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清穿物語

111插班生

金姆要求什么事?梅蘭妮心里猜疑著,臉上帶著笑,"瞧,阿姆說的.鄰里之間相互幫忙,有什么好客氣的."

梅蘭妮嘴上說著,心里有些吃不準,她的權利有多大,她自己知道.

金姆講,"我聽說你家有個學習班,我想讓她們兩姐妹也去你家的那個學習班上去,認兩個字."

"這事啊,"原來是要在她家學習班上放兩個插班生.梅蘭妮心里倒是愿意,她家的學習班上全是光頭,都成了男子學校了,鑒與后世的辦學經驗,雙性學校比單性學校更利于學習.但是對于古人來說,男女混合班還是很少見的,金伯金姆有這個見識,倒是要好好鼓勵一番.

"女孩子學會認字,就能讀書了,讀了書,就知道天下的大道理,知道做人的規矩.阿姆,你和阿伯的這個決定很有見識."

"阿梅,我和你金伯這兩年看著,你家的孩子個個出色,男孩子就不說了,朵姐兒也不說了,那梅香這兩年是怎么出息的,這都在我們眼皮子底下,一樣的鄉下女孩,識了字到底是不一樣,所以,我想讓這姐妹兩也來識些字."

"認字讀書是件大事,得好好合計合計,這小姐妹倆愿意不愿意來學習呢?"

來弟站了起來,拉了一把阿囡,"華家姆媽,我們愿意來學習班讀書."

阿囡也站了起來,和來娣一起跪下了,就要磕頭.

梅蘭妮趕緊攙起兩個女孩子,"要讀書是大好的事,讀書是件吃苦的事情,你們受得了嗎?"

來娣說,"我過去在鄉下,煮飯洗衣,養雞喂豬,家里什么事我都要干,我不怕苦."

阿囡蚊聲道,"我也不怕."

梅蘭妮對金姆說,"我家這個學習班,是為了教那撥搗蛋鬼做規矩而建立的,每天認幾個字,開年我還要教他們算術,兩丫頭來,就按照我家的規矩做.上午在你家干活.下午到學習班來,和他們一起學習,活動.你看怎么樣?"

"阿梅,這樣最好,只是這束脩..."

"我這不是正經辦學,孩子們的學習經費大都是他們自己賺,讓兩丫頭跟著他們自己賺學費,你倆老也不用操心."

金姆直說謝謝,麻煩了.

正在此時,三胞胎進來了,見到金姆恭恭敬敬地,"阿姆,安好."

"好,好,這三孩子越發好了.阿囡,來娣見過華家弟弟."

梅蘭妮笑道,"三胞胎年齡雖小,卻是學習班上的夫子."

來娣帶著阿囡,"夫子們好."

三胞胎回了禮,那兩丫頭見三個小子比自己年齡小,倒也不怕生,連阿囡都很很打量了他們一番.

梅蘭妮把兩姐妹帶到學習班時,保安隊的人正在練習寫字.由于邊峰帶走了小乙和根發,教室里有三張桌子空著.

梅蘭妮把阿囡和來娣介紹給了大家,齊逸帶頭鼓掌,"歡迎新同學."

下面那幫小子惟恐天下不亂地把巴掌拍的震天響,這回連來娣都往梅蘭妮身后掖了.

安排了兩姐妹的座位,又講了學習班的規矩,兩姐妹和金姆回家了,臨行前講好第二日午后就來上課.

這邊,梅蘭妮讓老樂去李木匠家里定一套課桌椅.再加上兩套學習用品.安排了新生的事宜.

保安隊的孩子們日常碰上的女孩子并不多,梅朵是他們的東家,梅香是他們的管理人員,這次要來的兩個女孩,才是和他們平起平坐的.所以,幾個人興奮了,就此也有了些動靜,有幾個關心細節的,切切討論著.另有幾個故作矜持,雖不參加八卦,但是豎著耳朵聽著.兩個女插班生就象似在平靜的池塘里扔進的兩塊石頭,產生了一圈圈漣漪.

上學習班的事,對金家兩姐妹是件大事,上課第一天,兩姐妹回家后,不但金姆好奇,連金伯也在一旁細聽.

來娣說,"今天是梅香姐姐教認字,識字班每天學六個字,已經學了一半了.梅香姐姐說,我和阿囡如果要趕上進度,就要每天多學幾個字,今天他們學,‘地所生‘.這是我寫的,姆媽爹爹看,我寫的好伐?"

阿囡也把自己的字給家長看,"格是我寫的."

"好,好,老頭子,看看,小姑娘寫得蠻哉的."

"識字班上,那幫男小囡安寧伐?"金伯終于也發問了.

"他們叫自家保安隊,"來娣說,"梅香姐姐在教室里時,他們都不說話,梅香姐姐離開后,他們就象似開鍋的水."

"那幫小子沒有欺負你們吧?"

"哪有啊,他們都不和我們說話.他們說的事,我們又聽不懂,今天下午,他們只上一個時辰的課,就到屋外去活動了,梅香姐姐留了我們在教室學認他們認過的字,喏,這三個."來娣拿出另一張紙,寫著‘人之初‘.

"這么說,他們一天三個字,你們一天六個字."金伯對學習班的情況很有興趣.

"他們的一個時辰也不是全在認字,還有講..講.."

"講評."阿囡幫她說.

"對,還有講評時間,反正是說他們誰做的好,誰做的不好."

"什么事情做的好和壞?"金伯繼續道.

"多啦,吃飯啊,干活啊,寢..就是房間啊,識字啊,很多很多.教室后墻上的表上,就是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后面是小紅旗,小黃旗,和小藍旗."

"哪種旗子是好,哪種旗子是壞?"金伯追問道.

"這---"來娣有些犯難了,她看著阿囡.

"紅旗最好,藍旗最差."阿囡幫著補充道.

"誰的紅旗最多?"金伯興趣盎然地.

"這---"阿囡說不上來,"我不識他們的名字,反正是最上面那個紅旗最多."

不說金伯每日對學習班的事很有興趣.梅朵這行人到了農莊.

放下行李,吃了午飯后,秦煉和梅朵就去建筑工地上視察工作去了.農莊二期工程是打谷場和谷場周圍的建筑群.其中最重要的是谷倉.梅朵曾經參觀過美國中部的農場,那里的圓型谷倉給了她很深的印象.所以她提議在自家的莊子上建圓形谷倉,她說,"這樣可以用最經濟的材料,建造最大的使用空間."

梅蘭妮對于洋貨有一種由衷的熱愛,所以沒有任何異議.

可是,楚源說,"圓形谷倉算不得外轉內,我國漢代就有圓形谷倉了,這在后來出土的陶瓷谷倉就有了實物證明."

無論如何,這圓形谷倉在清朝的江南可能是獨一份.說到圓形建筑,清朝人民可能很少見到,可是他們這起穿越眾大家都知道,北京的天壇就是一個例子.小林當然沒有可能看見天壇的建筑,但是,蘇州園林里圓形的小亭子還是有的,而且,華家的人還用麥秸做了個小模型給他參考.

所以,小林的工程還是進行的很順利.

申老農已經搬到新房子里了,那排舊房子已經拆了.申老農帶著梅朵去看搭建的雞棚和鴨棚.老農知道這位朵姐兒的花頭很濃的,就是雞鴨棚她都是有要求的.

朵姐兒果然沒有辜負他的所了,給他提了不少改進意見.如雞鴨棚在使用前都要消毒,通風要好.村里人養雞都是搭個小窩,白天放出來,晚上收進去,誰講究雞鴨住的地方還要通風.可是,梅朵說,"人家養雞不過十只,八只的,我們打算養上百只的,如果,雞舍條件不好,雞生病了,一死一大片,那才叫血本無歸."

老農一聽這話,對雞鴨棚的設施也重視起來.

他又問,"姐兒這次帶來了這么多玉米芯子為了什么?"

"這玉米芯可是好東西,你趕緊讓人把它弄碎,放水封在缸里讓它發酵."

"那東西可以吃?"老農表示強烈懷疑.

"當然不能吃,我要用它來育秧的."

"說起育秧,姐兒,咱家來年的秧地你放在哪里?"

"我讓你拌的那些土,你拌好了沒有?發到村子人家做的長方竹扁做了沒有?"

"土到堆那了,竹扁還在做,只是不知要這么多干什么?"

"育秧啊."梅朵見老農被震住的神情,接著說,"如果,把秧育在了地里,你到時候還要派人去拔秧,把秧直接育在竹扁里,把秧一層層起出來,你不是省了拔秧的功夫了嗎?再講,我嬢嬢想出了一種插秧機,那秧直接讓機器插了,還省人工了.所以,這育秧的土要弄好了."

"姐兒,照你怎么說,我們莊子上是不需要這許多人."

"需要的,我們還有茶場,要養雞鴨,要養大牲畜,養豬,這些都是要人工的.你知道,為什么那冬麥要條播?那時為了明年種棉花的,收了棉花,紡紗織布,再拿去買,這不都要請工人?"

"哎呀,姐兒,照你這樣說,來年我們莊子的收入五百兩都打不住啊."

"過幾年,莊子上的收入你就往幾千兩上想吧."梅朵望著那湖彎,那是天然養珍珠的好地方.養珠業是當年梅家灣的支柱產業之一.

梅朵見老農滿臉的震驚和興奮,"牲畜院應該是建好了,我們去看看?"

老農說,"那養畜處也弄的太考究了.給人住的地方都還沒這個好."

華家莊子的牲畜養殖處和住宅區隔路相望.因為有華家不易居的養殖院的建造經驗.所以這個建造的版本很容易為小林理解,出糞道,下水道,進水管什么的,這個牲畜院的進水管還沒有接通.可以說,整個建筑工程的水塔還沒有建好,所以,目前要靠人工挑水.

梅朵一進養牛養騾驢的地方,眉頭就皺了起來.

Vinilla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涧| 咸丰县| 莫力| 祁东县| 手机| 常州市| 连南| 遂溪县| 崇左市| 称多县| 社旗县| 海原县| 阿瓦提县| 安国市| 安远县| 景德镇市| 无棣县| 五华县| 枣阳市| 交城县| 肇源县| 陇南市| 平湖市| 左贡县| 揭阳市| 康保县| 宜宾市| 深州市| 林芝县| 广德县| 宜兴市| 罗平县| 沂源县| 郸城县| 南皮县| 藁城市| 江安县| 三台县| 营口市| 偃师市|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