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章第三人稱視角
夜晚的望鄉村,靜謐無聲。
村里的情況,周啟南大致是從原村長的女兒韓姑娘那里了解了。
村長是在戰爭中幸存了下來,可是村長的妻子卻在戰中罹難,而村長也在戰后僅僅三個月便去世。由于村子處于無人看管的地步,人們就讓村長的女兒韓姑娘在村長未被指定之前,臨時接替一下村長的工作。
村里有三大姓氏,分別是蔣姓、張姓與韓姓。村里本來有五百多人,歷經半年前的戰爭后竟然銳減到一百八十多人。
真是可怕的事情啊。
周啟南望著桌上韓姑娘傍晚時送來的村人名冊發呆,說是名冊,其實完全是韓家父女自己制作的一本看的比較清楚的冊子,不只如此,看完這本冊子還可以把村里人的關系都弄清楚。
雖然進入村子的時候已是夕陽高照,但周啟南性子急,還是想快點看看村里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所以連忙找來管事的韓姑娘問了大概情況,韓姑娘也不嫌麻煩,一一如實相告,還給了周知州名冊簿。
一陣冷風吹過令周啟南打了個寒顫,才把他從出神中喚醒。桌上放著名冊和一個已經僵硬的冷饅頭,他根本沒有胃口去吃,還是翻翻名冊吧。
名冊上只有名字,那些死去的人和現在活著的人,他們的名字在他的腦海中不停地翻滾。
——心里越想越冷。
這地方,雖然目前沒有看出什么異常,但確實覺得不太對勁。
已是大半夜,外面本來很安靜,卻突然傳來了輕微的“吭吭”聲,難道有人這么晚了沒睡,還在折騰什么?
類似有人在砍樹木和挖土坑的樣子。
——詭異的村子啊!
周啟南在心里默念。
算了,不去管他了,還是把眼前的名冊看完打緊。
早點把事情做完,早點呈報朝廷。
——也好早點離開這里。
韓見村長(已身故)
張秀鳳村長之妻(死于戰爭)
韓柳兒村長與張秀鳳之女
這些他已經知道了,于是接著看下去。
王寶劍副村長(死于戰爭)
王寶瓶王寶劍之弟(死于戰爭)
洪氏王寶劍之妻育有一子一女姓名待詳
林氏王寶瓶之妻育有一子生于流匪之亂
王三兒寶劍寶瓶之妹十歲夭折
張秋村管事
范氏張秋之妻(已身故)
張全張秋與范氏之子在外謀生
韓素珍張秋后妻
張錦燕張秋與韓素珍之女
……
看的有些厭倦了,周啟南都忍不住要打瞌睡了,看情形,林氏的孩子還是個嬰兒吧,因為正是生于半年前的戰爭才對。今天進村后隨著韓姑娘到處看了一看,和村里的許多百姓已經打過照面了。當來到河邊與韓姑娘說事兒的時候,正好遇到兩個在那兒浣衣的女子,韓姑娘說那就是副村長的妻子與弟媳,看來是洪氏和林氏了。如今這家兩個男人都死了,孤兒寡母相依為命,日子一定過得很苦,不如明天去拜訪一下王家。
想著,他用毛筆在洪氏和林氏的下方各自輕輕劃了一道,留下了兩條黑色的墨痕。
用手指捏起額頭的肌膚以示清醒,但外面的“吭吭”聲卻似乎沒有想要停下來的意思,還夾雜了“茲茲”的聲音,好像除了挖坑,還有人開始在燒東西了。
——這么大半夜的干什么呢?
他嘆了口氣,再想想,為什么很小的孩子基本都沒有名字呢?有名字的女孩大多是出嫁了,有名字的男孩則大多是長大成年了。估計還是怕麻煩吧,等到年長些再行記錄?
他隨意地往下掃了一眼,終于看到了個小孩沒有出嫁也沒有長大,而且還是有名字記錄在案的了。
蔣大頭(死于戰爭)
馮氏嫁予蔣大頭生女蔣心心
看來還是和家庭有關吧,這家應該是很關心自家姑娘的,所以來向村長報備了。不如再看看這家還有些什么親戚關系。
蔣冬雪嫁予里鎮關姓人家夫婿早逝娘家暫住
原來還有個守寡的女兒呢,可憐吶!
下面還有一個家庭,不過與蔣家沒有太大關系了。
陳老七木匠(死于戰爭)
賈氏陳老七之妻
陳翠花陳老七之女嫁予外鄉于氏人家
陳旺福木匠陳老七之子(死于戰爭)
古氏陳旺福之妻育有一子
陳桂花陳老七之女(已身故)
陳蘭花……
紙張泛黃,字跡太黑,桌上的紙筆和饅頭都漸漸在眼中變成了黃色的星空。
我是太累了。
他心里這么想。
“咚”地一聲,巨大的顫音將靠在椅子上已快睡著的周啟南驚醒。
這都做了什么?
不行,還是出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