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憶江南煙雨”的打賞!)
公孫勝隨曹正上了二龍山,只見此山一條山道直通頂峰,狹窄處僅有一肩寬度,由下往上,共有三道關隘,比之梁山的三關卻要險峻許多,盡皆設在易守難攻之處,山上但有四五百精卒,足以抵擋數千官軍圍困。
難怪這青州地界原先的三大寨,如今也只剩下這二龍山還盤踞著綠林豪杰,此等地勢,的確難得。若論水域寬廣,溝網縱橫,八百里水泊梁山堪稱絕地,可論山勢之奇詭險峻,這二龍山卻是遠勝梁山島。
窮山惡水出刁民,這還真就是古有遺訓。
兩人一路說笑著上了二龍山,寶珠寺的大殿外,得了消息的楊志卻是提著長刀候在此處,見著公孫勝上來,面上卻無半分歡喜之色,眼中更帶著幾分怒意。
楊志此人出身將門,先祖楊無敵本是北漢雄將,太原城破后,為宋太宗所重,拜為右領軍衛大將軍,其后天波府滿門忠烈,子孫楊延昭、楊文廣俱是軍中名將,為大宋守土拓邊,屢立功勛。只不過大宋重文抑武,軍中將門雖得享富貴,在朝政上卻不得沾染半分,最終養了一班只知吃喝玩樂的紈绔子孫,縱有一二杰出者,亦很難出頭。
有這般顯赫身世,雖說其人不是楊門嫡脈,不過自有幾分傲氣,一身武藝本就不凡,一心只想恢復先祖榮光,奈何幾經蹉跎,卻落得如今下場。
“小道當日黃泥崗上多有得罪,還望楊寨主多多見諒!”
一見楊志這般模樣,公孫勝心下自是明白,去歲黃泥崗上自家一伙七人,連同那“白日鼠”白勝,劫了大名府梁世杰的生辰綱,卻是斷了楊志仕途,兩邊著實恩怨不小。
“今日我亦不欺你,你我二人單打獨斗,若你能勝得我,自有酒肉招待,若勝不得楊某手中刀,卻需借你首級一用!”
楊志平生最恨者,一則是東京汴梁的高俅,阻了自家前程,最終害的自己誤殺潑皮牛二,發配大名府。其二就是黃泥崗上劫奪了生辰綱的晁蓋一伙,使蒙汗藥謀算自家,硬生生將自己這楊門將種逼成了落草為寇的強梁。
今日見著公孫勝,哪還忍得,恨不能將其立斬刀下,稍泄心頭之恨。
“這,這……”
面對怒火燎天的“青面獸”,公孫勝卻是有些手足無措。今日他隨曹正上山,一來是曹正殷勤相待,二來這二龍山上的寨主是魯智深,乃是林沖的義兄。不看僧面看佛面,這楊志怎么也不應該來為難自己,可看眼前境況,卻是大大出乎自家的預料。
魯智深離山不過十余日,公孫勝哪里知道這二龍山已經換了天地,卻是渾渾噩噩的一頭撞將進來,才陷入這般險惡境地。
公孫勝雖說劍術不錯,可自家人知自家事,梁山之上,論武力,自家連“赤發鬼”劉唐亦多有不敵,更不用說能夠同梁山第一人林沖戰個平手的楊志,若真是上前交手,只怕不用二十合,自己就得成了他的刀下之鬼。
想當初謀算生辰綱時,晁蓋等人就是忌憚這“青面獸”的能耐,最終才使出蒙汗藥這等下三濫的招數,而今自家一個人,實無半分把握。
“大哥且慢動手!”
曹正今日也是太過興奮,一時倒忘了黃泥崗舊事,而今見自家寨主要報前仇,心里卻是暗暗叫苦,硬著頭皮上前一步,攔在兩人中間,將公孫勝死死護在身后。
“曹正,當日我落魄之時,虧得你用計,得了二龍山這寨子棲身,只是這廝當日壞我大事,與我有不共戴天之仇,今日你若是我兄弟,就別攔著!”
楊志這會兒是越說越氣,握著長刀的雙手青筋暴現,雙目直欲噴火,腳下一步步邁上前來,卻是打定主意要手刃“入云龍”公孫勝。
見楊志殺人之心堅若磐石,曹正額頭不由汗珠密布,左思右想間,腦子里卻是一片空白,哪里有半個主意。
“楊寨主請聽在下一言,若不如意,再動手不遲,我公孫勝既上得二龍山,是殺是放,還不是寨主一言可決!”
也就在楊志步步緊逼,曹正束手無策之際,那公孫勝卻是急中生智,原本臉上驚惶盡數退去,又恢復了先前那般世外高人的瀟灑模樣,揚著手中拂塵,將攔在自家身前的曹正撥開,一臉的篤定。
“有話快說,今日想要我放你下山,卻是癡心妄想!”
楊志此人心志堅韌,當初寧愿面刺金字,發配大名府,也不愿落草別做他途。可以說,這是一個性格驕傲之人,對于自家出身看得極重,似晁蓋公孫勝這等草莽之輩,根本不曾放在眼中。可恨自家前程被此輩人硬生生葬送,在他眼中,可說是極為羞恥之事。
想要雪恥,必要取了仇人性命方才罷休,除此之外,卻無半點余地。
“我等兄弟冒犯楊寨主虎威,害人前程,確是不該,今日小道有一條終南捷徑相贈,只不知楊寨主可愿一聞?”
公孫勝自下山后,走南闖北,慣常以測字算命為業,觀人自是極準的。楊志此人又不是心思陰鷙之輩,哪里瞞得過他的眼睛,知道這“青面獸”最為看重的不過是仕途二字,要想解了眼前災厄,也唯有在這上面做文章。
“哼!”
楊志只是一臉鄙夷的斜了一眼,眉目間盡是不屑,只是原本緊逼的腳下步伐卻是悄然而停,卻是露了他心中想法。
這公孫勝自家亦不過是一賊寇,楊志心中自然不信這等鬼話,奈何仕途二字委實看得過重,縱有萬分之一的希望,也絕不愿意輕易放棄。
見著楊志停下腳步,公孫勝心中大呼僥幸,原本砰砰亂跳的心口總算平復下來,臉上現出幾分誠懇道:“小可受人之托,數月間往來燕地東京,足有千里之遙,先后拜望了家師和京中各處道門前輩,得了一件極重要的寶貝,卻是要送去登州物流所西門相公處。”
“山東物流所正使?”
“西門相公求才若渴,手下頗多綠林能人,若得小道引見,不難讓楊寨主得償所愿,不知如此可能化解小道同寨主之間的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