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慶一行人在柴家莊住了兩日,除了見識了一番前朝皇裔的大排場外,更令西門慶嘆為觀止的則是盧俊義的武藝。
在后世的那部《水滸傳》中,這位河北“玉麒麟”號稱槍棒天下無雙。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那文章風格因喜好不同,每一人的評價自是不同,想要選出個第一,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而在武藝方面,卻是勝負之爭,總能分出個高低上下來,所謂第二亦是輸家,自然是毫無意義。因此凡是武技高絕之人,莫不有些傲氣,若是對上,不分個輸贏只怕不會收手。
這時節,北方習武之風遠勝南方,特別是甘陜、河北以及山東三地,更是武風盛行。甘陜之地,西夏北宋百年之爭,不但鍛煉了一支善戰的西軍,也同樣誕生了一批武藝高超的軍中高手,魯智深、韓世忠莫不是西軍中走出來的。
至于河北,因與北遼接壤,遼國軍中本有打草谷之風,雖然近百年來兩國維持了大致的和平狀態,可邊境上卻始終是小沖突不斷。為了抵御遼人的打草谷軍,位于邊境上的農人自組民兵,以同其相抗衡。想那后來朝廷招募的所謂“敢戰士”,大都是如此,后世大名鼎鼎,殺得金人狼奔豕突的岳飛,最早即是應募的“敢戰士”。論戰力,這些邊境民兵可比現今糜爛不堪的各地駐泊禁軍強悍許多,更不用說那些廂軍。
如果說甘陜同河北兩地武風盛行是因為邊境之故,那么山東一地,古來及是四戰之地。北接河朔,西連中原,南下則是江浙膏腴之地,歷代多有定鼎天下之戰發生在此地。因此山東自古民風彪悍,人皆好武,《水滸傳》中的一百單八將,山東一地幾乎占了大半。
來自后世的西門慶自從見識了卞祥同馬氏兄弟的武藝后,總以為這位盧員外縱然名聲響亮,想來武藝上至多比卞祥稍強一些,絕沒某位小說家言的那般恐怖。卻不想住進柴家莊的第二日清晨,在那柴府演武校場上,卞祥同那盧俊義還真就在馬上戰了一場。
整整兩百個回合,其間兩人的坐騎都換了一匹,明面上雖是平手之局,可卞祥下馬之時,渾身汗如雨漿,雙臂因為使力太過而微微發顫,顯然已經到了極限。反觀盧俊義,卻僅是鬢角微微有些汗漬,一派氣定神閑,根本就不像剛同人大戰兩百回合的模樣。
若說盧俊義勝過卞祥,西門慶倒也不覺奇怪,可兩人這般模樣,卻是讓其頗感奇怪。這卞祥可是天生神力,同這般人物交手,絕不輕省,難道這盧員外的力量還要強過那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
西門慶的這個疑問一直到了晚間,才從馬勥口中獲知答案。原來這盧俊義同那林沖乃是師兄弟,都是武學大家周侗的弟子。那周侗總結前人經驗,自創了一套河朔大槍,用的乃是丈二長的白臘子槍桿,慣于借力打力,其槍法刁鉆怪異,常于不可能之處現殺機,攻防一體,可以說是一套內家槍術。
這等槍術,若是萬軍之中,更能發揮其所長,處處借力,順勢而為,槍速愈發快捷,令人防不勝防。只不過此槍術對于天賦要求甚高,那周侗也曾擔任過禁軍教頭,將此槍法傳下,可能登堂入室者,卻僅有盧俊義一人,即便是那豹子頭林沖,現如今也僅是初窺門徑。
在那《水滸傳》中,林沖同人交手,除了那等武藝不達一流之人,其余呼延灼、關勝等,大抵都是平局,其原因就在于此。沒有真正融會貫通此術,使得林教頭的槍術殺法不夠凌厲,防有余而攻不足。
毫無疑問,這等槍術,對付卞祥這般勢大力沉的猛將,可謂克星,即便是一力降十會,卻也架不住對手四兩撥千斤,更何況那盧俊義手中可不止“四兩”之力。
這一場比斗,對于卞祥武藝的磨練大有益處,他自出師以來,幾乎從未真正與人出手過,缺乏經驗是其一大弱點。近些日子也幸好有馬氏兄弟經常切磋,方才習得一些竅門。這次同盧俊義的交手,更使其看到了另一番天地,假以時日,將這場比試的要義吃透,相信卞祥在武藝上將會更加精進。
至于馬勥馬勁兄弟倆,先有卞祥,后有盧俊義,也知道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加上兩人本身資質不俗,真能沉下心來磨練自家武技,對于日后對陣沙場,自然也有一番好處。
可以說,這次柴家莊之行,除了時遷外,其余幾人都有收獲,即便是我們的西門大官人,也收了一對嬌俏可人的姊妹花,亦是不虛此行。
自滄州返程,一路無事,不過十余日,一行人就再度回返陽谷縣。在家中不過呆了三兩日,這西門慶竟又再度出門,這回卻是未帶女眷,僅有時遷和馬氏兄弟隨行,一路南下,徑往水泊梁山道上而去。
西門慶不在陽谷的這大半個月,因晁蓋等人催的急,已有兩趟糧草運上了山,前后相加足有兩三萬石之數。
這次西門慶親自上山,倒不是為了對賬,那等事也用不著他本人出馬,而是因那白鹽走私,西門慶倒是醒過一件事來。
想來這梁山水泊足有八百里,更有支脈四通八達,沿水路能夠溝通周圍七八處州郡。這等便利條件若能利用起來,不論是燕地來的私鹽,還是其他商品,都能通過這些大小水道,以最快的速度行銷各郡。
更為難得的是,這水泊中一面是水道曲折難尋,不是慣常在此的,難能清楚其中水文;另一面則是因為此處本就是積年賊窩,有梁山一伙的“威名”在外,可以避免許多官府糾纏,其間省卻的錢財就是一個極大的數字。
想想后世極為發達的物流快遞行業,眼前可不就是一個好機會!
梁山快遞!
當一行人見著水泊邊朱貴的那間野店時,西門慶腦海里卻是冒出這么一個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