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元宵佳節,余佩鈺和趙如嫣則是早已相約好了,他們會在今天晚上華燈初上時,一同游玩嶺南城里舉辦的燈會。
今天的趙如嫣則是早早的就吃完了晚飯,她就是心急火燎的回到自己的閨房里,開始了為今天晚上的約會梳妝打扮了起來。
趙如嫣很認真的為今晚打扮著,因為今天是她和余佩鈺過的第一個元宵節。
趙如嫣為了今天晚上能給余佩鈺留下一個深刻的好印象,她很精心的為自己打扮著。
余佩鈺也是一吃完晚飯,就跑回到自己的小草房中,也是開始了為今天晚上的約會梳洗起來,更是不斷的精心挑選著今天晚上要穿的衣服來。
元宵夜,嶺南城里的晚風徐徐吹著,余佩鈺踏上今年的第一次約會,心情大好哼吟著:“
往年元宵夜,
燈火如螢蟲,
月上廣寒宮,
獨思黃昏后。
今年元宵夜,
月與燈璀璨。
相約今年人,
笑滿春宵夜。”
他們倆是如約而來,拉著彼此的小手,歡快的走在嶺南城最繁華的商業街上。
這時的街上,早已是彩燈高掛了,人潮涌動,大街小巷上已是擠滿了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老老幼幼的人們,他們正在不斷的走街串巷著,盡情的觀賞著他們眼里最喜愛的花燈。
今晚嶺南城里的小販,更是不想錯過如此好賺錢的機會,到處都擺滿了各式各樣小玩意的小攤檔,有賣小彩燈的,有賣小彩船的,有賣各種小飾品的,有賣情侶之間定情物的,有賣各式美味小吃的....等等。
趙如嫣看到如此喧嘩熱鬧的場景,高興之心早已是興奮得不得了了,高興得蹦蹦跳跳的拉著余佩鈺這里看看,哪里看看,哪邊挑挑東西,這里賞賞花燈的,一副不亦樂乎的樣子。
余佩鈺看著快樂如小孩的趙如嫣,自己的心也跟著童真般的活潑快樂起來。他們倆如童真般,灑脫的無拘無束的**游玩著。
不一會,趙如嫣看到知府衙門的門前聚集了許多的人,趙如嫣則是快速的拉著余佩鈺東擠西挪的,他們兩人好不容易才擠到衙門的門前附近。
趙如嫣眼尖,一眼就看到了衙門門前掛了很多很多的彩紙,彩紙上寫的是各種不同的謎語。
在衙門正門的臺階上,還豎著一塊告示:答對謎語者,獎勵許愿船一條。
趙如嫣一看有謎語猜,還有獎勵拿,心就更加的興奮了。
她拉著余佩鈺就是不斷的從人群夾縫里往衙門里擠,他們倆好不容易才擠到有謎語彩紙的地方,。
趙如嫣是連看都沒看到彩紙上的謎語,就被人扯下拿去應答拿禮物去了。
趙如嫣嘟噥道:“還沒看呢,就讓人搶答了去,真是的。”
然后轉頭看著余佩鈺道:“余大哥,我們倆先分開來去搶答謎語,這樣我們就會猜得更多的禮物了。”
“半個時辰后,我們在衙門正中碰頭,到時看看是誰拿到的許愿船最多,好不好呀!”
余佩鈺笑道:“好!就依你!我們倆比賽的最后結果,一定是我拿的許愿船最多的。”
趙如嫣不服氣的道:“那我們走著瞧!等下看誰拿得最少。”
趙如嫣想了想又道:“拿得禮物最少的人,必須無條件的答應贏的一方一件事。沒有彩頭的話,不然我們的比賽就沒多大意思了,余大哥你說呢?”
余佩鈺微笑道:“好!就這么定了。”兩人就各自分開搶答謎語去了。
開心快樂好玩的時間總是過得那么的快,半個時辰很快就過去了。
趙如嫣背著手拿著禮品,一副志在必得的樣子來到余佩鈺面前道:“余大哥,你拿了幾條小船呀?”
余佩鈺看著自信滿滿的趙如嫣道:“如嫣妹妹,你干嘛把小船藏在后面呀!”
趙如嫣就在余佩鈺說話之際,她已經把他得的小船數了個遍,更是高興開心的道:“余大哥你輸了,你才拿到了五條幸運船。”
余佩鈺驚訝不信的道:“人那么多,答題也得排隊,我不信你會答得比我多。”
趙如嫣高興的從背后拿出了她的戰利品,余佩鈺仔細一數足足有八條之多。
余佩鈺不得不氣餒的道:“我輸了!”
趙如嫣趾高氣昂的說道:“剛才是誰說的,一定會比我拿得多的?”
余佩鈺委屈的指了指自己道:“我說的。”
趙如嫣又道:“是誰說輸了,就要無條件的答應對方一件事的?”
余佩鈺更委屈的指了指趙如嫣道:“你說的。”
趙如嫣哈哈笑道:“你可有不服嗎?”
余佩鈺裝成哭喪的臉道:“沒有!不過我就是不明白你為什么能拿到那么多謎語彩紙呢?”
趙如嫣神秘的道:“山人自有妙計,這不能告訴你。”
其實是趙如嫣和今天衙門主事的總管熟得很,趙府和知府本就是經常往來的,所以趙如嫣輕易的找到了這里的主事,讓他幫忙,給她多拿得了更多謎語彩紙而已。
趙如嫣明知道余佩鈺輸的委屈,但是還是很開心的笑道:“余大哥你輸了!你沒忘記剛才我們之間的約定吧。”
余佩鈺苦笑的道:“妹妹我知道你最好了,一定不會讓哥哥做一些難以完成的事的。”
然后輕輕的碰了碰趙如嫣的肩膀,無比柔聲的道:“是吧?”
趙如嫣假裝打了個寒顫,道:“我的好大哥,你別這樣好不?妹妹我受不了。”
余佩鈺嬉笑道:“就知道妹妹對我好,不會讓我做什么難事的。”
趙如嫣用手示意余佩鈺打住道:“余大哥,你別往我頭上帶高帽,輸了這事,你還是要做的。”說著趙如嫣流露出一個神秘的笑容。
余佩鈺看得清清楚楚趙如嫣這個詭異的笑容,知道她要對自己使壞了。
余佩鈺正在擔心趙如嫣給他出難題之時,他們倆同時看見了趙正統和王雨荷兩人也來到了答謎語的現場,而且這時的他們倆也看到他們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