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拽什么拽?”游彩花的大好心情頓時蕩然無存,扔給展昭一對白眼,恨恨地也將臉別開。
“不知娘娘有何吩咐?”包拯落座后發(fā)問。
狄妃意味深長地笑道:“包卿,既然你送了李家姐姐到哀家這里來,也就不必再和哀家遮遮掩掩了。”說到這里,狄妃看了看公孫策和展昭,又嗔怪地道:“公孫先生和展護衛(wèi)想來也是知情之人吧?包卿家,你瞞得哀家好苦。”
包拯微微一笑,拱手道:“娘娘英明。”
春香又要退出去,狄妃淡淡地道:“春香,你留下,這天兒有些熱,你幫我扇著。”
“是,娘娘。”春香從旁邊的桌上拿了把長柄絹扇給狄妃打扇。
游彩花一見,忙也從旁邊拿了一把扇子,賣力地給李妃打起扇來。
公孫策和展昭一左一右地站在包拯身后,有兩位娘娘在場,他們也插不上嘴,只能跟著來看看熱鬧,必要時給包拯遞個眼神或拿個主意。
“包卿家,李娘娘已經(jīng)與皇上母子相認,你下一步有何打算?”狄妃言歸正傳。
包拯道:“回娘娘的話,此事要功德圓滿,還得娘娘您幫忙。”
“包卿但講無妨。只要哀家能幫得上忙,斷無不幫之理。”狄妃接口。
“此事說來也不難,”包拯笑道:“明日娘娘生辰,娘娘不妨大辦一場。”
狄妃為難道:“哀家不欲鋪張,包卿此舉何意?你先說來哀家聽聽。”
包拯答道:“狄娘娘五十壽誕,宮中的劉太后必然派人道賀,我們只要在前來道賀的人中,暗地請一個知情之人來問問當年詳情,這人證便易尋了。”
狄妃喜道:“包卿此計甚好。也罷,哀家今年就大辦一次。”
“什么叫‘暗地里請一個知情之人’?明明白白說要抓一個劉太后的心腹來審問不就好了?包黑子說話真不耿直!”游彩花一邊打扇一邊撇嘴,卻不知自己的一舉一動皆落入了某人的眼中。
包拯又對李妃道:“娘娘,明日南清宮賓客甚多,為免走漏消息,還是請娘娘先回開封府暫避一時,等到此案了結(jié),自然守得云開見月明。”
“就依卿家之言……只是,哀家還想再見皇兒一面。”李妃說著話,眼中又有了些淚水。她畢竟才剛見了趙禎一面,兩人便又匆匆分開,心里很是不舍,只想等到趙禎游湖回來再見一面。
狄妃勸道:“姐姐,須知此時有趙鈺在,他與我們久無來往,難以揣度其心思。若被他看出端倪,而他與劉太后那邊的人交好,豈不是誤了大事?”
李妃臉現(xiàn)愧色,低聲道:“妹妹說的是。”
狄妃見李妃神情哀戚,知道她是思兒心切,也有些不忍,便道:“姐姐也莫憂,有包卿在,此事定可早早了結(jié),你們母子相聚的日子不遠矣。”
“但愿一切如妹妹所言,那哀家便先告辭了。”李妃起身,包拯也跟著站起來,對狄妃辭行道:“狄娘娘,下官這便接了李娘娘回去。”
“包卿謹記,不可慢待了李娘娘。”狄妃囑咐。
包拯恭恭敬敬地道:“下官不敢怠慢,請娘娘放心。”
一行人趁著趙禎、趙德和趙鈺游湖未歸,匆匆告辭出來,上轎的上轎,騎馬的騎馬,急急趕回開封府衙。
游彩花坐在小轎中,樂歪歪地將轎簾掀開一條縫向外張望。只要回了開封府,她的小命至少算是保住了,她相信包拯不會不管她。正當她心情大好地偷看路邊的攤販和行人時,眼角余光突然瞥見街角有一個白色身影一閃而過。
游彩花揉了揉眼睛,定睛再看時,那白影早已消失不見。她不甘心地將轎簾再掀開點,伸出頭來細瞧,仍然一無所得。
展昭的馬剛好離游彩花的轎子不遠,見狀便策馬來到轎邊,低聲輕斥:“坐在轎子上還不安分,早知道懶得來救你。”
游彩花白了展昭一眼,卻并沒有反唇相譏,而是看了看周圍,悻悻地縮回頭去。展昭心里有點奇怪,這女人口頭上最不肯吃半點虧的,今天怎么居然沒有向他罵回來?
坐在轎子里的游彩花也正郁悶地尋思:方才那個白衣人真的有點像白玉堂,如果真是他的話,他會來帶她離開開封府嗎?如果他肯帶她離開,她不僅性命有保障,還可以跟在白帥哥的屁股后面闖蕩江湖……哈哈,那樣真是美得冒泡泡的生活呀!想到此處,游彩花臉上的郁悶神情一掃而光,不僅嘴角咧到了耳后根,甚至還得意忘形地笑出聲來,引起了整個轎子規(guī)律地顫動。
兩名抬轎的轎夫突然覺得抬轎的難度增加了不少。而展昭聽著從轎中傳出的笑聲,更是一頭霧水,心道:這女人果然古怪,剛才還在生氣,現(xiàn)在卻在沒來由地傻笑。
回到府衙,游彩花扶著李妃走在前面,包拯等人跟隨其后。眾人一進東廂院子,便見李秀英在門口相迎。
“民女李秀英,恭迎太后圣駕。”李秀英領(lǐng)著小蕓盈盈拜倒。
李妃微驚地望向包拯,包拯不等李妃發(fā)問,便解釋道:“娘娘,此乃臣擅自作主,將娘娘身份說與秀英及王朝馬漢等得知,免得他們不知就里,反而誤事。”
“包卿,你就不怕走漏了消息?”李妃擔心地問。
包拯神情嚴肅地道:“請娘娘盡管放心,這幾人都是信得過之人,斷不會做出于娘娘不利的事來。”
“嗯。”李妃也不好再說什么。
包拯又道:“娘娘,以前因為身份未明,只有小花一人服侍于您。現(xiàn)在既然已經(jīng)與皇上相認,臣不敢怠慢國之太后,因此特撥了張龍趙虎護院,并讓秀英與小蕓也搬過東廂來,與小花一起盡心服侍娘娘您,您看可有不妥之處?”
李妃猶豫道:“包卿家,秀英乃是你的未婚之妻,等到大婚之后,便是二品命婦,哀家怎能讓她服侍?”
“能侍奉太后娘娘,是秀英的福份。”李秀英柔柔的聲音,讓人不忍拒絕。
事到如今,李妃也只能點頭應(yīng)允,緩步走進內(nèi)屋。
李秀英抬起頭來,對著上游彩花微微一笑。游彩花突然明白過來,不由得回頭向包拯遞過一個感激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