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廟前人山人海,人挨著人,人擠著人,推推搡搡的往前走著,形成了來回兩股極大的人流。一家子在路邊上喘了口氣,梅姨抱起雅慧,額娘抱著若水,阿瑪把尚容放在肩上,張媽負責開路,毅然的殺進人海。路旁擺滿了小攤,一家挨著一家,稍微講究點的,放張小桌,特地搭了小棚,也有的直接就擺在地上。先映入眼簾的是一些賣小孩兒玩具、針頭線腦等等各類生活雜物的,還有什么鍋碗瓢盆之類的,走上三四十步,路邊上就變成了一片賣胭脂水粉、絨花首飾之類的,再三四十步又是一些布匹綢緞,從粗布到云錦,各種品類無一不全,一家子東看西看,還來不及買什么就被后面的人推著離開了攤子,額娘只搶到一個精致的小銀鐲子,給了雅慧,說是補的之前認干女兒的禮物。一路走過去,三個小孩兒也不說話也不鬧,瞪著眼睛四處看不夠,恨不得腦門后面再長兩個眼睛才好。最后終于來到一片比較開闊的小廣場,廣場上飄著各種小吃的香氣讓人垂涎欲滴,各種叫好的聲音讓人心潮澎湃。尚容從阿瑪肩上爬下來,在人群里竄來竄去,擠去看什么胸口碎大石、飛火流星、耍大刀、抖空竹、踩高蹺的等等等等,若水和雅慧則站在各種小點心攤前挪不動腳,江寧府可真是小吃的天堂啊,茶葉蛋、五香豆、鴨油酥燒餅、什錦蔬菜包、油炸臭干、雨花石湯圓、梅花蒸兒糕……就連蔥油餅都似乎透著一股不同的味道,那香氣就像長了手拽著你,讓你舍不得走,倆小姑娘看什么都想吃。梅姨和額娘無奈之下,只能直哄兩人,說是中午大家一起下館子,保證這有的都能吃到。倆人這才戀戀不舍的挪了地方,結果又看到了捏面人的,又吵著嚷著要面人,倒把兩個娘弄得連連苦笑,心想,這哪是逛廟會呢,分明是來哄孩子的。
廣場的一角,還搭起了一個很大的戲臺,是由江寧府衙請的附近有名的戲班子,每年初二都在夫子廟演出,以示皇恩浩蕩、與民同樂,于是,一到這天,江寧及周邊的戲迷,都一大早就帶著小板凳、小馬扎之類的跑來占座,臺下已經密密麻麻的坐了好多人了,周圍還有里三層外三層的人圍觀,都臺邊豎了個牌子,寫著今天要演的劇目,有徽調、揚劇、昆曲等等,臺上正唱到昆曲《游園驚夢》: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濺!
臺下眾人聽到這幾句,都跟著搖頭晃腦的哼唱起來,還有幾位大冷天為了顯出自己與眾不同,還特地帶著扇子的,聽到這里,手里的扇子也不由自主的慢慢敲打著手心。梅姨額娘也都站在那里,一臉的沉浸,只覺心中百折千回,似乎都在緬懷自己過去的歲月。兩個小丫頭片子看著臺上女子的嫵媚身段、含情眉眼,也漸漸陶醉在這清柔委婉之中了,連張媽也悄悄放下了手中拎著的大包小包,靜靜的看著臺上,生怕吵到夢中人。一曲唱罷,臺下掌聲雷動,驚醒了臺上的杜麗娘,也驚醒了臺下人的舊夢往事。
不知不覺,時間已近中午,全家聚到廣場中間,由阿瑪這大食客帶著進了個名叫龍門居的酒樓。酒樓在江南貢院的旁邊,原本只是個小店,起這個名字就為博個“鯉魚躍龍門”的彩頭,因為店里的小吃做的極好,尤其是蔥油餅和豆腐澇,再加上價格不算太貴,平時生意極好,到了會試的時候,更是要提前幾天預訂才行,時間一長,在這兒的吃客中間,還真出了狀元、榜眼,這個店更是名聲大噪,現在已經擴建成兩層的酒樓,樓上包間裝修豪華、價格也高些,樓下則仍然跟之前價格相同、味道也不變,生意更是好過之前了。阿瑪跟衙門的朋友,平時經常在這兒吃飯,這次趁年前就在這兒訂了個包間。一大家子上樓坐好,拿過菜單正要點菜,只聽隔壁說話:“來盤烤鴨掌!”。阿瑪就問小二道:“你們店又新出個烤鴨掌?”小二點點頭:“是啊!我們店新出的菜,是拿活鴨做的,極鮮極勁道。這做法就講究,先將活鴨的腳掌洗凈,放在微熱的鐵板上,再把涂著調料的鐵板加熱,這活鴨因為熱,就在鐵板上跳來跳去。到最后鴨掌燒好了,鴨子還活著,這時候切下來裝盤的烤鴨掌最是鮮嫩,口感還好,集了整個鴨子的精華。最近來我們店都點這個,給您也上一份?”梅姨額娘聽了這一通介紹,臉都白了,張媽忙用手捂著雅慧和若水的耳朵,尚容緊緊拉著阿瑪的手,眉頭皺著,小臉板著。阿瑪也是皺眉道:“吃鴨子就算了,還要令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你們也太殘忍了!你們店口碑一向不錯,一直是仁義為本,連菜價幾十年都沒漲過,現在怎么能賣這菜呢!走,換家店!”說著,站了起來,小二一旁著了急,趕忙賠不是:“我們這也是新上的,您不愛吃,我幫您點別的……”阿瑪也不理,領著一家子走出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