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到,大家快點收藏、投票吧!
----------------------------
面對亂如麻的狀況,張三閉上眼睛,長長在嘆了口氣。可待他再睜眼時,他的眼底已是一片清明。他低頭看了眼丁秀,用單手將她扶起。
丁秀心里生出許多的不安,雖說來安城時日不多,可同張三等人住在一處,她過得很是愉快。每日雖說忙碌,卻也衣食無憂,亦不會受繼母和弟妹的欺負……
她希望這種日子一直繼續(xù)下去,還可讓她就近照顧家人……
不過看張三哥的神色,卻似乎有大事要發(fā)生。“張三哥……”
“秀兒,想當被丁勇將你托予我照顧,希望你我早日成親,你也算是我未過門的娘子。今日我只問你一件事……王氏母子的所作所為實在令人不恥,莫說嫂嫂和清兒,就是我和三弟也萬不能繼續(xù)收留他。若你答應,咱們即刻成親,王氏母子……我會送他們些銀兩,安排他們回丁家村……”張三不想再拖累嫂嫂和清兒,只有快刀斬亂麻。
丁秀一怔,盯著張三堅定的眼神,心里亂作一團。若同張三成親,從此她便可過上太平舒心日子,可是……要她拋棄弟妹……她……
丁秀神情糾結,蔡嫂平素與她走得近著,知道她心腸軟,怕她一時糊涂、犯傻,心急得開口勸道:“秀兒,可不能犯傻。張三兄弟可是個好男人,你若嫁給他,這輩子都不愁了。可不能為了些不相干的人毀了自己的一輩子!”
清兒則神情漠然得看著丁秀左右為難的樣子,心中暗自腹誹。就丁秀軟懦的性子,縱然同張三成親,將來依舊會麻煩不斷。不是她心腸狠,只是她素來相信,可憐人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為了所謂的仁義孝道,放棄自己,終將有一日會后悔。
李氏猶豫著是否要開口,卻被清兒暗暗的拉了拉手臂,最后還是沒有講話。
摟著重傷的兒子,王氏聽到張三的話,心中焦急,可又敢再出聲阻攔。思量片刻,她眼睛一錯,計上心來。“秀兒啊——不用擔心我們母仨兒個,只要你嫁得好,過得舒心,我也算對得起你爹和勇兒的托付了。你就心早和張三爺成親,明兒個天一亮,我們就回丁家村……縱然是延街乞討,也絕不拖累你……咳咳……”
倒底還是王氏了解丁秀的脾氣,幾句講完,丁秀已經(jīng)哭得跟個淚人兒似的。
“母親這是說到哪里去了……秀兒怎能丟下弟妹,獨自去享福……”丁秀又哭著回身,跪到李氏和清兒身前。“求夫人、小姐大人大量,原諒丁剛一回。求求夫人、小姐、醒醒好!不要趕我們走!我們在安城再沒有親朋故舊,只能游落街頭……夫人、小姐……”
“丁姑娘快快起來!這如何使得……”李氏彎腰去扶,清兒卻面目表情的看著丁秀,眼神銳利得讓她怯怯得低下頭。
“天氣不早了,嫂嫂和清兒還是回房歇息去吧。這里的事情由我同二哥處置!”秀才來到李氏身邊,勸她們回去休息,最后連蔡嫂一家都被他勸到別處休息,隨手將房門關上。
看著關上的房門,李氏同蔡嫂都輕嘆著搖了搖頭,最后才散了,各自回房休息。
清兒扶李氏回到臥房,李氏才把方才忍下的話說出來。“方才娘想勸丁姑娘,清兒為何要攔住為娘?”
“娘,秀姐姐是走是留,都得由她自己決定。她素來性子綿軟,縱然現(xiàn)在她聽了旁人的話留下來,同二叔成親。可她心里必時時掛念王氏,滿心內(nèi)疚。時間久了,保不齊她會將內(nèi)心的愧疚移到娘身上,變成怨恨!”
李氏一怔,再回想丁秀的脾氣,嘴唇合翕良久,才嘆著氣點了點頭。“還真是如此!”
“這幫人不僅要明白得幫,還得幫明白人!”清兒向來不喜丁秀綿軟自哀的性格,“女兒倒覺得秀姐姐真與二叔成親,也未必幸福。二叔心腸好,卻不善言詞,再找秀姐姐這種軟棉綿的悶葫蘆,日子如何過得和睦。清兒倒覺得二叔,應該找一個性情爽直、利落、愛說愛笑的女子才合適!”
“說到旁人,倒是一套套得!莫不是想成為一個媒婆?”李氏心里覺得有道理,嘴上卻忍不住拿她打趣。“那清兒倒給娘說一說,清兒該找個什么的夫婿合適?”
“娘……”清兒紅著臉依在李氏懷里撒嬌,“說到二叔,娘偏要拿女兒說笑。”
“呵呵……娘不說了!”李氏微笑著摟住女兒,不過想到廂里的事兒,她又不住嘆氣。“但愿丁姑娘別為了那些混人,搭上自己的一輩子……”
縱然丁秀同張三成為了親,李氏還是希望她能有個好歸宿,不然就只有苦日子等著她了……
回到房中的蔡嫂同樣安睡不下,思前想后,縱然對丁剛賴蛤蟆想吃天鵝肉不恥,卻也開始擔心起大兒子鐵柱。
想到鐵柱揍人的原由,蔡嫂就一陣陣心煩。明知兒子出手有理,可想到方才鐵柱為維護小姐,死活不肯講出其中內(nèi)因,她底就會生出不安。莫不是鐵柱也對……
“唉……”嘆息聲從蔡嫂口中逸出,她不是嫌清兒小姐不好,若論各個方面,都是鐵柱配不上小姐。縱是蔡家祖墳冒青煙,她家鐵柱也未必能攀上清兒小姐。可是清兒小姐年紀輕輕就是新寡……若真同鐵柱成了一對,她心里總替兒子不值……
大把的黃花閨女不找,偏偏看上……
蔡嫂是從心里一百個不愿意,她也看清了,若鐵柱真同清兒小姐成親,鐵柱必會事事依著清兒,做娘的哪個愿意自己兒子低老婆一頭?
看來是該給鐵柱定一門親事了,不能再拖下去了……
蔡嫂帶著滿腹的心事沉沉睡去,可另一邊廂房里的燈卻亮了很久,直到近天明時,張三和秀才才滿臉疲憊、失望得從房間里走出來。看著東方漸明的天色,兩人相視,苦苦一笑,他們還是終將有負好兄弟的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