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生在一個小鎮上,在她之前她的父母已經有了一個女孩,所以作為家里獨子的父親對于她的出生就多了一份期待和企盼,希望她是個男孩,畢竟已經開始計劃生育了,要不是他們人緣好,管計生的同事將只有三個月的肚子硬是報成了六個月,估計以后的故事也沒有她什么事情了。母親挺著肚子出門散步的時候,那些資深老媽子都說,蘭妹子你的懷相好啊,這肚子里的是個胖兒子呢,你們看那肚子尖的,生下來要請我們吃蛋呢,別忘記了。那時候生男孩送蛋,生女孩送糖,由于公婆不在身邊,蘭媽媽早早就將家里下的雞蛋一個都沒舍得吃都存下了,指著送蛋的時候可以不用再上街去買了。哪管著時間這么久雞蛋會不會壞。那時候還沒有冰箱,不過也好在空氣沒污染,蔬菜沒農藥,都是些純天然綠色食品,而且自家的院子里也種了好多,只有肉食才要上街去買,而且作為小鎮里為數不多的大學生,他們夫妻倆也算是當地的高工資了。如果這次能一舉得男,那小兩口的人生也算是真地圓滿了。
婆婆早在知道懷孕消息的時候就寫了信來,委婉地表示如果這一胎是男孩,他們想放在身邊帶,畢竟是大城市生活條件、教學條件都比小鎮上好,一開始他們是不滿意這個媳婦的,小門小戶的能帶出什么好教育的寶寶,要不要自家兒子一個勁地堅持而且一個在南一個在北,做父母的鞭長莫及,他們是要好好挑挑兒媳婦的,哪會用得著現在做什么事情都要考慮考慮那個頭發長見識短的兒媳婦的意見,直接大包大攬過去了事,王家可是到這代單傳了四代了,旁支上的叔伯們不知道什么原因都沒有生,所以生個男孩成了大家的期盼。蘭媽媽心里也是緊著盼的,她自己家里最是重男輕女的,家里什么好的都緊著那個唯一的小弟,作為女孩子,要不是她早早認清了自己的處境,憋著一口氣回回考試第一,又考了個不要家里付學費的大學,估計這輩子也就和其他姐姐妹妹一樣,過著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了。結了婚又不受婆婆待見,她也是想生個男姟,在婆婆面前揚眉吐氣一回。
就在七個多月的時候,夫妻倆正在單位參加為迎接上級領導檢查工作而召開的職工大會,蘭媽媽的肚子開始疼起來而且一波波地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旁邊的小唐看著不對勁了,關心地問道,大姐,你是不是要生了。蘭媽媽想想不對啊,才七個多月呢,又沒亂吃什么東西,也沒有做什么劇烈運動,不該這么早就生啊,一直觀察著蘭媽媽的爸爸看著自己媳婦臉上的豆大汗珠,也慌了,小聲跟主席臺上的副手打了個招呼也就悄悄走下臺來,一把抱起自個媳婦就往醫院里沖,也好在醫院就在單位隔壁,一個沖刺也就到了,鎮子小也有鎮子小的好處啊。到了醫院,也沒用了多少時候,她就出生了。不過生下來就沒有什么哭聲,醫生急急地把她放在氧氣箱里,就忙著下一個產婦了,緩過勁兒來的蘭媽媽一把拉住身邊護士的手,問著男孩女孩,護士說恭喜你,是個女孩,什么,蘭媽媽一口氣沒換得上來,一下子暈了過去。
在病床上悠悠醒轉的蘭媽媽看著王爸爸,問道怎么辦,我們要不要再生一個,王爸爸也是一臉地無措,說我都兩個了,現在計劃生育又抓得那么緊,要是再生一個,我這廠長估計也當不成了,蘭媽媽和王爸爸各懷心事一晚上都沒怎么睡覺,大家都忘記了那個早產的女兒還一個人躺在暖箱里,誰也想不起來去看她一眼。
等到兩個人都想起那個早產的女兒,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天,由于是早產,蘭媽媽自己一點沒有脹奶的感覺,而且因為自身的原因,生老大的時候也沒有奶,所以老大也一直放在自己娘家找著個奶媽帶呢,由于想著這胎是男孩是要給婆婆帶的,所以奶媽也沒找,只想著快出生的時候到婆婆那兒去生,由著婆婆找人帶,自己也不操那個心了,夫妻倆都是雙職工,哪有時間帶寶寶啊,現在一下子寶寶早產那么多天,夫妻倆一下子手忙腳亂起來,王爸爸到鎮上郵電局發了個電報給自己父母,然后就到處找奶媽了,可匆忙間到哪找到那么合適的啊,一連看了幾個蘭媽媽都不滿意,幾天下來王爸爸瘦了幾圈,一點也沒了一廠之長的風度了。
第四天,有個一向玩的好的同事來看視蘭媽媽,看著王爸爸正在跟蘭媽媽小聲爭執著什么,看她來了才陪起笑臉,一問下來是為奶媽的事情,笑起來,這寶寶可有福了,有個合適的呢,也剛生了個女兒,奶水多,想著擠出來倒了也浪費了,不如再給個寶寶吃呢,而且人也體面,雖然不上班專職在家里帶寶寶,但人家本來是大上海的,跟著丈夫到鎮上來參加當地的電網建設,要不她去說說看。兩人都心動了,那個同事回去也就跟那家說了,那家立馬也同意了,但是提出寶寶可以放在她那里,但是他們也說了不是專職帶寶寶的,要是寶寶帶的不好,不要找由頭不給錢。現在只等著看寶寶過兩個星期,醫生說情況穩定了就給那家送過去。解決了寶寶的吃飯問題,兩個人又開始討論要不要再生一個,最后決定再冒一次險,一旦懷上,快顯懷的時候
蘭媽媽就請病假住回娘家去,偷偷把寶寶生下來,如果還是女兒就給王爸爸的親戚帶,反正他們那一支一個子女也沒有,正想著到哪去抱一個呢,如果生的是男孩,就拼著工作不要了,也要給寶寶把戶口報上去。至于這次生的女兒,反正原來已經有一個了,多一個少一個也沒怎么當回事了,還想著要是哪家親戚愿意就送給哪家去養了。孩子多了,他們又是雙職工真是帶不過來啊,婆婆看著這一次生的是女兒更是不可能幫手給他們帶的了。
至于躺在保暖箱里的她,也知道自己是個不招人待見的,所以一直很努力地自我掙扎著活著,就算剛生下來氧氣管沒插到鼻孔里,過了兩個小時才有護士補救,第二天暖箱里的石英管壞了,沒什么暖氣,值到換班的護士發現,種種意外狀況層出不窮,可是寶寶還是平平安安地到了該她出院的那一天,知道的護士都說這寶寶命大,看來是個有福氣的,這種種驚險,護士們也沒瞞著王爸爸和蘭媽媽,兩個人看著懷里的寶寶也多了一份重新打量的神色,是的這寶寶有福氣呢,要不這么多的意外狀況,對于一個早產的寶寶,任何一件都可能讓她從此告別這個世界了。
蘭媽媽看了看懷里的寶寶,有點舍不得把寶寶送給別人奶了,她覺著畢竟是大上海過來的,什么情面也不講,一開口就是丑話說在了前頭,要是自己的寶寶吃的還沒有自己家喂的奶粉多,那不是白白送錢給別人家了。猶豫中看向了自己的丈夫,王爸爸低頭看看自己的寶寶,一張臉由于早產比一般的寶寶要小好多,打針的時候只是哼了一下,也沒見怎么哭,整天都是閉著眼睡覺,吃的也很少,喂到嘴邊了也只是意思幾下沒多大吃的動作的,如果吹一陣風也就吹發散到空氣里了。兩個人又湊一起商量了一會,最后決定還是送過去吧,管她吃多吃少,只要吃下去就好,畢竟奶粉還是趕不上人奶的營養好。蘭媽媽要做月子,就王爸爸由那個熱心地同事領著,把寶寶送到了那家的屋里,到那一看是個獨門獨戶的院子,院子里搭著葡萄架,架子下擺著石桌石椅,院子中間是路兩邊是兩個花園,種著很多品種的花,不是開花的季節也沒看出是什么花,葉子都沒長只有枝杈長在那,不過看得出主人是費了心的,不象他自己和同事家里院子里的空地里都種的是蔬菜。屋里屋外收拾得清清爽爽,看得出是個會過日子的。家里面還有個大男孩,大概五六歲的樣子,胸前別個小手絹,他們到的時候正一個人在院子里看小人書,聽說又有一個妹妹和他一起玩,高興地湊過來,一看是個又瘦又小的小老頭樣的,臉上還那么多的褪皮,一下子不喜歡了,說聲真丑,比妹妹更丑。就又去看自己的小人書了。聽著自己兒子的話,巧媽媽尷尬不已,陪著一起過來的那個好心的同事打了個圓場,打哈哈著說小孩子說的話不做數的,王廠長和嫂子都是大學生,那可是人中龍鳳,寶寶能丑到哪里去啊,才生的寶寶都這樣長開了也就好了,又張羅著把帶給巧媽媽的禮物拿出來,一起在屋里坐了一會,有的沒的說了一陣也就告辭了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