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藍(lán)色的海面像一塊巨大的藍(lán)寶石,粼粼的波浪不停地起伏,在金色的陽光照射下,好像底下藏起了很多的金子,讓人生出很想下海撈金的欲望。三艘廣船航行在靠近岸邊的海面上,只見這些船航行的很慢,時速只有5節(jié)左右,這船正是白燕城派出的水文偵測船隊。
瓊州島的海岸線長達(dá)1800多公里,以5節(jié)的速度,加上只能白天進(jìn)行水文考察,因此船隊最快也要航行16天才能回去。任誰要在在風(fēng)吹日曬下活動大半個月,沒幾個人會高興,因此船上的議員們興致都不高。
只見這些舉動奇怪的船只時不時地停下來,用著測深桿、測錘和測深絞車等測量著海水的深度、有無洋流等。
“這里的水文有什么好測,委員們居然讓我們當(dāng)這么久的野人,真是倒霉呀。”張大軒對被安排到海面上采集數(shù)據(jù)部太愿意。
“沒辦法,誰叫委員們把任務(wù)分給了我們,他們可是天天坐在辦公室里,想不到在野外工作是如何的艱苦。”楊立人也贊同地說道。
“是呀,就我們兩個是水利專業(yè),我們可是在享受日光浴嘍。”張大軒感嘆這這專業(yè)沒有享受的時候。
“誰說不是呀,從最初大陸臨高就是我們測量文瀾河的水文狀況,建設(shè)博鋪港也是我們,現(xiàn)在還要把整個海南島測量一遍,真是沒得休息呀。”楊立人覺得自己真是忙個不停。
“還好,現(xiàn)在有助手了,雖然還要手把手的教,以后我們也有手下咯,到時候我們就坐在辦公室里,看看報表什么的,多么的享受呀。”張大軒愉快地展示著未來輕松的日子。
“我們還好,只要在船上就可以完成工作,那些要進(jìn)入深山的植物礦藏勘測組就真是受罪了,呵呵,我們要和更倒霉的家伙們比比嘛。”楊立人祭出了阿Q精神勝利法,“你說他們會有怎樣的遭遇呢?”
“他們將享受到熱帶雨林的一切,沒有道路、潮濕的環(huán)境、兇猛的動物、有毒的蚊蟲還有樹林里藏著不懷好意的黎人,驚險程度簡直可以拍一部電影了。”張大軒細(xì)細(xì)的列舉了勘測組遭遇的種種挑戰(zhàn)。
20天后,《臨高日報》上報到了一則消息,引起了全縣人的光注。消息稱,博鋪已經(jīng)開通一條環(huán)繞瓊州府的航線,每3天就發(fā)船一次,從博鋪港發(fā)船,依次經(jīng)過儋州、昌化縣、感恩縣、崖州、陵水縣、萬州、樂會縣、會同縣、文昌縣、瓊山縣、澄邁縣,最后到達(dá)博鋪港。白燕城為了照顧大家,每人的船價只要一錢銀子或者100文銅錢,每天還可以領(lǐng)到4個饅頭,可真是非常便宜,貨物按照體積另算船錢。
臨高的百姓很是稀奇,紛紛議論著,那些澳洲人居然想在這海上賺銀子?船價雖然不貴,每人只要一錢銀子,可還是誰會搭乘船只在瓊州府到處亂逛?看來這次短毛們要虧本了。不過,臨高的商人們的眼光可是看得遠(yuǎn)些,很高興有這樣的一條航線出現(xiàn),尤其是那些剛剛買了很多商品的臨高地主們轉(zhuǎn)職而成的商人,他們以前都是在土地里找食,都很少外出到其他縣城,現(xiàn)在對著家里的貨物發(fā)呆呢,現(xiàn)在可高興著了。
王彥——就是最初沒有被議員俘虜,逃的很快的那個人,二十幾天前幾天參加了東門大市場的商品展覽會,在推銷員溫柔的聲音里,頭腦一發(fā)熱,投入上千兩銀子買了很多的精致的貨品,如鏡子、書籍、懷表等甚至連各種顏色質(zhì)地上佳的布匹都買了幾百匹。后來王彥的頭腦清醒了些,欲哭無淚,他以前可是一個土財主,叫他如何想出賣掉這批貨物的方法。
最初,妻子李氏不停的在王彥耳邊抱怨著他頭腦發(fā)熱,把家里的上千兩銀子換成了這些不能動的貨物,幾個月內(nèi)要是找不到渠道賣掉這些貨物,這損失可就海了去,不斷地催促他去供銷社退貨,讓王彥大衛(wèi)惱怒。
“真是頭發(fā)長見識短,短毛那里很好說話?我如果去退貨的話,就是掃他們的顏面,短毛要是惱羞成怒的話,我還回得來嗎?真是愚婦!”王彥可逮著一個發(fā)火桶了,要說個痛快,“再說,這些貨物可都是好東西,只要運(yùn)到臨高以外的地方去,級可以大賺一筆,起碼也有200多兩的銀子賺頭,你以為我傻呀,買些夯貨?”
“哼,東西是好東西,可你怎么把它們運(yùn)出臨高縣?”李氏找到反擊的地方,“陸路上有太多威脅了,土匪呀,黎人呀,搶劫的人多不勝數(shù)。海路上你又沒有海船,也別想走海上。”
王彥想了想,語氣放平和了些:“我去找下那些海商朋友,平日里交情很是不錯,他們可有船只呀!”
李氏卻是笑道:“你現(xiàn)在和他們是同行呀,他們肯定先要把自己的貨物賣掉。如果這些貨物有你說得那么好,肯定不愁賣,他們的下一步又是進(jìn)貨,怎么肯幫你?難道他們和自己的錢過不去?”
“我真是沒有想到這一點。”王彥一拍額頭,懊惱地說道,“那我們只能慢慢的賣這些貨物咯。”
《臨高日報》在臨高縣城的影響力逐漸加大,因為這叫報紙的東西很便宜,只要3文錢就可以買一份。3文錢只夠買這些報紙用的紙張,澳洲人還樂此不疲地在上面印著東西,真不知道他們在搞什么?不過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報紙上的新鮮的消息和各種有趣的故事。聽說官員們專享的邸報的內(nèi)容都被登載上面,導(dǎo)致很多以前沒資格看邸報的商人、地主也紛紛夠買報紙。
在《臨高日報》上見到環(huán)海航線開通的消息,王彥樂的找不著北了,這不是正好為他解決了貨物的銷售難題呀!看到這則消息之后,一刻也沒有停,王彥在臨高縣城城外的馬車站上了一輛開往博鋪的公共馬車。
公共馬車也是澳洲人開辦的,每人只要2文錢,由于采用了四輪馬車,拉人載貨量是兩輪馬車的數(shù)倍,在這條很直的公路上,走的很快。馬車上早已快坐滿了人,一些泥腿子也上了這車,為了早點到達(dá)博鋪港,王彥忍受了他們身上散發(fā)出的刺鼻氣味,一句話也不想和他們說。
下了馬車,王彥見到許多買了很多貨物的前地主們,原來他們比自己還要來得快,終于證明在能夠賺錢的情況下,人們的潛力是無窮的。王彥加入了前地主組成的聊天圈子里,看見大家都很高興,對澳洲人的開通航線的舉動不惜贊揚(yáng)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