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昏沉沉的一陣惡心感上涌,急忙捂住嘴,爬起來吐在了一旁的放著的盆景里,喝進去沒多久的藥湯去吐了出來,難受的揉了揉發紅的眼睛,端起桌上泛涼了的茶水,漱了漱口。
著實難受的緊,到了這里感覺,這身子都一天不如一天了,正暗自神傷,就聽見蘇家土司的聲音在門口響起,“謝姑娘,現在可方便說話。”我打起精神,“您先等下吧。”
穿上放在一旁的衣物,攏了攏見長的頭發,隨意的拿著梳妝臺上的玉簪子挽上,整理妥當了,方打開了門,看見站在門外等候多時的土司,“有何事嗎?土司大人竟突然來找。”
土司面上一紅,“我想了許久,覺得姑娘說的甚是,只是從祖父之后,我自小從未見過遇天石,我也不想要求姑娘你把遇天石交還與我,只求姑娘屆時,能否把這遇天石借我觀摩幾天,以慰我這數載年來的相思之苦。”
聽著土司的話,沒由來的覺得心酸,本有些想拒絕的心,在看著面前雖精神矍鑠的土司,也已經是垂垂老矣。經不住的點了點頭,“我答應你,只是你也別信心滿滿,萬一我拿不到的話,也是不能幫你的。”
土司一聽我答應了,眼露喜色之意更是言與其表,不住的點頭應道,“我知曉的······我知曉的。”然后興沖沖的與我道了別回去了。
土司走后,我依舊站在外面,呼吸下新鮮的空氣也好,頭又開始痛了起來,這風寒怎的如此厲害,覺得有些奇怪,尋不出什么感到讓人覺得懷疑的跡象,看來真的是身體素質的問題了。
感到渾身無力的乏了,往回進屋的時候,又聽見了蘇里喚我,“怎么了蘇里?”蘇里一蹦三跳的跑過來,“我知道清歌姐姐的身子,不怎么好,特地想帶姐姐去個地方看看。”
說實話我不太想去,腦子里一片混沌,胸口也有些發緊似的痛,可是瞧見蘇里真摯的眼眸,想起前幾日自己的心下的不待見,愧疚之情油然而生,唯有點頭應下。
蘇里頓時笑得燦爛,“還真怕姐姐,不答應蘇里的要求呢。”我看了下自己身上的淡紫色紗裙,問,“蘇里,我要不要換身衣服去?”蘇里上下看了看,“不用了清歌姐姐,你穿這身很好看的,哪像我們,必須聽從爺爺的話穿白服。”
我從除夕過后,我也沒再穿白族的服裝了,第一是不習慣總是穿著,第二我已穿過也滿足了我的向往之心,這就夠了。
隨著蘇里走去,院子里滿是油綠的樹葉,在冬天里都看起來是那么的生機勃勃。
“到了,清歌姐姐。”蘇里停在了一間比較偏遠的、茅草鋪蓋的院門口,見我還在門外打量著,伸出手招了招呼我,“清歌姐姐,快快隨我進來。”
想不到真是別有洞天,里面一派的春色盎然,巨大的葉子一片接著一片,濃郁的花香樸質而來,有著厚重的西雙版納風情,這里簡直像是熱帶雨林。
感嘆著這里一切的美好,絲毫沒注意到蘇里的身影已經不見,眼前出現了一道纖細修長的白色身影,滿頭柔軟的青絲用一根白玉簪挽起,白玉簪上刻有精致的桃花圖案。
好熟悉的背影,還熟悉的簪子,是我的白玉桃花簪,我從什么時候就不見了這簪子,怎么會出現在這人身上,疑惑的上前,就聽見白衣人開口了,“你······最近還······還好嗎?”
懷錦,是你,我僵住片刻,突然跑上前緊緊擁著他的后背,果然是他,熟悉的梨花香,是他身上特有的標志。
深呼吸著這久違的梨花香,我笑的很滿足,“懷錦,上次也是你嗎?”
陸懷錦的聲音有些嘶啞,但依舊很是淡淡的語氣,“上次是我,我只是不方便出來見你。”原來如此,“我就知道你沒死,我就知道。”懷錦還是保持著背對著我的姿勢,我突然想起來,還有件事沒有說。
抬起臉,想要告訴他什么,蘇里就在不遠處喚我,“清歌姐姐,你在嗎?清歌姐姐你聽見沒?”我條件反射的回頭看,手臂感到一空,剛剛還抱在懷里的人不見了蹤影。
手心的空蕩蕩,讓我一陣失落,蘇里的腳步聲也漸進,我趕緊恢復好心情,“蘇里,我在這兒呢,進來的時候仔細去看著這些玩意了,看著、看著,你怎的不見了人影兒。”
蘇里抱歉的笑笑,“不好意思了啊,清歌姐姐,都忘了你是第一次來這里,光顧著去照料這些植物了。”
我搖了搖頭,“不是怪你呢,只是解釋自己,怎么會走動這來的緣故。”蘇里上前牽著我的手,“恩恩,這樣就不會走散了的。”
回去的時候,蘇里臨時要照顧一下,里面的一株玉蘭,我不好打擾,只道是先行一步,最后看了一眼,這讓我遇見懷錦的“植物園”,懷著有些高興、有些失落的情緒與蘇里道了別。
蘇里收拾整理了一下,里面的植株上沾染的東西,看見外面不在有動靜,也悄悄的拉開了門,往另一個方向走去。
蘇里輕輕叩了叩門牌,“姐姐、姐姐······。”
“吱呀····”蘇云特有清靈的聲音從門內響起來,“如何了,小里。”蘇里面露喜色的說,“真的很不錯,這樣是不是清歌姐姐真的,就不會喜歡上幽月公子了。”
蘇云神色種閃個一絲玩味,和聲對蘇里笑道,“當然啦,小里別在問啦,不成功的話,姐姐也不會冒險幫你的。”
蘇里似乎也很信任蘇云的話,心內越發的堅定起來,姐姐這般為她,她如果在臨時改變主意的話,不知道姐姐對她有多失望。
蘇云這才問她,“她又沒有說些什么話。”蘇里想了想,搖了搖頭,“沒有吧······,我記得她只是說很想什么懷錦的人····,一直就知道他沒死之類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