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人斜著眼睛怒視著康親王,死死的盯著他手中的小酒杯。他本來就已經調查清楚,因為這一次的家宴,侍衛不得入內,所以劉鈺的身邊應該只有一名大內高手相隨,只要近了身,他就有機會殺死劉鈺。他擲出手中的銅壺就是為了阻止那個看似其貌不揚卻是武林高手的太監,誰知,這太監的功夫竟然隱隱在他之上,他只有使出絕學獅子吼,趁其不備,將其刺死。可是誰知道,康親王劉皓會在這里,在他的情報中,可是沒有這個人的。宮中家宴,即使是再得寵的親王也不能來參加的,只是為何這康親王會在這里呢?容不得再思量什么,青衣人想,為今之計,只有先解決了眼前的這個人才行。立馬收回劍,手腕微斜,向著劉皓的方向攻去。
殿外沖進來的獻藝之人,此時還沒有沖到劉鈺的寶座前,因為宮殿里面混亂不堪,眾人都想跑出去。殿門又被刺客把守著,跑也跑不出去,殿中的火勢也慢慢大了,不少宮女、太監身上都是火苗,在地上滾來滾去,哀嚎不已。只見有幾個宮女、太監跑到了門口,就立馬被門口的刺客一劍刺死。一看見有人被殺死的慘狀,立刻更加慌亂起來,一個個哭喊著、連滾帶爬的,根本就分不清楚哪個是主子哪個是奴才。
鳳妃原本就坐在前面,眼看刺客殺到身前,正想要后退,剛站起來,就被人給抓住了衣角,慌亂之下起身的她,一不小心就摔在了地上。她立馬扶住一旁的主子,站起來,正想要后退,卻冷不丁的被人給推了一把,撲到了前面。一把明晃晃的劍就直直朝她刺了過來,在這一刻,她瞅見了祺貴嬪,于是一把就抓過祺貴嬪,將她推向刺客的眼前。“啊……”只聽見一聲凄厲的尖叫,隨即又沒了聲響。她被鳳妃甩出去,一下子就撞在刺客的劍上,立時就被刺客將脖子生生砍斷,沒了呼吸,可是那看向鳳妃的怨毒的眼神以及飛濺出來的鮮血,噴了鳳妃一臉,鳳妃上官靜怡大叫一聲也暈了過去。
青衣人和劉皓斗得不可開交,眨眼之間兩個人已經拆了幾十招,不分上下。青衣人心里面著急起來,不由的贊嘆,沒想到這康親王功夫竟然如此了得,雖然,他現在占了上風,可是想要在最短的時間里面打敗此人,還得費一番功夫才行。思及此,他轉變了攻勢,換了另一套傷殺力更大的天魔劍法。
這套劍法威力十足,只見他一連“唰唰唰……”,連續刺出八劍,一劍比一劍速度快,一劍比一劍殺傷力十足,一劍比一劍讓人膽戰心驚。劉皓此時也是心驚不已,他自認為是武學奇才,大楚國也是一個好武的國家,民間流傳的武功秘籍不少,但是宮中的收藏更是多的不可勝數,他從小就喜歡學武功,更是翻遍了宮中秘藏的武功秘籍,可是這刺客今日所使的劍法,他卻從來沒有見過。劍劍刺來,就好像奪命符一般,讓人分不清楚劍在哪里,人在哪里。劍與劍之間沒有一絲破綻可尋,讓人無處可躲。
劉皓此時只恨自己手中沒有趁手的兵器,對上這個刺客真是吃虧,可是即便如此,他也不會退縮,要盡量拖延時間,等到御林軍前來。劉鈺此時也是變換招數,迎上前去,雙手反轉,變化了好幾種指法,每一次變換,都在指尖傾注內力彈在劍上,“叮叮……”數聲,余韻悠長,延綿不絕。
青衣人心中更加急躁了,但是面上還是看不出來。真是想不到,自己這獨具威力的劍法竟然被一個人可以空手接下來,真是厲害呀。那么剩下的招數還能將眼前的這位王爺打敗呢。
劉皓此時也是有苦說不出,對方的功力原本就在自己之上,而自己又沒有武器,只能赤手空拳的去對付對方的鋼刃,雖然對方剛剛的劍法盛氣凌人的同時威力十足,自己用盡平生所學將其當下,耗費了所剩無幾的內力,現在只覺得血氣上涌,壓都壓不住了。
青衣人手上的招數又凌厲了不少,絲毫不給劉皓喘息的機會,劉皓招架不住的,連連后退,“刺啦“一聲,劉皓的肩膀被刺中了,血流不止。劉皓立馬點穴止血,又將桌上的玉盤擲了出去,才稍微緩了一口氣。
在這時候,那些刺客已經沖破重圍,頓時劉鈺臉色大變。劉鈺生性不愛學武,喜歡學習治理國家的方略,為了強身健體,只是學過弓馬功夫而已,根本就不會武功,自從登基為帝,忙的是不可開交,就連這強身健體的功夫都給放下了,面對這些窮兇極惡的刺客,此時的他已不知所措,面色蒼白的坐在龍椅上等死。大楚國這幾年南征百戰,滅國無數,結下的仇怨自然不少。劉鈺這一生之中生長的很是平安,即使有人對他進行暗殺,也是早早的被大內高手在外面拿下,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刺殺陣勢,眼見刺客的劍已經到了眼皮子底下。
皇后和夏貴妃都嚇得呆住了,縮在劉鈺的身后,抖個不停。她們雖然每天在這深宮中斗來斗去的,但都是深閨中的嬌小姐,哪里見過這樣的刺殺場面,一個個花容失色,不知該怎么辦。沈心怡在早有異動的時候,就拉住不知所措的雨綺跑到了皇上這里,躲在椅子后面,大氣都不敢出一下,心驚膽戰的從椅子的縫隙里看著這一切,此時的她們之間,都只想著如何能夠保命,抱成一團,沒有了平日里的趾高氣昂和明爭暗斗。
劉皓一看見沖向劉鈺的刺客,著急的不行。剛想沖過去,可是青衣人又沖上前來,纏住他,斗個不停。
內侍們見刺客沖到了跟前,有些功夫底子的都沖上去護駕,可是他們這點功夫在這群亡命之徒的眼中,可是弱的不行。他們就像是砍白菜一樣,一劍一個,將他們幾下就給解決了。看到這里,劉鈺想自己今天只怕要命喪在這里了。
這時候,殿外面傳來陣陣打斗聲和廝殺聲,立時有一名刺客大喊:“不好,外面的兄弟們擋不住了,速戰速決。”
一聽到這句話,這些刺客就好像打了雞血一樣,更是不要命了,有著“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的氣勢,青衣人吹了一個口哨,幾個刺客立馬纏過來,他們一起攻向劉皓,想要將他殺死。
有一個身穿黑衣的刺客更是氣憤不已,他看殺不了皇上劉鈺,就轉身去看殿中的那些妃嬪,此時的她們紛紛報成一團,躲在火燒不上的柱子后面,瑟瑟發抖。刺客一看見她們,就一陣子砍殺。眾妃嬪又是一片混亂,紛紛四散逃開,哭喊個不停,完全沒有平日的偏偏風度和禮儀教養。
宮門終于被打開了,趙云率領著手下的御林軍沖了進來。按照宮里面的規矩,內廷的宴飲這些侍衛應該回避,因此只安排幾人守在門口而已,宮內火光一起,便聽見了廝殺聲。立刻有人傳信,趙云立刻帶人前來救駕。可是門口的刺客也是武林高手,雖然只有幾個人,但是卻竭盡全力阻止他們進殿來救駕。侍衛們雖然人多勢眾,可是卻進不來門。
聽著里面傳來凄慘的喊叫聲,趙云心里面著急的不行,怒上心頭,沖在最前面,用盡生平所學和眾御林軍死命的突圍,才將守在門口的這些人斬殺,沖了進來。一進來,眾人傻了眼,此時的殿中混亂不堪,彌漫著煙霧,分不清出哪些是刺客哪些是宮里面的人,一看宮門開了,這些妃嬪、宮女、太監們紛紛為求保命,沖了過來,趙云眼看刺客快要沖到皇上面前,可是對著眼前這群人,還是無能為力,只能努力的往前沖,可是這速度卻慢的不行。
眾刺客一看大批的御林軍涌了進來,那心情可是比熱鍋上的螞蟻還要著急,以前他們進行過好幾次的暗殺,可是每一次都會被宮內的高手給擋在外圍,或是接連喪命,還有就是刺殺還沒有開始,就會被抓住。為了今天的刺殺,他們耗費了整整半年的心思,買通宮里面的太監,打探消息,終于讓他們有機可乘。要知道,平日里面劉鈺身邊的大內高手如云,他們就是想刺殺也刺殺不成,這一次是家宴,劉鈺身邊沒有人護衛,只有一個內監隨侍保護。所以他們買通了教坊里面的人,借著獻藝這一名頭,才進了宮,還請了有名的殺手樓里面的殺手前來助陣,以為這一次的刺殺一定能夠成功。沒有想到,會冒出來一個武功高強的康親王,真是要命呀。如果沒有什么變故,那么此時的劉鈺早已做了刀下亡魂。
青衣人依然和劉皓斗在一起,忽而看見御林軍進來,心里想著,宮里面的御林軍中不乏高手,一旦被他們包圍,還能沖出去嗎,他還不想要死在這里,他又不是那戲班里面出來的死士,抱著必死之心來的。今日和這康親王一戰,已經費凈了多半的內力,又疲憊不堪,想到此處,青衣人發出一聲長嘯,剎那之間劍光閃閃,伸手一揮,直刺劉皓面門,劉皓一躲閃,這人立馬一掌拍在了劉皓身上,又是一招燕子沖天,越過劉皓直撲劉鈺而去。劉皓著急的不行,想要起身,卻倒在了地上,起不來。
劉鈺直愣愣的看著劍刺過來,沒有躲閃,不是他不想躲閃,而是動不了。沈心怡等的就是這樣的機會,她猛地上前一把拉住劉鈺,擋在了劉鈺的身前。劍氣生生的刺傷了她的臉,她只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疼,“叮……”一聲,這一劍刺中了沈心怡早已藏在胸前的美玉身上。沈心怡只覺得被劍氣震的身上發疼,還不待她有所反應,只覺得劍氣又重了幾分,胸前一涼,一陣刺痛,那劍竟然刺透了美玉,又刺傷了胸口。緊接著沈心怡就被這劍的力道一推,倒在了劉鈺的懷里面。
青衣人一看沒有刺中皇上劉鈺,立馬拔出劍,又是一番廝殺,從窗戶逃跑了。戲班里面的人,看見青衣人逃跑了,更加瘋狂起來,左右不過是死,在殿里面胡亂的殺起人來。還有幾個人又向劉鈺刺去。在這電光火石之間,趙云和手下的幾人終于突破重圍,加入了戰斗,他們英勇無敵,幾下就將這些刺客一一刺死。
看到這里,掙扎著坐起來的劉皓終于支撐不住的倒在了地上。劉皓啊劉皓,你今日方才知道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了吧。自從學武以來,他就被稱為武學奇才,難免有些不把別的人放在眼里,可是,今日一戰,他才明白了他自己做了一回井底之蛙。今日要不是那個青衣人想要取劉鈺的性命,而對自己有些顧慮,只怕今日就要死于此地了。劉皓啊劉皓,看來從今以后,你可要放眼于大千世界,不在孤傲,以為天下無敵了。
劉鈺此時怔怔的看著懷里的懷里的沈心怡,剛才刺客那一劍刺過來的時候,他以為自己必死無疑,沒有想到沈心怡會沖過來,拉住自己,擋在自己身前,為自己擋下那奪命的一劍。看到侍衛把他圍起來,他才白著臉回過神來,大喊:“太醫,快傳太醫。”
沈心怡集中精神,努力的睜開眼睛看一看,可是她只覺得自己很累,眼皮很重,怎么也睜不開眼睛,不行,她不會死的,就算是死,也要再看一眼劉鈺才行,想到此處,她用盡全身的力氣睜開眼睛,用細微的聲音道出:“夫君,沒事就好。怡兒心里……”那眼神讓劉鈺心如刀絞,滿含著深情和不舍,又像那飛蛾去撲火一樣的凄美悲壯。
沈心怡覺得自己渾身的力氣好像在漸漸的流逝,是不是就這樣死了呢?如果自己就這樣死了,那這場賭還真是不值得呀。這樣想著,她又凄美的笑了笑,隨后便閉了眼,陷入了無邊的黑暗中,看的劉鈺心驚膽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