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時候她已把李府的每一個人都當成家人了。再怎樣為難于她,卻拋不開骨肉親情。清園,那一個方寸之地,她是自由的,無拘無束的……
李昔輕輕嘆息著,關上了窗子。
然而她卻沒發現,屋頂上凝視著半晌的黑影隨著她關窗的動作亦悄悄飛身離去。
*****
李昔回府很是風光。
御林軍護送,太子承乾同車而行。
長安城的百姓自是不說,單說這李府門前就象是在操辦喜事一般,門庭若市。
李府親眷著盛裝相迎,老夫人更是身著誥命袍服由著夫人攙扶候在門前。
這迎的當然不是她,而是太子的鸞駕。
李承乾下了馬車,眾人已是跪地拜倒,齊聲高呼:“太子千歲千千歲!”
李承乾卻是不理,轉身將李昔扶下馬車,才緩緩道:“免禮平身!”
語氣中有種說不出的冷漠,不顧李道宗的挽留,坐上馬車打道回他的東宮去了。
望著太子浩浩蕩蕩的鸞駕漸漸遠去,眾人才醒神發現李昔的存在。
“喲,這位就是昔兒啊,都長這么大了。真是年少英才啊,小小年紀便是皇上欽點進的國子監……”七大姑熱情地拉起她的手。
八大姨諂媚道:“誰說不是呢。放眼長安城,哪個宗室家的孩子能得皇上如此厚愛吶。奉詣進宮不說,太子殿下更是親送回府。單單這份榮耀,就是無人能比的……”
……
也不知道打哪冒出來這么多的親戚,一時間李昔被一大群三姑六婆地圍在中央,拍拍頭,摸摸臉,就象打量一個新時興的寵物一般“愛不釋手”。
老夫人正被幾名宗婦圍在中間噓寒問暖,可目光卻是時不時地望向李昔那邊。見到李昔疲于應付,便笑道:“各位,已是正午還請到府上吃杯水酒再走不遲!承范啊,快請客人進來!昔兒,你過來扶我進去!”
李昔一邊道歉,一邊借機穿過人群,來到老夫人身邊,扶她進府。
走過來她才發現,夫人的背后跟著一臉不郁的李雪嫣。沒事兒還是少惹她!李昔只假裝沒有看到她,無法想象,若是李雪嫣知道中秋之夜魏王之約將會被氣成什么樣子。
李府內院。
老夫人接過茶,望著李昔的眼神充滿慈愛,“你父親說,皇上喜歡你的字才宣你進宮的……萬不可因為這次進宮,就起了傲性,字還是要常常練習方能下筆有神。”
看來,李道宗并沒有對老夫人說實情。
“是,祖母的話昔兒記下了。”李昔點頭。
老夫人見夫人立在一邊,道:“今天府上客多,你過去忙吧。”
夫人目光微轉,笑道:“那我就先過去了。”然后又低聲囑咐李雪嫣,“今天就不要出門了。”
李雪嫣有些神不守舍地點了點頭。
夫人這才笑著由丫鬃婆子簇擁著出了門。
“昔兒,往后你的一言一行可都要謹慎著些了。這次之后,不知有多少人瞧著我們李府。尤其是你姐姐,過了年就要嫁人了。別讓你姐姐過了門抬不起頭來。”老夫人啜了一口茶,緩緩說道。
李昔不由汗顏,沒想到自己的榮辱還關系到李雪嫣的未來。
她立刻朝沒有做聲的李雪嫣望去——最近她古古怪怪地,說不上來哪里有些不對勁。
李昔低聲道:“祖母放心。昔兒心中有數。”
老夫人聽了就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那就好!你也累了,回去歇著去吧。以后晚飯到我這兒來一起吃。”
李雪嫣臉色一變,目光頓時凌厲起來。
李昔卻笑著起身:“昔兒多謝祖母!”
*****
李昔回清園,先是應付了那幾個唧唧喳喳欣喜若狂的丫頭,接著換了套衣服去了梅院。
自是李道宗的那套說辭。
英娘聽著這才長長地吁出一口氣,撫著胸口靠在榻上,臉色有些發白。
“娘,你怎么了?”李昔的手覆上她的額頭,并不發燒。
英娘虛弱地笑笑:“沒什么,最近總是感得心口悶悶地。躺會兒就好了。”
“怎么沒找個郎中看看。”李昔眼下只有她這一個至親的人了,心中著慌,古時醫療技術落后,可千萬別生什么病。
“奴婢早就要去請了,可姨娘不讓。”平兒倒了一杯清水,遞給英娘。
英娘接過,淡笑道:“躺躺就好了,請什么郎中。”
李昔沉吟道:“娘,再過幾日便是中秋。魏王殿下邀我去曲江賞月。到時,我請他幫著請御醫過府來給你看病。”
英娘的眼中隱隱有了水光,含笑道:“好孩子,娘這病真不算什么。歇息幾日便好了。怎好麻煩魏王殿下。萬不可這么做,只怕到時又要惹人閑話,笑話娘嬌貴。”
李昔也不與她爭辯,轉了話題:“聽說曲江是皇家園林,風景極美。娘要是能一起去賞月該多好啊!”
英娘笑著搖頭:“曲江哪里是誰都能去的。此番前去,莫要闖禍。平安回來!”
李昔點頭。只要不踩到她的底線,她自是會安安份份地去賞月。
房外傳來清平的稟報:“大少爺,老爺請您到書房一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