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弘仍是笑著,但眼中微微露出一絲冷光:“為何是她二人?你且說來聽聽。”
皇后含笑道:“蓮貴人不必說了,如今宮中只得她一人懷有龍裔,身份不比平常,自然是要晉一晉位分的,沁嬪妹子也是極為拔尖的,她素來機敏聰慧,最得太后愛重,進宮這么些時候,也一直謹守規矩,臣妾覺著趁此年節,是該晉一晉位分了。”
元弘看著蓮貴人道:“蓮貴人如今不必晉位分,她進宮尚短,如今只需好好養胎,待她誕下皇嗣,朕自會給她封賞的。”
皇后眉間微蹙,旋即又笑道:“那便將沁嬪妹妹晉一晉位分吧,太后當日也是常夸贊她的。”
元弘聽著,沉默不語。倒是惜蕊看著皇后那副笑臉如坐針氈。她心里明白,在這眾妃俱在的儀元殿,皇后提出要給自己晉一晉位分,只怕并非好意,反而會給自己樹下不少暗敵。
惜蕊忙自眾妃中出來跪下道:“嬪妾資質淺陋,只是盡了本分。豈敢以此晉位。嬪妾倒是想奏請給賢貴嬪姐姐晉位,復晉為三妃之一。”此話一出,眾人都驚愕不已。
惜蕊又道:“賢貴嬪當日本就是為香炭一事被降了位分,其實那香炭本就無人識得,自然不能過多責怪賢貴嬪。賢貴嬪她是皇上身邊的老人了,又育有大皇子,陪伴皇上多年,情深意重自當晉為三妃。”賢貴嬪有些感激地看了一眼惜蕊,雖然知曉她是為了轉移眾人視線,但也算是幫了自己一把。
元弘點點頭道:“既然你都不計較香炭一事,那朕便準了此事,將賢貴嬪復晉為賢妃。至于沁嬪嗎,皇后既然很是看重你,就晉位為貴嬪,也好幫著皇后分擔些宮中事務。年關將近,正當喜慶,自嬪位以下的小主便都晉一位,以示慶賀。”
皇后頓時臉色有些不好看了,不想自己本是要將惜蕊和蓮貴人作伐子,引起眾人的嫉恨,不想竟然被她推到了賢妃身上去了,還讓元弘許了她分管內宮事務之權,更讓元弘將眾位小主都晉了一位,這樣惜蕊便在其中毫不起眼了。
她不禁暗恨,想了想又笑道:“只剩陸嬪妹妹未曾晉位,卻有些偏頗了。”元弘看著蓮嬪笑道:“既如此陸嬪便也晉一位份,為貴嬪吧。”陸嬪忙上前跪下謝恩。
封賞完畢,元弘便回了龍翔宮,眾妃嬪也都各自散了。蓮貴人快走幾步趕上了皇后,她笑吟吟扶著腰道:“嬪妾謝過娘娘關心,只是如今身子重了,不好給娘娘行禮謝恩,待生下小皇子晉了位分再行謝恩之禮吧。”皇后暗暗忍著氣,微微一笑,不答言。
惜蕊忙亂了好一陣,在年三十當日總算是理清諸事,歇了一會,與蓮貴人坐著說笑了一陣。
蓮貴人笑著道:“姐姐如今是忙里偷閑,只怕那位正心里難受著呢,如今好好的六宮之權,倒要分上一半給姐姐你。”
惜蕊蹙起眉道:“可不是,只是自來我便喜歡自在,如今倒被這些繁瑣的宮中事務給拘著,很是難受。”
蓮貴人又問道:“她可有設法難為你?我瞧她可不是好相與的。”
惜蕊笑著搖頭道:“只要我處處小心,她也沒有什么可以拿捏的。”
蓮貴人想了想道:“今日的年夜飯她不會做何手腳吧?我可怕再出意外。”她低頭瞧著自己已經高高隆起的腹部。
惜蕊看了看她,笑道:“定然不會,皇上如今關心著呢,她也會掂量著來。”
忘憂宮,坤和殿。殿中開了數個大大的宴席,上邊早已擺好了數個席位,最中央的那一桌上,只擺著四個席位,一把龍椅和三把鳳椅。
貴太妃,穆太妃和帝后二人一并進來,入了席位。眾人請安起身后,也都紛紛入席坐下。
元弘對貴太妃笑道:“今日可是年夜飯,不知貴太妃娘娘可有備好賞錢,她們可早就商量著要討賞了。”
貴太妃笑道:“備下了,備下了。一會子看煙火時,自然會一一給賞的。”
元弘又笑道:“不如一會讓她們一人上來敬上一杯,說句吉利話,也正好拿了賞錢。”
貴太妃笑著連連擺手:“使不得使不得,那豈不是要把我給灌醉了。”
元弘笑道:“正是年節,難得高興,貴太妃您就瞧著喝吧,醉了也沒什么事。”
皇后聽了此話,忙笑著起身,端著杯道:“既然皇上發了話,臣妾便領個頭,先敬上貴太妃和穆太妃一杯吧。”
貴太妃唇邊微微笑著,只是瞧著她笑道:“你身子不好,莫要多貪杯。”
皇后笑道:“這杯里不是酒,是玫瑰露。就借這杯祝兩位太妃福壽綿綿。”說著喝下了那杯玫瑰露,貴太妃也略略飲了一口酒坐下了,穆太妃倒是面色沉靜一如往常,也喝了一小口。
嫣妃端起杯子敬道:“臣妾祝兩位太妃娘娘時時都如今日一般高興。”
貴太妃笑道:“這孩子說的實在,倒不是那些套話。”
穆太妃也點點頭笑道:“果真是肺腑之言。”三人都飲下杯中之酒。
眾妃便依著位分輪番上前敬酒,貴太妃喝得多了,便連連擺手不肯再飲了,只好由元弘代為飲下。
惜蕊上前敬了酒后,便坐在位上,瞧著一旁席位上的陸嬪與三皇子元敖說笑著,只覺得那小小的孩童很是可愛,童聲童氣,卻又偏要裝成一副老成的模樣來說話行事,不禁讓人發笑。
蓮貴人卻靠過來,低聲道:“你瞧那賢妃看著皇后的模樣……”
惜蕊轉過頭去,正看著賢妃一臉冷色地盯著上席中皇后,蓮貴人又低聲道:“賢妃那模樣,似乎要把皇后給生吃了才肯甘休。”
惜蕊微微一笑,轉回臉來輕聲道:“有她在前面與皇后相爭,倒省了我們許多麻煩。”
蓮貴人笑著點點頭:“可不是,她們爭得越厲害,對皇上和我們必然也是越發有利。”
錦繡宮。已是二更天了,年夜飯散了后,賢妃便徑直回了宮,也不愿與她人一起去看那金風玉露臺邊盛放的煙火。
她坐在回廊上,看著那檐下掛著盞盞蓮花如意琉璃燈掛,苑中也點著石刻吉祥走馬燈,整個內宮在今夜都是燈火輝煌,雪樹銀花,不遠處的夜空里時不時升起一朵絢爛璀璨的煙火,顯得喜氣洋洋,賢妃卻是一臉陰霾。
今日她托人捎信給杜衡,說起皇后與自己之間的爭斗該如何應對,還有元恪該如何爭太子之位,誰知杜衡只有一句回話:按耐不動,靜觀上意。讓她先不要輕舉妄動,看皇上之意再行處置。
她看了看偏殿的方向,臉上卻泛起一絲笑意,如今元恪已經長大許多,這倒是令她欣慰不已,只是那太子之位該如何籌劃,卻還需好好算計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