉的話,對他這般剔透的心思很是滿意,看來他們是不用擔心了。
武后隨即開口道。
“楊少卿過謙了,不過楊少卿這般安排也好,就讓兩個孩子都專心學業,待他們大些了我們再來商議此事好了,如果到時兩個孩子仍然堅持,我們自會下詔書冊封大娘子為太子妃的。”
“某遵命。”楊思儉聽后,很是恭敬地應了下來。
武后和高宗見楊思儉不反對,他們也有了跟李弘交代的理由,遂命楊思儉出宮準備楊大娘子去洛陽事宜,為了表示對楊思儉這般玲瓏的心思,高宗和武后還賜給楊思儉和楊云茜不少金銀財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