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那塊玉丟了對吧,它想離開了。并不是已經認主了,玉石認主,只會呆在主人身邊,誰動多了,就會炸。”一顆玉珠說。
“但是,它呆在外甥女身邊二十年,弄了三盆酢漿草盆栽,三段悲催大戀,外甥女都快死了啊。”一顆珍珠說。
“我真的鄙視那塊玉。這種情況就是……”一顆玉珠說。
“它沒有主人!”一眾玉珠一起說。
“那塊玉,肯定不是有主人,一定不是買回來的。我說的對不對?”一顆玉珠說。
“就是這樣,舅舅送的。”珍珠說。
“買回來的都是直接認主的。送的就是它呆在這里看看,好了留下,不好了就離開。”一顆玉珠說。
“但是有種情況是,一個人有一串海藍寶然后送給妹妹了,買回來的。”一顆珍珠說。
“你好小哦,親人,海藍寶的任務就是保護妹妹,所以,它去保護妹妹去了。至于認主……”一顆玉珠說。
“這種就像家傳古玉似的,它會一直守護妹妹的。它第一任主人是買回來的那個人,第二任主人才是妹妹,但前提是,它必須呆在第一任主人的親人身邊。至于那塊坑外甥女的玉,它想離開了,沒有看對眼,所以弄了一筆錢財給舅舅,至于酢漿草盆栽……那只是一個考驗,我們動手,不會只弄一個酢漿草盆栽。”一顆玉珠說。
“是寶石界規定的,石頭認主只會呆在主人身邊?”一顆珍珠說。
“就是這樣,只許呆在主人身邊。”一顆玉珠說。
“故事里出現了一個人說自己的玉被摸了,人家好好的,他倒霉催的啊。”一顆珍珠說。
“那塊玉要認主,在考驗主人,它沒有離開就是不要人家作為主人。”一顆玉珠說。
“但是經常有別人送的玉,然后接玉的人玩完,說不要收別人的玉,它為什么要留在不是主人的人身邊呢?”一顆珍珠說。
“你太小了,”一顆玉珠說,“它的主人一定死了。懂了吧?至于玩完的那個人,陌生人送的還不趕緊扔掉。親人的話不會坑他!”
“有一只戒指,炸了一半在路上被一個小女孩撿回來,小女孩要丟掉它,然后又找回來了,這種情況呢,不是只會呆在一位主人身邊嗎?”一顆珍珠說。
“二鍋頭,二婚,第二位主人,就是這樣,原主人不需要它了,或者,它根本看原主人不順眼……”一顆玉珠說。
“還有二鍋頭?”一顆珍珠說。
“當然有二鍋頭,不過只有第一任主人,才會得到玉碎的情況,第二任主人,不會離開主人就碎的,第一任主人,會離開主人身邊就碎的。”一顆玉珠說。
“原來如此。但是會不會,它準備跑到別人身邊去,還沒有跑去呢?”一顆珍珠說。
“那就不會,再被原主人戴了,戴著被摸,都不是認別人為主。”一顆玉珠說。
“有什么證據,口說無憑。”一顆珍珠說。
“好慘的玉。”一顆玉珠說。
“對,主人不相信它。”一顆玉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