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冒牌書生

第八十九章正反奸雄

正月初一早上,我借和中高層將領(lǐng)相互拜年的機會,和他們討論了一下如何赴寧遠救援的事情。

寧遠在遼寧葫蘆島附近,離山海關(guān)兩百里路左右,是重要的北方軍事要塞,也是明朝在遼東的軍事指揮中心,是遏制清軍入關(guān)的重要屏障。袁崇煥駐守此城,多次重創(chuàng)清軍,取得了“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努爾哈赤在此城受創(chuàng),懨懨成病逝去;皇太極為報父仇,攻打?qū)庍h,也在此城慘敗。袁崇煥被冤殺后,如今的總兵是吳三桂,那個臭名昭著、葬送了漢人三百年大好時光的賣國賊。

在討論之前,我和洪承疇先私下碰了個頭。

“馳援寧遠,事不宜遲,越快越好,遲則有變。”我首先亮明了自己的觀點,我十分擔心,吳三桂會投降清兵,并引著清兵來攻錦州和山海關(guān)。雖然歷史上吳三桂引清兵入關(guān)是三年后的事,但誰知道蝴蝶效應(yīng)下,吳三桂會不會提前動手?

洪承疇有些疑惑地問:“遲則有變?不至于吧。寧遠防守堅固,也僅被包圍三月,以城中的存糧來看,大約還沒到彈盡糧絕的地步,還可以支撐一兩個月,倒不象錦州那么危險。”

我索性把話挑明了說:“我對吳三桂信不過,我看他很可能會投降清兵。”

洪承疇微微一驚,沉吟了一會,說道:“斷然不會。”他的語氣斬釘截鐵,十分堅決。

我淡淡問道:“哦?吳三桂的骨頭有那么硬嗎?你對他了解多少?”我心中冷笑,他吳三桂和你洪承疇一樣,現(xiàn)在都是大大的忠臣,還沒有投降清兵,那只是因為時候未到,時候一到,軟骨立現(xiàn)。

洪承疇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淡淡道:“李總督好象對吳三桂頗有些成見?看來一定很了解他了,你倒說說看,他怎么個軟骨頭法?”

我張口結(jié)舌,有苦說不出來,這吳三桂為了陳圓圓,沖冠一怒引清兵入關(guān)的故事,現(xiàn)代人誰都知道,吳三桂的千古罵名是永遠也洗不清的。可是此時引清兵入關(guān)之事尚未發(fā)生,我又如何拿來證明?而吳三桂在引清兵入關(guān)之前的事,我確實不太了解,也沒有興趣去了解。

我于是瞎扯幾句:“這吳三桂,我聽說他很害怕清兵,而且好酒好色,貪圖享受,恐怕不是可以值得托付之人。”

洪承疇嘆道:“李大人果然對吳三桂成見頗深,卻不知成見從何而來?吳三桂作為我的部下,我對他很是了解,完全不是你說的那樣。據(jù)我所知,他勇力過人,武藝超群,從年少起就一直抗擊清兵,在戰(zhàn)陣上披堅執(zhí)銳、左沖右突、驍勇非常,以至有次皇太極遠遠見了,都不禁對麾下稱贊吳三桂是條好漢子。

吳三桂年少時就十分驍勇,在一次戰(zhàn)役中,他沖入敵陣用箭射倒一名紅旗王子。在拍馬上前揮刀準備割下該王子的首級時,不料那王子突然以刀砍中他的鼻梁。吳三桂血流滿面,但毫無懼色,撕裂紅旗包扎好傷口后,立即再戰(zhàn)。天啟末年,他曾帶二十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萬滿洲人之中,孝勇之舉遍聞天下,有‘勇冠三軍、孝聞九邊’的美譽。當然,他今年剛28歲,年輕力壯,又兼儒雅風liu,拈花惹草的事倒是免不了的,也有些好酒貪杯,但還不至于象你說的那樣不堪。”

“帶二十個家丁,敢跟四萬滿清人斗?不是吹出來的功績吧?”我吃了一驚,這段事,我卻是不知。薩爾滸戰(zhàn)役中,清兵前鋒武理堪以二十余人闖入二萬人陣營中,曾讓我驚為天人。而如果洪承疇說的是真的,那吳三桂豈不是比武理堪還生猛?

洪承疇微微一笑,娓娓道來:“此事千真萬確。吳三桂出生于關(guān)外的漢鎮(zhèn)中后所,其父吳襄本乃士紳,因努爾哈赤崛起后在遼境對漢民大加擄掠殺戮,遂憤而投筆從戎舉辦團練,保境安民。明庭嘉之,委以遼東團練總兵一職。他功績卓著,有‘遼右巨臂’之稱。吳襄與當時遼境的一些明庭武將結(jié)友,并把妹妹嫁給錦州總兵、掛‘討虜先鋒印’遼東名將祖大壽……”

我插話道:“祖大壽?我知道,就是守錦州的祖大壽,他是條好漢子,是袁崇煥以前的愛將之一。”

我對祖大壽的印象很好,他和袁崇煥一起,多次打得清兵狼狽而逃。袁崇煥死后,他被皇太極帶清兵圍困在大凌河城,糧盡援絕,被迫投降;祖大壽假裝順服,卻使了條計策,聲稱自己可以帶兵進入錦州,然后發(fā)動內(nèi)亂,將城獻出,皇太極大喜同意。結(jié)果祖大壽進了城后,馬上據(jù)城堅守,狠狠地打擊清兵。皇太極大怒,包圍錦州,多次進攻卻沒能破城,只得怏怏而歸。這次皇太極再次再兵圍困錦州近一年,恐怕也是為了報當年的背約之仇,誓要將祖大壽再次擒拿。但祖大壽不愧是鐵骨錚錚的漢子,在糧盡援絕的情況下,一直堅守著錦州。

洪承疇微笑道:“祖大壽確實是條好漢子,但吳三桂也不比他差。有一次,吳襄率五百名騎兵作哨探,不期與后金大軍相遇被圍。少年吳三桂得知他父親危在旦夕后,立即趕到他舅舅祖大壽的陣帳,請他發(fā)兵援救父親脫離險境。祖大壽見清兵人多勢眾,明軍不是清軍對手,認為救援根本沒有可能,只會徒增傷亡,危及明軍自身,遂當場拒絕。

吳三桂知不可強,大哭而去,并立即召集二十名家丁,如狂風般地沖入重圍。清兵愕然,不知底細,竟任由吳三桂沖入。吳三桂在找到父親的人馬后,大呼:‘跟我來!’并帶領(lǐng)五百騎一路奮勇沖殺,終于殺出重圍、奔回寧遠。這次戰(zhàn)斗震驚全軍。從此少年吳三桂‘勇冠三軍、孝聞九邊’的英名,遼境無人不知。”

遼境無人不知,就是諷刺我連這事都不知道羅?我默然不語,心底卻思緒萬千。看來一個人本有正惡兩面,也有忠奸兩面,并不是誰生下來就注定要作漢奸的。其實我也看過一些網(wǎng)絡(luò)文章,稱吳三桂本已決定投順李自成,是因為其父吳襄被李自成手下拷打,既怒不可遏,又痛感李自成對投降者冷血無情,自已作為投降者必定沒好下場,才引清兵入關(guān)的,細細想來,這種論點也頗有幾分道理。

從洪承疇剛才所說的故事里,吳三桂還是十分孝順的,為其父的事情而與李自成反目,也是十分可能的。無論他多么壞,這個“孝”字總是值得贊嘆一聲的。而陳圓圓只是吳三桂的小妾,又是個妓女,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的事情恐怕并不可靠,多是后人牽強附會出來的。若吳三桂果真只是為了陳圓圓這個妓女,而與李自成的數(shù)十萬大軍翻臉對抗,他手下的兵士又如何肯在明朝政權(quán)已完蛋之后,仍死心跟著吳三桂,繼續(xù)為他賣命?

說到膽量和抗清決心,吳三桂其實也并不缺乏。吳三桂就是出生成長于充滿戰(zhàn)火的遼東,也是出生于擁有長期抗金戰(zhàn)史的家族,這無疑從小就鍛煉了他的勇力氣魄和抗清意識。在戰(zhàn)場上,少年的吳三桂就驍勇非常,敢于在與清兵的對抗中以少勝多,甚至只帶二十個家丁就敢沖入四萬人的清軍大陣;中年時,在李自成聲勢如日中天、打進北京后,又敢于和李自成反目,在山海關(guān)外決戰(zhàn)、一賭生死;年老時,他還敢反抗那時已樹大根深的清朝政府,造反并稱帝;看來只要利用得當,把吳三桂的膽量始終用到抗擊清兵的正途上,還是大有可為的。至于那段被扭曲了的歷史,我相信在我和崇禎的參與下,恐怕是不會重現(xiàn)了。想到這里,我對吳三桂的印象有所改觀,不再那么厭惡了。

但無論如何,吳三桂是不得不防的,所以我還是力主初二早上便出發(fā),前往寧遠救援,以防吳三桂投降的結(jié)果發(fā)生。

洪承疇沉吟道:“不知多爾袞他們是真撤走了,還是假撤實留?如果清兵就埋伏在附近,恐怕我們會中了埋伏。我看,還是步步為營、穩(wěn)步推進為好。再說了,明日就動身出發(fā),也太倉促了,士兵們沒準備好,騎兵剛打完大仗,步兵剛趕來山海關(guān),總得讓他們休息和慶賀一下,同時感受一下過年的氣氛,以穩(wěn)定軍心。”

我嘆道:“我們在這好吃好喝地過年,可是寧遠城兵臨城下,城里人心惶惶,無心過年;錦州城里更是糧盡援絕,恐怕都在人吃人了。一念及此,我們又怎能安心過年。至于埋伏一事,我們這幾日已派出騎兵去偵探,并未在赴守遠路上發(fā)現(xiàn)伏兵,我看不足為懼。清兵大約是回松山過年了,我們正可一鼓作氣,把圍困寧遠的清兵趕跑,然后再去松山?jīng)Q戰(zhàn)。”

洪承疇沉吟半晌,終于同意了我的方案。于是我們再和中高層將領(lǐng)討論了一番,將領(lǐng)們有的贊成,有的反對,在我們反復(fù)權(quán)衡利弊后,最終把這事定了下來。

一面湖水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源县| 容城县| 平邑县| 周至县| 陵川县| 泉州市| 万载县| 阿克| 临猗县| 石林| 巴林右旗| 高唐县| 株洲市| 长垣县| 长春市| 东辽县| 昌都县| 临洮县| 中山市| 桐乡市| 页游| 瑞丽市| 会同县| 迁西县| 沙雅县| 普宁市| 舟曲县| 齐齐哈尔市| 洮南市| 双鸭山市| 晋中市| 宁海县| 仁寿县| 武平县| 聂拉木县| 中超| 周宁县| 安康市| 玉屏| 新建县| 天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