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弘晝小小年紀這么懂規矩,口齒這么伶俐,康熙又驚又喜。
要見弘晝只是康熙一時興起,先前想見弘晝是因為同病相憐,后來轉念一想,近年來朕的身體已大不如以前,就算是讓這個福大命大的孫兒來沖沖喜也好。這才迫不及待的傳弘晝進宮。
可是康熙沒想到,弘晝一來就給他這么個驚喜,難道朕一時心血來潮還發現了一快璞玉。恩,等會兒,朕要好好考較考較。
“好好好,乖孫兒,快起來,走近點,讓爺爺瞧瞧。”
弘晝聞言,感到這話怎么這么熟悉,看來小籮莉就是在她阿瑪這學的。弘晝心里想東想西,對康熙的吩咐卻并不怠慢,趕緊起了身,眼睛趁機四處瞧了瞧,發現他阿瑪果然在殿中,周圍還站著兩個和他阿瑪穿一樣服飾的人,想必應該就是他的那些叔伯吧。還有兩三個大臣模樣的人,其他就是在旁邊伺候的宮女太監。
弘晝上前幾步,趁這個機會也打量打量了一下這個高高在上的,他從未見過面的爺爺。
康熙白悉的臉上散落著幾個白麻子,雖然已經六十來歲卻并不顯老,依稀還能找到年輕時風liu倜儻的樣子。雖然比起小爺來還差點,但也還不錯了。
就在弘晝胡思亂想的時候,聽見康熙說:“唉,要是在尋常人家,說公公沒見過兒媳,兒媳沒見過公公,爺爺沒見過孫兒,孫兒沒見過爺爺簡直就是天大的笑話!可在咱們天家就是這樣,朕一天忙于國家大事,竟沒享到過天倫之樂,也不能不說是種悲哀啊!”說到這里,康熙想起這些兒子平時的種種不肖,心里就是一陣心煩意亂。
弘晝就在康熙身邊,眼里瞧的真切,看到康熙情緒低落馬上接到:“雷霆雨露,皆是皇恩。皇恩浩蕩,澤被萬物,這也是天倫。皇爺爺龍馭萬方,不在區區舔犢之情。”暗想,弘歷四哥對不住了,偶搶了你的臺詞哈。
康熙一聽,更是驚奇,剛才的煩惱被這稚嫩的童音驅散干干凈凈,不禁開懷大笑,“哈…………,好孫子,一丁點大的小人兒竟然說出來這么個大道理,不容易啊。可是,弘晝,爺爺雖然把皇恩雨露灑向四方,澤被了萬物,當了個好皇上,卻沒顧的上自己的骨肉,不是個好爺爺啊。”
在下面的雍郡王胤禛卻是聽出了皇上的弦外之音,是暗指他們這些兒子呢,看來老爺子在高興之中還沒忘記這些兒子的事呢。怕弘晝說出什么不合適宜的話惹的皇上不快,正要上前搭話,就聽到弘晝又說:
“皇爺爺圣德,開創了千古未有的盛世!皇爺爺澤被的豈只是四方,是功在千秋澤被萬代的!孫兒又豈能除外,孫兒生在天家,沐浴皇恩才得成長。皇爺爺的公義和私情都在其中了嘛。”
這話說的更是得體,康熙是越聽越奇,越聽越高興。弘晝想:你當然高興了,就差沒把千古一帝的高帽子直接給你戴上了。站在下面的皇長子胤禔、皇八子胤禩聽了,心里誹謗不已,好你個老四,為了爭皇位,連患病的兒子都使喚上了。他們心里根本不信七歲小孩能說出如此得體的話,多半是老四教的,老大和老八想到。
其實他們還真是冤枉胤禛了,胤禛也正納悶呢,弘晝什么時候變的這么聰明了,馬屁更是拍的爐火純青,沒聽說出天花還能讓人變聰明啊?胤禛不禁抬頭望了望坐在龍椅上的康熙,想起這老爺子小時候也出過天花,難道說是因為出天花才讓老爺子變的如此英明神武?
胤禛有點疑惑了,想出一個連他自己都不相信的理由。
胤禛想破頭都想不到,出天花不能讓人變聰明,可穿越能哦!還沒任何副作用!怪不得如此多的同志前仆后繼的加入到如此高危的穿越大軍中。偶突然想到個問題,難道歷史上的康熙老爺子也是在出天花的時候被入侵了?他才是清穿的第一人?要不然他老人家怎么會文治武功樣樣都行,就連生的兒子都個頂個的厲害!恩,這是個問題,就留給廣大的、聰明無比的書友們去解決哈!
就在這幾個王爺思緒此起彼伏的時候,心情大好的康熙決定將考教進行到底。
“弘晝啊,上學時,都學了些什么啊?”
“回皇爺爺的話,孫兒已經學完《三字經》、《論語》、《大學》、《中庸》了,還能解唐詩宋詞三百首,恩,孫兒還學了滿文和蒙文。”弘晝答道。
七歲學完《三字經》還會一點《論語》,能背唐詩宋詞三百首都還算正常,只要啟蒙早一點,聰慧一點是不難辦到的。
但照弘晝說來,不僅多學了《大學》、《中庸》還會解詩,滿文、蒙文更是難學,康熙就不太信了,心想看來還是小孩心性啊。“恩,此言當真,弘晝可不能謊言欺騙哦。”
“孫兒不敢欺騙皇爺爺,句句都是實話。”哦,聽到弘晝的回答,康熙有意逗逗弘晝。
“君前無戲言!”康熙說道。
“愿立軍令狀!”弘晝立刻接道。
“那朕可要考考你哦。你可愿意?”
“孫兒愿意,請皇爺爺出題。”早有準備的弘晝胸有成竹,底氣很硬。早就知道你要來這一套,我早有準備。弘晝心里竊喜。
看到弘晝淡定的樣子,難道這小人兒還給朕更大的驚喜,康熙的心里有了些許期待。
聽這兩爺孫對話,把胤禛急了個滿頭冒包。弘晝有幾斤幾兩,他這個當阿瑪的是一清二楚。在他嚴厲的督促下,弘時大三歲才剛剛學完《論語》,弘歷小一些但卻聰明,一部《論語》也才學一半,滿話、蒙話雖然會說一點,但是要寫出來都是萬萬不能的。
更別說在他有意放縱下的弘晝,能把《論語》背上一小半就峨眉豆腐了。沒想到弘晝被老爺子夸了兩句,就敢夸下如此海口。早知道這樣,我當時就不該心軟,更不該對他的幾次逃學視而不見。哎,我心疼他從小身子骨就弱,害怕他讀書熬壞了身子,只希望他以后平平安安就好,沒想到卻是害了他。
當聽道弘晝立下軍令狀時,胤禛手心一陣拔涼拔涼的,完了,完了,弘晝今天要闖貨了,到時老爺子肯定以為先前那些話是我教的,不定怎么想我呢。老八他們幾個再落井下石,順水推舟的說上兩句,那可真是要倒血霉啊!
和胤禛的心情截然不同的是站在他旁邊皇長子胤禔、皇八子胤禩,這兩兄弟聽得是心花怒放,恨不得仰天長笑。
胤禔和胤禩更是心有靈犀的對望了一眼,都瞧見了對方眼角藏不住的一絲笑意,交換了一下眼神,就決定了,待會落井下石是必須的。
胤禔和胤禩看到旁邊直冒虛汗的胤禛,興災樂禍的想到:“老四啊老四,你也有今天。教啊,你再教啊,有種你在皇上面前教啊。真有你的啊,老四,把皇阿瑪的心思竟是猜了個八九不離十啊,恩,妄自揣摸圣意就是現成的一罪。”
兩人壓根就不信才七歲的弘晝應對的如此得體,這定是老四在府里想好了,教給弘晝的。老四啊,你千算萬算,就算漏了一件事。你忘了弘晝才七歲啊,被老爺子夸了兩句就自己不知道姓什么了。吹吧,弘晝,使勁的吹吧,等會牛皮吹破了才好看呢。
就連上書房大臣張庭玉、馬齊都為弘晝捏了一把冷汗,心里也是不信的。
信心滿滿的弘晝自然不知道對他最信任的反而是半信半疑的康熙。
就在這些皇子王爺上演人生百態的時候,康熙的考教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