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后。
何書生被同窗拉著一路做了馬車顛簸了許久,說是要看看好東西,但路卻越走越偏僻,不過過了許久才見小路的盡頭有別致的小樓。
“就是這里,萬里書齋,齋長說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既然行萬里路較難,不如先讀萬卷書,這里面的書可多了呢,走走走。”李書生拉著何書生往樓門口的小間走去。
何書生看著他從腰間掏出一塊牌子,給那看門的小童看過,還給了10文錢,便進了小樓,第一層大廳擺滿了好幾張大桌子,有好多書生正坐著看書,他們居然坐在胡床上,雖然坐在胡床上是舒服些,但這樣敗壞禮教。
不過好在另一邊有加高的地臺,上面鋪著一大片的席子,擺上了矮桌,只有一兩個書生在這邊看書。這小樓有三層,另外兩層皆為擺滿的書架,在靠窗的地方有兩排書桌,倒是沒有看到矮桌,這齋長看起來也是個不懂禮教的人,不過這書柜中的書字跡倒是較為整齊,比自己手寫的好多了,而且都沒有一個錯字。
整棟樓包括了所有的經史子集,一些在書坊找不到的在這里倒是都能找到,也不知這么個偏僻的小地方是什么時候造出來的,而且這么多的書浩如煙海,不知要多少人沒日沒夜的抄錄才能抄完,而所有的書只要10文就能看上個一整天真的是太實惠了。
何書生看著很多人都左邊堆著幾本書,右邊放著一本正在抄寫著什么,估計是把有用的東西都抄下來能帶回去慢慢品味。自己也沒帶什么書,早知道就從秦記買幾本來了。
這書很是便利,比竹簡的輕上許多,能寫好多東西,雖然要10文錢一本但能抄上3卷竹簡的內容,而且易拿易存放,也有大一些的本子再加些價格就是了。
“李兄,我回去買些本子再來吧,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剛轉身就被李書生給拉住了,只聽他小聲說樓外有賣的,便隨他一起下了樓,再往里面的院子走去。
只見左側一個小院子有插一面旗子寫著紙墨坊,右邊一個小院子寫著食館,也不知里面都是什么門道,等著走進紙墨坊里面分門別類擺放了筆墨紙硯,個個小柜子上擺滿了東西,看過去一覽無余,而且上面還表明了價格,一個小本子才9文錢,比秦記的還便宜一文。
“掌柜的,這小本子要5本。”何書生看了看兜里的錢,如果帶得多自己可要買上十幾本的,便宜一文也是一文。
“這位書生,這小本子每人只能買3本,原本就是為了給沒帶本子的書生便利的,沒賺您錢,您要的話我給您拿3本您看怎么樣?”賣本子的女童看著乖巧可人說話也很溫柔,而且柜臺上也確實寫了每人只能買3本,何書生也只好買了三本。
轉念一想如果可以買很多那早就有人轉賣來賺上一筆了。何書生挑選了幾塊一般的墨條和硯臺,再要了一支較為好些的毛筆。
“這位書生可要買個盒子?看您應該是第一次來,可要買一套的?這盒子單買是10文錢,現在書齋剛開有實惠的套裝,這一套的話是一般的2個墨條一個硯再加一支較好的毛筆共2錢半銀子,比您單買這些要便宜20文。”何書生拿過那個兩掌長一掌寬的木盒子,仔細打量一下,里面的東西也自己挑選的那些差不多。
這兩邊各有一個小圓孔估計是讓里面的毛筆不悶壞的,短的一頭前面還有一個凹槽,估摸著是插上什么木片的,這個小盒子做工還是不錯的,主要是這些小細節很用心,就算是買一個去書院用那也是極好的,方便攜帶。
何書生看著旁邊還有一個較大的盒子,是兩層的,打開上面的木蓋子只見里面是三本小本子,下面一層是從下面捏著一個小圓木拉開,里面是一塊較大的硯臺和筆墨,在下面那一層有四個小孔,那木槽子也和剛才那個一樣。
“這個盒子是30文一個,只要您買盒子我們都可以給您保存在這里,這樣您下次就不用帶來,能省些事,保存不花您一文錢,就在這邊,您可以看下,如果您要就把名字寫在這小木片上,放在這個木槽里就可以方便找了。”
何書生看著放在木架子上的一列木盒子,上面都插上了小木片有別人的名字,這木架子是沒有擋板的,這樣那些小孔就沒有被擋住,而且6個木盒子為一個格子的高度,這樣拿的時候或許能省些力氣,要不拿最底下一個就麻煩死了。
旁邊是那些大木盒子的架子,這些架子都放在木柜子的上面,這樣倒是都能看到,這下面的木柜子也能放別的東西,只要不是從地上開始一個個往上疊的就好,要不看著心里總覺得最底下的那個位置不好。
“那我就要一套吧,然后單獨再買一個小盒子。”
“好嘞,您這邊簽名,給您按上……您拿好咯,慢走。”何書生拿著三本書上面放著兩個木盒子往門外走,這樣看著倒是挺方便的,要不書加上墨條和筆硯拿著也怪零散的。
看著遠處還有幾處小院子也不知是用來做什么的,便問了李兄。
“較近的三處,西邊那處是兵書庫,北邊是禮樂書庫,東邊較大的是拓本庫。這里面較多孤本,不過是復刻的,但字跡清楚比有些殘缺的孤本還好。那里是不能帶本子進去抄寫,不過有副版可以買,一般是1錢到3錢,進去的話要另給10文。”
“不過里面的東西也確實很值得,有一兩本好的我買了正在家里呢,你要看就去我家好了。你如果要買就在右邊的這個小院子,所有你看到的書都能買,這樓里的書便宜些不過50文到1錢,比竹簡還便宜些。”
“自己抄倒是能省些銀子,不過加上這本子的錢,也不過省了20多文,還沒算工夫和進來的那10文呢,反正我是要哪些就買回去了,不費那勁。”李書生看著旁邊食館已經把門板抬開了,里面的熱氣慢慢往外飄出來。
“走,去吃些熱乎的。這餅子5文兩個,3文一個,買兩個的話劃算些,這骨頭菜湯是不用錢的,葉姑娘,給我來兩個餅子。”何書生被李兄拉進了屋子,這開春站在外面還是有些冷的。
里面也都是高桌和胡床,“我也要一份。”
“好的,馬上來。”葉秋在盤子里用竹筷夾上四個蒸餅,再盛兩碗湯放在端菜的木盤子上端過去。
何書生看著那姑娘掀開蒸籠的時候里面還有別的菜,看著倒是滿味美的,“那些菜多少一盤?”
“那些是別人拿著食盒帶來我們幫著熱的,您如果需要也可以拿來我們可以幫您熱著,等著要吃的時候就熱乎了。”葉秋數著天數那出去打獵的野猴子估摸著今天應該回來了。
叢林深處,身上掛著4只野雞背上背著一個沉甸甸大背簍的楚櫻正慢慢走出來,手指放在嘴里吹了個哨子一匹毛色鮮亮身材高大的馬兒就跑了過來。
楚櫻把背簍放在長生右邊的木架子上,把左右兩邊的東西放放均勻,把身上的野雞都卸下來,上馬揚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