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敲鑼打鼓地鳴謝道小魚同學寫的‘悶騷抒情型’評論!
其次,讓我們擦亮眼睛靜候道小魚同學的第二次‘悶騷’以及隨后的若干次‘抒情’吧!
——————————————————————————————————————
——————————————————————————————————————
故事的開篇,有著神秘(血焰符),有著凄婉(王妃的愛情),還有著血腥(高臺上的刺殺),也許這就注定了這個故事的定位:一個讓人讀來有些惆悵,又有些惋惜,甚至有些心疼的悲劇。
悲劇并非不好,相反,悲情的人生總比浮云淡月的人生來得更深刻一些,我相信歌大應該也在試圖表達一些什么,也許是一種大丈夫情結,也許是一種夢想,也或許是一種豪邁的人生理念——即,大丈夫有所為而有所不為,百姓安居樂業的前提,必須是有尊嚴的活著。失去尊嚴的人生,在別人的睥睨輕蔑的眼光之下茍且偷生,那么不存在也罷。
人生總還有些東西,是值得我們(或者說主角們吧)去赴湯蹈火死而后已的,一是理想,二是責任。說實話,從一開始的時候,我并不太喜歡殷復缺這個人,具體原因說不上來,一種感覺罷!但是當我開始讀到第二卷的時候,便漸漸有些心疼起他內心的疲憊、對殷無極的愧疚,還有對肖亦默的情感上的矛盾(反正我覺得他心里在矛盾),這許多種情緒就像層層壓在他身上的石頭,讓人初看了陰郁,再看時心里已是有些微疼。
文中的肖亦默,很有些傳統武俠小說里英雄身邊的綠葉一樣的人物,有了她并不會搶去男主的風頭,沒了她仿佛又缺了點什么。但是若只論這一個人物而不論其他的話,她有著自己的主見,對事物的分析也很有條理,有點小個性,大體上算中規中矩、毫不會得罪人的人物(這里說的不得罪人,與張愛玲文中評價某女子五官“長得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人似的”義同),但是,這樣的女子似乎并不適合與內心復雜的殷復缺在一起,直接點說,個人覺得殷肖二人的感情發展得太生硬。
目前來講,對于此文中我最期待的人物,其實并不是殷復缺也不是宮唯逸,而是那個在高臺上巧妙地躲過了刺客的宮唯信,總覺得此人大有挖掘價值,希望歌大慎待之。
在一樁樁陰謀暗殺之下,文中字里行間還有意無意地透出些讓人心酸的詩意,前一秒還在殺人舔血,下一秒卻又是風花雪月,也許在純爺們的愛情世界里,就是將血與愛混合在了一起,我不分你,你也不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