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文衍見蘇越說得那么篤定,當下便摁住將信將疑的兵部尚書原嶧,同意了蘇越的看法,讓大家等幾天再做決定。
原嶧以手覆額,看了原征一眼,只見后者面上是掩飾不住的興奮,心中就忍不住想在那個侄孫的額頭上敲一記,讓他曉得姜還是老的辣。
小皇帝纏著蘇越,問東問西的,讓蘇簡根本與自家老爹說不上話,更別提有機會好好問問西北的事了。蘇簡見小皇帝對自家老爹熱乎得很,而且蘇越晚間就帶著一群禮部的官員在勤政殿外歇宿,估計這兩位也能找到機會好好將西北的事嘮嘮。想到這里,蘇簡就決定告辭出宮。
在這一大群聚在勤政殿的重臣之中,蘇簡怕是最無足輕重的一個,又是個女子,所以她輕輕易易就告辭出宮。她走在宮外的街道上,一陣涼風吹過,蘇簡不禁打了個寒噤。
街道上的氣氛很奇特,人們一群一群地聚著,緊張地談論著些什么。天京府派出了巡衛在大街小巷中巡視,但是沒有宵禁的命令,總也不能將人生生往家中趕不是?
蘇簡好奇,朝人群中擠過去,只聽其中一人說道:"……將兩代蘇侯都拘在京中,西北無人哩。聽說去年南征的時候,將原先西北最精銳的軍隊都調去了南面……"
又有一人接口道:"說是西北就剩不到兩萬人,這回天鈞部可是出動了十萬人。"說著那人嘆了口氣,道:"難道是真的?怎么朝中一點動靜都沒有啊?"他這么一說,很明顯,人群中一種不安便蔓延開來。蘇簡心中一動,想,這樣的軍情原應是國之機密才對,怎么看這架勢市井小民都是人人津津于此的。她一邊聽,一邊搖頭,不老成啊,辦事不老成!
可是是誰辦事不老成呢?兵部尚書原嶧?歷經三朝風雨的老臣?還是原征,那個與蘇簡同僚時候便總皺著眉掛著臉的那個小老頭兒?都不像啊,蘇簡突然覺得此事來得蹊蹺,一咬下唇就轉過身去,沿著來路。她想著,怎么也得給原征原大哥提個醒,給自己老爹通個氣也好。哪知才跨了一步出去,突然前面跑來個貨郎打扮的人,手中還拎著一扇鑼,一邊走一邊敲,口中還喊著——
"上國天女正式在神廟主持祭禮了。大家快去觀禮啊——"
人群頓時激動起來,"上國天女主持祭禮了?""這還不得快去——"
"三叔,上國天女是誰啊?"人群中一個長相懶散,身子骨也看著非常懶散的年輕后生擼著鼻涕問他三叔。那人的三叔回頭便扯他,說:"上國天女是天女下凡,來我朝庇佑大家過好日子的!"他說著就在那年輕后生后腦敲了一記,罵道:"這兩天又去哪兒鬼混了,你要是整天在作坊里做工,怎會連神廟落成,上國天女致祭這等大事都不知道?"
那懶散后生哀嘆一聲,口中嘟噥著,"國喪國喪,不許宰牲,你當我那作坊里還有活兒做?"說著快步跟上他三叔,也看熱鬧去了。
蘇簡聽得暗暗稱奇,這頭七剛剛過去,李銀笙還連續誦了七天的經文,怎么這神廟就已經建好了。待到她隨著觀禮的人流,親眼見到那座神廟的時候,她的心緊緊地揪了起來——李銀笙的這座神廟,分明就是早已經籌備設計好的,那么,是不是也證明,太后的崩逝,與那前前后后發生的各種事由,其實都在李銀笙算中?
蘇簡在心中斷言——這定是一座"抄襲"而來的神廟。
然而這座神廟能夠引起天京城市井小民的極大興趣,大概也緣于這座神廟的與眾不同吧。神廟最外圍是一圈木柵欄,釘得整整齊齊,漆成白色。柵欄不高,也就及一個成人腰部的高度,因此天京城的市民們可算是飽了眼福,神廟之中的一舉一動,可真是一覽無疑了啊!
神廟院中是一片草坪,也不知是怎樣打理的,在這個寒風漸起,草木凋零的季節里,那一片修剪得整整齊齊的草坪碧油油的,一絲枯黃都不顯。
神廟門口,是一道簡單的木門,兩名雷字營的士兵手持長戢,侍立在門口。一旦有百姓靠近,那長戢便"錚"的一聲相擊,攔住來人的去路。那兩名士兵都是相貌堂堂的八尺男兒,身著雷字營的銀甲,惹來好些大姑娘小媳婦的目光。
從那扇木門向內,是一條漢白玉鋪就的神道,也就丈許來寬,極為樸素,沒有任何雕飾,但是蘇簡眼尖,看得出那些石料極好,都是一丈見方的大塊漢白玉,表面光潤,通體潔白,就如上好的玉石一般。神道正中,筑有一座小小的高臺,神道的盡頭,那座通身閃耀著白色光芒的建筑,大約就是鄉民們口中所說的神廟了。
那神廟設計得極簡,殿前、殿中、殿后分別是三排四根漢白玉的巨柱,巨柱沒有柱礎,直接立在地上,柱頭也沒有特別的裝飾,柱身粗壯,有著頂天立地氣勢,穩穩地支撐著同樣由玉石板筑成的屋頂。屋頂之下,竟無墻壁——
是的,整座神廟極為通透,眾神女在神廟里祈禱的時候,從外面可以一覽無遺。蘇簡甚至可以看到神廟中的陳設也極簡單,只有神廟正中有一座小小的祭壇,祭壇之上是一個火盆,火盆之中,有一團熊熊烈焰跳動著。神廟中的一眾神女,就是在這火焰面前拜服誦經。
神廟后面,有一排小小的房舍,卻是用青磚砌成的,大約是這些神女們日常所居之所。這些房舍極其低矮,幾乎可以算是半地下的,因此從神廟一側望過去,幾乎見不到這排磚舍,而是可以直接見到神廟后面的皇城,紅墻黃瓦。因此,僅在景觀設計這一項上,李銀笙就輕輕易易地將這神廟所象征的神權,與皇家所象征的皇權巧妙地聯系起來。
"嘖嘖嘖"蘇簡身邊的百姓稱贊著,那名被懶散青年稱之為"三叔"的人興致勃勃地對周圍圍觀之人說:"聽說這座神殿可是一夜之間建起來的,這難道不是神跡么?"
"是呀,聽說玉帝老兒心疼在人間的閨女,夜里派了天兵天將來修的。大家伙兒街坊鄰里的,都知道這塊地被圈起來才幾日啊!你們來看看,這草皮,亮得跟緞子似的,可不是天上織女手中的繡帕落在咱人間么?"
"嘻嘻,老趙,看你說得這么玄,怎么這繡帕上還劃出一條路啊!"
"這你就不懂了吧!這是織女手上戴的玉鐲——玉鐲你見過吧,你看這玉色多好,一整條玉石的通路,簡直天衣無縫啊……"
蘇簡陰沉著臉打量著這座神廟,周遭無知百姓想什么說什么她都不想理會,可是她又偏偏不能不理會。她明明知道李銀笙在裝神弄鬼,可又偏偏心中了然,這樣的裝神弄鬼能給李銀笙帶來什么樣的好處。
蘇簡心里清楚的很,雖然天元朝有寺院廟宇,可是對于普通百姓而言,李銀笙將給他們帶來一種什么樣的全新宗教體驗——
這時,神廟院外的人群被擠開,一名布衣老婦人擠了進來,口中說道:"借光,借光——"她一面擠進來,一面說,"我老婆子是來叩謝上國天女大人的——"周圍的百姓聽她這般說,又見她年長,紛紛讓開一條通路。這位老婦人千恩萬謝地來到那木門前面,撲通一聲便跪倒在地,"天女大人,老身許下的心愿實現了。"那老婦人一邊向地上叩頭,一邊高聲說著,仿佛要把聲音送入神廟之中一般。"老身的兒媳婦,剛剛誕下一名麟兒,母子平安那!"
老婦人這么一說,不少百姓就都圍上來問東問西,那老婦人便一一解說。原來她的兒媳懷上的孩子,見過的人都說是女孩無疑,不是說"酸兒辣女"么,那兒媳婦自打懷孕,便嗜辣如命。結果兒媳婦前日晚間發動的,生了一日一夜都沒有生下來,人都沒有力氣了。老婦人便來到神廟前許了個心愿。結果心愿許下,今天早上,那老婦人的兒媳婦就生下來個胖小子,母子平安。若不是家中諸事忙亂,她早就想來拜謝上國天女的。
結果周遭的百姓一聽,竟有這等好事,準是女娃的能變成兒子,而難產的媳婦能平安生產,紛紛問那老婦人給神廟布施了什么,送了多少香火錢。那老婦人連連擺手澄清,道:"哪有哩,你當這里是廣華寺呢!"接著她說她也就是昨天晚間,因為兒媳婦的事情心急,想去廣華寺上香的,結果半路上遇見了上國天女從宮中為太后做完法事出來,見她一臉憂色,便主動過問她的家事。
眾百姓一聽,原來上國天女剛剛為太后做完法事,就又來關心民間疾苦了呀。
而那老婦人又絮絮叨叨地說,上國天女只要她把心愿寫下來,包在信封里,找根紅繩兒穿了,掛在神廟前的木柵欄上,就定能幫她實現心愿。"喏,那不就是,老身昨夜親手掛上的心愿,今兒就實現了!"
眾人聽那老婦人這么一說,都望神廟前的木柵欄上看,只見那漆成白色的木柵欄上稀稀疏疏地掛著好幾個寫了字的信封兒,老婦人正指著其中一個,口中說:"上國天女這是替我天元向上天祈禱哩,她說了,只要是誠心許愿,她的愿力一定能幫大家實現愿望。"
老婆子話一說完,大家就轟動了。沒想到竟有這樣的好事,為太后做過法事的天上神女,不要一文孝敬就能幫大家實現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