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到學校報到的第二天就寫信給我,信中字里行間對我充滿了感激之情,并特別感謝我的父母,說他臨走時還帶給他不少的干糧和一對兒枕巾。因為他填報的志愿是我建議的,他被一所建筑學院錄取,和我學的是一個專業,將來就在一個系統里工作。我寫信鼓勵他要好好完成學業,畢業后要干出點成績來,好好報答家鄉的父老。
王信又告訴我說,那個武鐵柱,就是鐵蛋兒,也進了中專,他也是受到王信的影響,復習了幾年,終于考上了中專,學的也是這個專業,我高興壞了,將來要是能到一起共事,又多了份鄉情。后來,武鐵柱比王信提前一年畢業,并和我在一個單位,武鐵柱肯吃苦又聰明,口吃的毛病也改掉了,不久便從一個小工長提拔到了項目副經理,而我倆卻很少在一起,因為總不在一個項目,工程地點又相差太遠。
王信又給英子寫信,字里行間充滿了對英子的期待,可幾封信都石沉大海,沒有回音。寒假回來時也沒見到英子。后來母親告訴他說,英子好像嫁人了,并又勸他說,即使不嫁人也別再和她聯系了,因為英子的父母放下話了,如果他家英子再找王信,就打折閨女的腿。
倔強的英子并沒有像劉丫那樣披頭散發地呆在家里唱樣板戲,更沒有嫁人,她有她的想法,既然父母反對自己的主張,那也不想馬上成親,自己的歲數越來越大了,雖然小伙子相不中她,可也不能找個大跑腿子來混日子,她要尋找機會準備出去自己謀生。
我畢業后,就被分配到了一家在C市里名氣比較大的AA筑路公司里。這家公司成立較早,抗美援朝期間,公司里有不少的老職工都跨江到過朝鮮,參加那里的公路援建工作,有的還得過獎章。該公司一直承擔著省內大型公路及橋梁隧道建設項目,但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方面的轉型和高速公路項目的上馬,公司與新興起的同行業相比,在人力資源方面的優勢已明顯不足,因此,新分配來的大、中專畢業生,深得公司領導方面的器重。
轉眼間,我已經工作二年多了,并也得到了小小的提拔,工作有了點成績,同事看著我整天自己洗著衣服收拾著屋子,提醒我說該找個對象成家了。
還好,大家看我踏實能干,給我介紹對象的人還挺多的,可我心里一直隱藏著自卑,一個農村孩子出來能有多大出息,上邊還沒人,說實在的,我還真不想找個花里胡哨的,如果能有個農村在這里工作的姑娘是最好不過了,哪怕是沒什么文憑也行。
然而,事情還不能如我所愿,學校畢業分配來的大中專學生頻受職工家屬妹子的青睞,她們仗著自己的長輩在單位里的勢力,還是城里戶口,找個科班出身的來舉家過日子,在人前也顯貴自豪,這在當時也是一種時尚,而一些外地分配來的學生,人生地不熟的也沒有多少選擇的余地,一是因為家境困難,憑著自己有個文憑,找個不要彩禮的媳婦何樂而不為呢?而最主要的是這工作性質,一年四季到處流動,真正城里的女孩子是不會給我們守活寡的。
經一位老師傅的再三勸說,我和一位干部家庭出身的姑娘認識了,不久便結了婚。
就在我女兒出生的那一天,王信又給我來信了,說他快要畢業了,向我咨詢他的去處,我急忙回信建議他說到我的公司里來,要他立即通過校方打通這個渠道。
“啊呀!聿津,我終于和你見面了!”王信來公司報到時就和我抱在一起,公司老板看著我倆喜相逢的樣子,笑道,“哈哈!老鄉見老鄉啊,公司又多個大才子,大喜!大喜!”
我倆只聊了一會兒,老板就吩咐王信準備行李下工地,而這一走就是兩年,等他再回來時,已經張羅著結婚了。
此時的王信變得穩重少語,這和兒時的球子相比,簡直判若兩人了,那時要不是他的鬼點子多,我和伙伴們哪能吃到那么多的香瓜。
婚后不久,王信和他的新娘專門請我到一家小酒館里坐一坐。見面時,新娘主動伸過手來自我介紹著,“你好,陳哥,我叫傅小麗,見到你真高興。”王信還特別糾正一下,“不,你應該叫他科長。”傅小麗又解釋說,都是老鄉,還在一個公司做事,叫哥親切。
我面對漂亮的新娘,不免對王信有些擔心,從她的眼神里看出,兩人的性格差距太大,那代表城鄉的行為特征就更明顯了。
后來,王信又單獨找我喝酒,他長嘆著報怨說自己的命不好,找個不稱心的妻子,他說自從女兒出生到現在,兩人基本沒多少房事了。我還是回老家時聽母親說王信和英子好過,可到了后來怎么沒什么進展?
我看出,他的妻子肯定不讓他省心,“哎,英子不是一直在等你嗎?”我問道。
“嗨!別提了,他家人不同意也不相信我會娶她,早就斷了信息,再處下去恐怕會出人命的。”
“怎么會這樣?”
“別提了,這也許就是命呀!”
……
轉眼幾年過去了,王信由于勤奮的工作和出色業務而大受領導的好評,他住上公司家屬區,住房問題總算解決了,并且和我還在一個小區里。
而就在這一年的春天,和家里鬧翻的英子,背著包裹踏上了去往外地的火車,火車上人滿為患,走親訪友的、出去打工的像一股股大潮在涌動著撞擊著。身心疲憊的英子放下布包坐在過道上,座位上的一名漂亮姑娘一直盯著英子,英子似睡非睡的,衣服被過往的行人踩的臟兮兮的,看出她太累了,也許還一天沒吃東西了。
“大姐,你坐一會兒吧。”漂亮姑娘起身讓道,她好像是坐累了。
英子看著她急忙道了謝便坐了上去。
“大姐,你這是去哪里呀?是找活兒的吧?”姑娘問道。
英子猶豫了一下,“我也不知道哪里有適合我干的活,就隨便走走。”
“那你想干點啥?”姑娘又問道。
“我,我也不知道,我是農村的,啥活兒都中,掙錢養活自己。”
姑娘的眼睛一亮,“啊呀,我媽那的活兒挺多的,她那里也正好缺人手。不過,那可不是城里。”
英子也來了精神,“哪都中,不是城里更好,我啥活兒都能干的,你媽她在啥地方?”
姑娘拿出了紙和筆把媽媽的地址寫好了遞給了英子,“照這上面的地址找她,就說我介紹你來的,錯不了的。”
英子抬頭看了看姑娘,“那,你叫啥名?”
“啊對了,我叫柳小。”
“那得先謝謝你了。”
“大姐,那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英子,啊,我的真名叫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