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還在生病,魏靜哭著哭著居然睡著了。
等順娘跟著那幾個年過中年的老大夫跌跌撞撞的小跑進屋子里的時候,就看見她的小娘子紅著眼眶、臉上還有不少淚水。頓時那個心疼啊,抽咽著催著大夫們診脈,“大夫,你們快給我家小娘子看看吧,剛才你們一走,小娘子竟然說她不認識奴家了。而且,你們看小娘子哭得這么慘,是不是疼的厲害啊?”
順娘慌慌張張的去喚大夫,自然是驚動了魏征和裴氏。他們都以為自己的小女兒是又出了什么事了,還不趕緊去看女兒。聽見順娘這么一說,心里咯噔一下,暗想自己的寶貝女兒可別因著這場風寒出了什么問題了吧?也在一旁催著大夫們上前給魏靜看看。而魏叔玉幾兄弟則被魏征趕去書房學習去了,這陣子為了魏靜的生病,加上朝中又忙,他也沒多少工夫去查看幾個兒子的功課。
裴氏更是擔心的想哭,原來女兒傷害沒醒的時候擔心她就這么去了,現在好不容易醒過來了,居然不識人了,這以后可得怎么辦啊?
大夫們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苦澀,相互謙讓著上前去為魏靜診脈,其實還真沒什么異常的,畢竟他們才診過一次脈。要說鄭國公在世人眼中的口碑還是不錯的,所以他們得知鄭國公家的小娘子得了傷寒之后,都很順從的跟著國公府的家仆來為小娘子。可誰知這小娘子的病情那么奇怪,先是昏迷多天沒有醒來,現在又鬧出來連自己的奶娘都不認識了。這可怎么跟國公府的人解釋啊?雖然鄭國公府一向家教甚嚴,從沒有鬧出仗勢欺人的事,可畢竟他們是公侯之家,他們這些小人物還是小心點吧。
看完脈,幾個大夫圍在一起,討論了半天,總算是想出了個章程,就推舉了他們之中年紀最大的兒科圣手秦春秦大夫為代表去跟鄭國公解釋。
秦春暗罵其他幾個人不仗義,既然讓他這個垂垂老者來去觸國公的霉頭。不過不管他心里怎么忐忑,還是撫著自己特意留下來的胡須,慢悠悠的向魏征眾人說道,“國公、夫人,請放心,既然小娘子能醒過來,那她基本上沒什么大礙了。只要再喝幾副藥,就能痊愈。至于剛才順娘說的小娘子不認識她,可能是因為小娘子昏迷的時間有點久,導致她忘了某些事。請不用心急,只要家人能耐心的再給她介紹,她該是會想起來的。”
聽到大夫這么說,眾人這才能放心。裴氏也不哭了,看魏靜睡得熟,就徑自拉著順娘到廚房做飯去了。今天寶貝女兒醒過來了,她可得做頓好的給家人好好補補。
而魏征畢竟是一家之主,考慮的也比裴氏多些,想到這半個多月來。這幾位大夫一直在國公府照看著小女兒,每天都在斟酌著藥方,連回家都顧不上了。就大手一揮,讓管家魏方備上謝禮,送各位大夫回家。再派了個丫鬟跟著秦春去醫館拿藥。
幾位大夫自然是千恩萬謝的各自回家了。
感覺到自己房里面的人都走光了,魏靜這才施施然的睜開眼睛了。其實她早就醒來了,只是一直在裝睡。她又不是呆子,這么多人在自己房里說著話,她怎么可能還睡得著。還好她醒著,這樣正好聽到了那位老大夫對那個什么國公的解釋。心想還多虧了他們的解釋,這樣自己才算是有了借口,可以好好的重新認識這個新家,不會讓這家的人起疑心。
只是她有點困惑,現在到底是哪個年代啊。鄭國公?中國歷史上的鄭國公有很多,最為出名的是唐朝貞觀名臣魏征。
不可能不可能,自己怎么會一穿就成為了魏征的女兒呢?魏靜暗自搖了搖頭,要知道魏征一家的命運不算好啊。不過還是先跟那個奶娘打探打探消息吧。反正現在多想無益,想多了反而會讓自己更糾結。
暗自心里安慰了一番,沒一會兒魏靜就鎮定下來。既然已經穿越了,她就得以這個身份去在這世間活一遍。她的性子雖說是有點懶散,隨遇而安得過且過的,可是只要下定了決心,她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閉上眼睛,默默對自己說“別了,前世的魏靜。從今天開始,你要以這個未知的身份好好活著。”
趁著給小娘子喂藥,順娘絮絮叨叨的向魏靜介紹著府里的情況,從她有點混亂的描述中,魏靜倒是得出了不少的信息。
比如這鄭國公就是魏征,而自己就是魏征的6歲的小女兒魏叔璣。自己還有四個哥哥、二個姐姐。姐姐們都已經出嫁,隨姐夫在任上。而四個哥哥都還小,還未娶妻,他們分別是13歲的大哥魏叔玉、12歲的二哥魏叔琬、10歲的三哥魏叔璘、8歲的小哥魏叔瑜。他們都已進了國子監念書了。而自己因為年紀還小,又是最小的孩子,母親韋氏就沒有讓自己入學。而且全家人都很疼愛這個最小的孩子。
這次魏叔璣是因為貪玩不小心跌入池塘,得了傷寒昏迷不醒。這就便宜了她魏靜。不,應該說以后她就是魏叔璣了。一聽順娘說她的老爹是魏征老媽是裴氏,她就無語了。貌似魏征是出了名的良臣,可死后的下場不大好。
記得以前看過的文里面說過這件事。魏征在死之前曾經向李二陛下秘密推薦當時的中書侍郎杜正倫和吏部尚書侯君集,說他們有當宰相的才能。可是在魏征死后,杜正倫因為負罪被罷免,侯君集因參與謀反而被斬首。李二陛下開始就懷疑魏征這位他認為很老實的人在朝廷有因私營黨的嫌疑。后來,李二陛下又得知消息:魏征曾把自己給皇帝提建議的書稿給當時記錄歷史的官員褚遂良觀看。李二陛下懷疑魏征故意博取清正的名聲,心里很不高興。下旨解除衡山公主和魏征長子魏叔玉的婚約。到后來他越想越惱火,竟然親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
而老媽裴氏也是勤儉持家,家里就有十個不到的仆從。還有好幾個是李二陛下賜下的。因為老爹自幼失去雙親,他又不屑讓自家的下人去經商,所以家里的經濟來源就是老爹的俸祿和皇家偶爾的賞賜,再加上裴氏的陪嫁莊子。
唉,話說古代的醫療水平還真差,一個小小的傷寒,這具身體的土著就這么沒了。貌似魏征夫妻在魏叔珍之前還有三個孩子,都是還沒到周歲就夭折了。裴氏傷了身子,找人調養了好些年才有了大姐魏叔珍,不然的話也不能大哥魏叔玉才13歲啊。要知道魏征現在已經五十六歲了。
而此時是貞觀十年,還是李二陛下當皇帝,一代賢后長孫皇后現在則病重。記得貌似以前看的小說里面說長孫皇后正是在貞觀十年逝于立政殿。想到這兒,魏書璣有點不淡定了,要知道她從小最崇拜的女人就是這個長孫皇后,以前她看穿唐小說的時候,還想著要是自己能穿越唐朝,一定要去見識見識這一代賢后的風采。現在這個長孫皇后快要嗝屁了,自己哪還有機會見識她的風采啊?
看來自己要抓緊時間讓這個身體盡快康復了,這樣才能求得自己的老媽帶自己進宮去看望長孫皇后。剛順娘不是說過裴氏和長孫皇后的關系很好嗎?長孫皇后經常召見裴氏,要不是為著自己,長孫皇后生病,裴氏早該進宮去探望了。
對了,貌似N本小說里面都YY長孫皇后被神醫孫思邈給救了,既然長孫皇后人很不錯,她要不要也幫忙找找孫神醫?記得好像說這會兒孫神醫正在終南山里面采藥。只要朝廷派得用的人動之以理曉之以情,他應該不會不盡人情不奉詔入京的吧?不過這也說不準。孫神醫這類的世外高人的想法他們這些凡夫俗子怎么能明白呢?
但有一絲希望都得試試啊,說不定就能改變長孫皇后的命運呢。當然了,她也想讓孫神醫給自己現在的父親魏征好好看看,貌似魏征就好像是貞觀十七年去世的,他可是整個鄭國公府的精神支柱,他要是倒了,這個國公府也估計沒了。再說了,讓他好好活著也就不會有死前推薦杜正倫和侯君集的事了,那樣的話李二陛下就不會發神經把墓碑推倒了。自己的老哥也就能尚公主了。雖然他們家不一定稀罕去尚這個衡山公主。可是歷史上的衡山公主命運差得很,也很可憐的。自己就算不是圣母,可剛才看幾個哥哥對自己都是疼愛有加的,她實在不忍見到大哥魏書玉和衡山公主的婚約就因為李二陛下的遷怒就沒了。如果長孫皇后還在的話,肯定不會同意李二陛下這么做的吧?
既然已經取代成為了魏叔璣,自己就要為她好好活著,嗯,這幾天一定要找機會好好逛逛這個鄭國公府。魏書璣暗暗對自己說。嗯,貌似從這刻起,自己最起碼得把稱謂換了,爸爸要喊“阿耶”,媽媽要喊“娘”,自己就是魏叔璣魏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