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三個收藏破百,來點人支持下。)
方寸山后,有一澗清泉。
從菩提寺西行約二百步,便望見一叢翠竹,有水聲隱然入耳。
清風最喜這等清幽雋永的聲音,雖然挑著幾乎與他齊高的木桶,仍是不由得心生喜悅。
悟能和尚提了柴刀,走在前頭,忽然伐了兩根勁竹,切十字深叉握在手里。
清風對悟能和尚的行為很是好奇,不曉得他要干什么。
拐了一個小彎,便見到一小泓清泉。泉下便是一處小池,蓄得滿池的清潤。
池水清洌,底下全是細碎的石子,透過水流看去,倒像是玉石珠寶,圓潤可愛。
岸側,俱是青樹翠蔓,參差不齊,隨風飄拂,一片幽然。
水清之下,人影倒映其中,卻像是在天空中浮蕩。
等望見池中有數十頭小魚游走,清風才明白過來悟能和尚伐竹的目的。本以為僧人該忌殺生,只是悟能和尚顯然沒有半點這個顧忌。
池中魚,也像是久經修持,居然有所感悟。
暖光照來時,魚群俱都憩在明處,怡然不動。等悟能和尚靠近半寸,卻倏然四散,瞬間沒入池底石中。
清風看著這些魚,還真希望悟能和尚不要捉到它們。
悟能和尚卻是食指大動,口水都泛出了嘴角,眼睛直勾勾地看著池中魚,小聲說道:“小……清風啊,你莫小看這池里的魚。它們可比人還精咧。”
“那師兄你還去捉他們。”清風有些不忍地說道。
悟能和尚提著兩根尖長的竹竿,笑著說道:“你懂什么。這魚乃是久受靈池熏陶,若不吃了,來日也會化為妖物。”
“啊?”清風驚愕地看著悟能和尚,雖然想知道這話是真是假。
悟能和尚笑道:“這有什么驚訝的。世間萬間,皆有靈性。久受熏陶,化作妖物又能有什么稀奇的。只不過,化妖對他們而言,也未必是個好事。”
“那也不是師兄吃他們的理由啊。”清風眨著眼睛,看向悟能和尚。
悟能和尚哈哈大笑,說道:“我吃他們只有一個理由。”
“什么理由?”清風也正好奇,究竟是會理由能讓悟能和尚棄佛門戒律于不顧。
“因為它們好吃。”悟能和尚的答案顯然不如清風所猜測的那樣,但是卻無懈可擊。
人們追求美食,可不就是因為它們好吃么。
對于一個吃貨來說,什么上天有好生之德、什么出家人慈悲為懷,都敵不過好吃好二字。
縱有千萬個,讓魚兒們活著的理由,但是想要吃它,只需要它好吃,這就夠了。
清風也沒有什么理由阻止一個吃貨去追尋美食,只是祈求悟能師兄能夠適可而止,別把魚兒們都給殺了。
“師兄,不先打好水嗎?”清風想用別的話題轉移悟能和尚的注意力,便開口問道。
悟能和尚目光緊盯著池中魚,隨口說道:“泉中水,每兩個時辰換一次。如今水已濁,我們須再等一等。”
清風哦了一聲,便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這時候,池中的魚自以為沒有了危險,便紛紛探出頭來。
悟能和尚驀然間眼中精光爆射,手里的兩個竹竿便猛然間擲了出去。
迅如疾箭,扎進了清波之中。
清風心里一緊,慌忙看向池中,擔心真個有魚兒被刺中。
悟能和尚只看了一眼,便哈哈大笑起來。涉入水池,上前挑起竹竿,果見竿上叉中了兩尾小魚。
令清風倍感驚訝的,有一尾居然是金色的鯉魚,另一尾雖然色澤平常,但也頗為可愛。
“師兄,一定要吃他們嗎?”清風心有不忍地問道。
悟能和尚看了看竿上的兩尾魚,遞到清風身前,笑著說道:“若你要你放生一尾,你選哪一樣?”
清風看了看兩竿上叉著的兩尾魚,都在搖尾掙扎著。
其中那尾金鯉居然轉動著眼珠,向小道士遞送著求饒的神情。
清風想了想,指著那尾金鯉,說道:“看這魚好像通靈的樣子,放了它吧。”
悟能和尚將兩尾魚從竹竿上取下,俱都捏在手里,甩了甩,“通靈?呵呵,其實這種金鯉最是奸狡。仗著身有異彩,時常欺凌別的魚類,搶食爭窩之事沒少干。”
清風顯然覺得悟能和尚在胡說八道:“真的假的?書上都不是這么說的。”
悟能和尚呵呵一笑,說道:“你個小道士定是叫那些書給誆了。書里是不是常講某某書生買得一尾金鯉,不忍食之,于是放生。不久之后,便有一美貌女子自稱是龍女,來報書生之恩德?”
清風尷尬地點了點頭,他看到的確實多半是此類的故事。
悟能和尚搖了搖頭,將那尾金鯉扔回水中,說道:“這一尾金鯉想在化龍,少不得要妨害數十尾普通魚類之性命。你看似在放生,其實是在殺生。”
“啊?”清風大吃一驚,便道:“那師兄還放它走。”
悟能和尚笑道:“是你放生他的,可不是我。”
清風皺著眉頭說道:“可我那是不知這金鯉的習性啊。”
悟能和尚滿臉無所謂的表情,說道:“那與我何干呢。放生的事情,反正是你做的。我可不會認帳。無論功德也罷,有損修行也罷,因果都是你的。”
清風只得搖頭嘆氣,這個二師兄,真是夠憊懶的。
悟能和尚捉了那尾魚,徑直撿了塊尖利的石片,把鱗片刮凈,在水里清洗過后,便用柴刀把魚肉片出來。又削了幾根竹簽,把魚肉片串起來,就這樣生吃。
悟能和尚遞給清風兩片,說道:“來吃點。”
清風見是生的,不敢吃。
悟能和尚大搖其頭,說道:“小道干真不會吃。此中靈水養的魚,生吃才別有滋味。”
清風厭棄這腥味,死活不從。
悟能和尚倒也樂得獨吞。
等悟能和尚安安靜靜享受完生魚片之后,池中的水也換了一回。
清風便在悟能和尚的指點下,打了兩桶水。
清風挑著兩桶水,問道:“師兄,那我先挑水回去嘍?”
悟能和尚白他一眼,喝道:“你說的什么話。還沒砍柴呢,回去干什么。”
清風看了看挑著的兩桶水,說道:“那這兩桶水怎么辦?”
悟能和尚邁步過了水池,向山上走去,頭也不回地說道:“挑著上來。”
清風看著上山的坡度,頓時暗暗叫苦,這水要是挑山上去,他不得去半條命。再說了,挑水上山,這叫什么事?
只是師兄的話,顯然是不能違背的。清風猶豫了一下,最后還是咬牙挑著水上山了。
水池向西,有幾塊石墩浮出水面半尺。
這幾塊石墩,并非一字排開,而是以北斗七星的樣式,曲折彎繞。
小道士挑著兩桶水,先得過石墩,然后才能上山。
石墩之間的空隔有些大,小道士身量又小,一步居然沒辦法邁過去。
須得跳上一跳,才能過去。
只是肩上挑著兩桶水,又怎么得跳得起來?
苦惱半天,清風還是茫無頭緒,若是跳得狠了,說不定就是桶翻人到的局面了。
遠處,悟能和尚的身影已經漸漸消失在竹林里了,呼叫也聽不見了。
清風最后想了想,索性就下了水池,借著浮力,把兩桶水挑過了河,只是他的衣衫卻是濕透大半。
林中,有條小道,青石鋪就,顯得清幽寂靜。
剛趟過水池的小道士,走入其間,忽然覺得寒氣透骨,渾身冷不丁打了個哆嗦。
此地不宜久留。清風頓時醒過神來,挑起水桶,一路小跑,快速地穿過了這片竹林。
竹林過后,便是一片樹林,遠遠地能看到悟能和尚的身影了。
清風臉上一喜,頓時挑著水桶走了過去。
悟能和尚正提著柴刀,拄在一棵被伐至齊桶的老樹上,見到小道士,便笑道:“清風啊,你這是剛洗了個澡?”
清風不好意思地答道:“方才池里的石墩隔得有些遠,我走不過去,就從池里過來了。”
悟能和尚哈哈大笑,朝清風豎了一個大拇指。
“好了,今天帶你來砍柴,不須多,只要一捆就足夠了。”悟能和尚沖清風說道。
清風打量了一下四周,發現樹木雖多,但成材的好像沒有幾楂,想要砍出一捆柴來,估計也有些困難。
“別東張西望。”悟能和尚探手撈回小道士的視線,用柴刀點了點老樹樁,說道:“我說的是它。”
清風一愣,問道:“什么意思?”
悟能和尚解釋道:“柴都在它身上。”
清風看著這齊腳跟的樹樁,愣了半天,說道:“你開什么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