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及其家人】
恭佳崇安:康熙七年生于京城,內(nèi)務府正黃旗,家中排行老二,所以有人稱呼其為安二爺,十九歲時前往江寧任九品筆帖式,途中遇到穆舒淑慈,二人結(jié)為連理,有一子一女。后逐級升遷,先升至為八品筆帖式、七品筆帖式。
穆舒淑慈:康熙十年生于京城,十六歲時隨父往廣州途中遇到恭佳崇安,而后成婚,并隨其前往江寧。
恭佳尚容:康熙二十八年正月二十生于江寧,崇安與淑慈之子。
恭佳若水:康熙二十九年臘月二十三(小年)生于江寧,崇安與淑慈之女,本文之女主人公。
滿兒:康熙十年生于京城,雖為淑慈之丫頭,但情同姐妹,廚藝極佳。其母為淑慈之奶媽,于滿兒九歲時因其父要納妾而自盡,十七歲時其父于廣州病逝。后在女主的撮合下,嫁與佟福為妻。
佟福:康熙八年生于江寧,龍門居老板,為人老實仗義。對廚藝精益求精,因廚與滿兒相識,后結(jié)為連理。
張媽:淑慈之貼身老媽子,康熙三十一年得了一個孫子,于是淑慈讓其回京城得享天倫。
青兒:康熙二十六年生于江寧,家庭貧困。原為鳴鳳繡學的學生,后經(jīng)招聘入若水家?guī)兔?,在滿兒嫁人后接替滿兒的工作。
【主角的好友及其家人】
--梅姨家--
梅姨:本名梅映雪,康熙七年生于江寧,十七歲時救助了一個落魄秀才,結(jié)果此人后來席卷其家中錢財消失,其父母因此急怒離世,當時梅姨不得不在懷著身孕的情況下,變賣家產(chǎn)葬了自己的父母,其中一套家產(chǎn)就賣與了恭佳崇安一家。后來經(jīng)多方打聽,得知那個落魄秀才考中榜眼,并娶得大官之女。
雅慧:康熙二十八年九月十二日生于江寧,梅姨之女,若水幼年好友。
謝文啟:康熙三年生人,梅姨家房客,后與梅姨相戀。
(曾榕:雅慧之父,尚未正式出場。)
--冉悠家--
冉悠:若水幼年好友,康熙二十五年八月三日生于蘇州,兩歲時被拐,兩年后帶弟弟逃出魔掌,卻發(fā)現(xiàn)父親已死,母親外出尋找二人時失蹤。二人不得已前往江寧與叔嬸同住。凌遠:康熙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生于蘇州,冉悠之弟,尚容幼年好友。
(冉悠凌遠之母:尚未正式出場。)
--施家--
施世綸:(1659~1722年),字文賢,號潯江,晉江衙口人,施瑯仲子。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以蔭生初授泰州知州,后歷官揚州、江寧、蘇州三府知府、江南淮徐道副使、安徽布政使、太仆寺正卿、順天府尹、都察院落左副都御史、戶部左侍郎、遭運總督、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他居官時,政績顯著,清名遠播,曾被康熙皇帝表彰為“天下第一清官”,后成為清代公案小說《施公案》的主人公,卒后,欽賜祭葬。其任江寧知府時,為崇安上司,并于康熙三十四年收若水、尚容為徒,三十五年因父親過世,離開江寧,回鄉(xiāng)丁憂。
龐氏:施世綸的夫人,淑慈好友。
心影:康熙二十八年生人,女主幼年好友。
--曹家--
備注:在網(wǎng)上查不到準確的曹寅的夫人子女的情況,我還特地找了《重生于康熙末年》的人物表,可貌似也有點問題。所以我就找了個自己認為可靠點的來寫了,大體情況如下,其中所謂的曹寅妾室是我杜撰的。
曹寅:清文學家,號荔軒,又號楝亭,生于順治十五年(1658),卒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先世為漢族,原籍奉天遼陽(今遼寧)。自其祖父起為滿洲貴族的包衣(奴仆),隸屬正白旗,官至通政使、管理江寧織造、巡視兩準鹽漕監(jiān)察御史。善騎射,能詩及詞曲,曹雪芹的祖父。
李氏:曹寅之妻,淑慈、龐氏之好友,三人合開浴室。
曹顏:康熙二十七年生人,曹寅長子,小名“珍兒”,尚容幼年好友
曹傾:康熙三十一年生人,曹寅長女,若水幼年好友
曹頻:康熙三十二年生人,曹寅次女(妾室馬氏之女)
曹颙:康熙三十二年生人,曹寅次子,小名“連生”,后用曹荃亡子名
曹頫:康熙三十四年生人,曹寅繼子,實為曹荃四子
劉琰:(1651~1711),字公琬,號介庵,又稱黃山先生??滴跞拍耆谓瓕幹?。
張純修:張純修字子敏,號見陽,又號敬齋,祖籍河北豐潤,出生奉天遼陽,隸滿洲正白旗,為內(nèi)務府包衣。后以進士第授江華縣令,官至廬州知府。曾與納蘭性德交往,結(jié)為異姓兄弟。擅山水,得董源,米芾之沉郁,兼倪瓚之逸淡。尤妙臨摹,蓋其收藏頗多,故能得前人筆意。書法晉、唐,更擅圖章。
【案件相關人員】
林生:于康熙三十一年起,進行采生折割的生意,后判凌遲。
李氏:林生之妻,為林生出了買賣人口的主意,后與林生同時進行采生折割的生意,被判凌遲。
林單:康熙二十七年生人,并非林生李氏親生之子,受盡虐待,卒于康熙三十三年。
許氏:林生之母,卒于康熙三十四年初。
【其他人員】
李嬸:熱心人,多次幫助鳴鳳繡學脫離危難。
二丫頭:康熙二十四年生于江寧,李嬸之女,鳴鳳繡學的學生。
蘭兒:康熙二十二年生于江寧,冉悠嬸嬸的姐姐的女兒,曾去女主家參加招聘,后落選。
紅兒:康熙二十五年生于江寧,曾為若水幼年伙伴,但其后因裹腳事件漸漸疏遠。
紅兒姥姥:孤寡老人,女兒因婚姻不幸自殺,自此與紅兒兩人相依為命。
王光謨:康熙三十五年至三十九年任江寧知府。曾為玉田知縣,對卷宗縣志要求頗高,非常賞識崇安。
趙世顯:施世綸前任,后為山東巡撫,一味貪污斂財,不顧民生。
鄱陽湖主人:生年不詳,籍貫不詳,生平不詳,擁有一只神秘的水晶球。
龍?zhí)祝嘿「?、冉悠叔嬸、龍門居伙計甲、乙、丙、林生手下若干人、秦淮船家、燈會小店活計。
【最后的最后】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滿族,實為蒙古族,滿族正黃旗為政治身份,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為避當時太子“保成”的名諱,改名納蘭性德。一年后,太子改名為胤礽,于是納蘭性德的名字改回成德。他是滿洲正黃旗人,為武英殿大學士明珠長子,一生淡泊名利、善騎射、好讀書、擅長于詞。他的詞全以一個“真”字取勝,寫情真摯濃烈,寫景逼真?zhèn)魃?。但細讀卻又感淡淡憂傷。康熙十五年進士,授三等侍衛(wèi),尋晉一等,武官正三品。后升為一品。代表作品:《側(cè)帽集》,《飲水集》,《淥水亭雜識》
性德家人:妻兩廣總督、尚書盧興祖之女盧氏,賜淑人,誥贈一品夫人,婚后三年,妻子亡故,其妻為納蘭生了一個孩子,但是不久就夭折了。吳江葉元禮親為之撰墓志銘,繼娶官氏,賜淑人。妾顏氏,后納江南沈宛,著有《選夢詞》“風韻不減夫婿”,亡佚。納蘭性德死時,年僅三十一歲,“文人祚薄,哀動天地”葬于京西皂莢屯。有三子四女。一女嫁與驍將年羹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