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無歲月”,楚嵐除非必要的獵食,否則一般都不會出溫泉山洞,而自那天再度斬殺一只山鬼之后,山鬼們的智商似乎也有所提升,輕易不敢再到這溫泉山洞的附近來了。
楚嵐憑著自家心海中記憶,在距離溫泉山洞才處設(shè)下了山民們常用的陷阱,隔幾天倒也能收一兩只兔子——看好野兔的必經(jīng)之路,在那挖一個坑,上面掛一個草環(huán),跟據(jù)環(huán)境掩蓋好草環(huán),再把草環(huán)的另一頭拴好,第二天中午去看,十次里頭總有兩三次能抓住一只。
除此之外,她白天會在暖和的時候拿一把石塊尋找野雞崽子,見到之后大把石塊撒出去,扔十次也有九次能打昏一兩只野雞——就是這些野物,支持著楚嵐度過了山中難熬的早春,迎來了熱鬧而燦爛的盛夏。
她身上的衣服已經(jīng)十分破舊,盡管有水可以時時清洗,但無論是面料還是里面的內(nèi)襯都已經(jīng)開始朽壞,如果沒有辦法弄到新衣服……到下一個冬天就得穿乞丐裝了。
哦對了,除了“智商”之外,“乞丐裝”這個詞語也來自于那只穿越者的記憶。
姑且博楚嵐一笑而已。
打獵收拾出來的獸皮因為需要硝鹽才能制作成柔軟的毛皮,而楚嵐不知道去哪里找硝鹽,所以不得不遺憾的把那些一天比一天變得干硬的獸皮扔得遠遠的——再說了,到了盛夏,也不能穿一身皮毛出去啊。
所以,還得另外尋找能制作衣服的材料。
她穿著自己找草根綁的鞋子,穿行在荊棘遍布的山地間,因為見過村民種植棉麻,所以她想著自己找到類似的植物,想辦法抽出絲線制作衣服。
可想而知,這等沒有任何材料和設(shè)備的“種田”生活該有多艱難。
找尋了半個多月之后,楚嵐衣服材料沒找到,意外卻找到了好幾樣香料:山花椒、山辣椒和小野蔥。
本來肉食這種東西,一年半載吃一次滿順口,可是如果日日都吃頓頓都是肉食,那膩勁足以讓任何人得厭食癥。
找到這幾樣香料之后,楚嵐吃心大作,暫時忘記了對破衣爛衫的擔(dān)憂,開心的摘了一大捧香料回去伺候自家五臟廟去了。
將山辣椒用干凈的石塊砸成碎末,均勻的涂抹在肉片上,在將小野蔥洗干凈一條一條撕下來,就著在滾開的溫泉里微微泛著氣泡的熱水一燙煮……楚嵐無師自通的領(lǐng)會了那只穿越者記憶中的“涮鍋子”技能。
她這么多天以來一直都是依靠溫泉邊滾燙的巖石把肉片烘烤成熟,然后擦上一點巖鹽吃進去的,今次帶著溫泉硫磺味的熱水也沒能沖散那濃郁的香料味道,這一口下去,楚嵐的眼淚就刷的一下落了下來。
她有印象,似乎她已經(jīng)有足以萬年計的時間沒有吃到過如此可口的食物了!
“寒冷冬季北方最難抗拒的還是火鍋的味道”——那只穿越者的記憶是這樣說的。
楚嵐瞇起眼睛,心海浮現(xiàn)出來自那穿越者記憶的一幅畫面:紫銅做的中空放炭的膛,湯鍋環(huán)繞在火膛周圍,鍋子里湯水滾開,鮮紅油量的食物不停的進入四座食客之口……
看起來,好好吃的樣子!
比她此刻吃的這些食物都好吃?!
從翻閱的記憶中拔出心神,再看看自家簡陋無比的巖石鍋和粗糙暗淡的山野香料,楚嵐突然覺得心中豪情萬丈:不行,為了這個所謂的“涮鍋子”,她一定要出去一趟,去找一口鍋,哪怕是一口小砂鍋也好啊!
想到就做,從不拖泥帶水,是正在逐步恢復(fù)自家記憶的楚嵐的真性情。
她大步走出溫泉山洞,向著山的另一邊走去。
楚嵐自己知道自己不受出生地村民的歡迎,所以選擇了“山神之山”的另一側(cè),這一側(cè)完全沒有道路,就連小道也沒有,只有密密麻麻的荊棘和纏人的枯藤。
她因為修行《五色本真鍛體法》有幾十天了,身手靈活了不少,在《五色本真鍛體法》和《五色本真養(yǎng)魂法》的雙重滋養(yǎng)之下,五感也比之前有了長足的進步。
所以避開出洞的蛇蟲、繞過潛伏在樹蔭下的虎狼、跳開可以跌死人的山崖裂縫,對目前的楚嵐來說輕而易舉。
她出來的時候已經(jīng)天色不早,以她現(xiàn)在的教程,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山下,并找到這里居住的別家村鎮(zhèn),也費了兩三個時辰。
又是黃昏的時候,山里人因為要節(jié)約糧食,有的村落是只吃兩頓飯,晚飯是不會準(zhǔn)備的,升起炊煙的地方只代表那屋子里的人要燒熱水。
也就是說,有炊煙的地方,必定住著有勞動能力的人。
楚嵐出來的時候拎了兩張自己感覺還不錯的新鮮獸皮,走到距離自己最近的一座低矮的土房,她在外面喊了一聲,然后便去輕輕的扣打樹枝綁成的門。
片刻,里面有漢子的聲音喝了一聲:“誰呀?”
楚嵐立刻回答:“換山貨的!”
山上山下、山里山外,換山貨的不少見,大約那人沒聽出來楚嵐的孩童音,所以立刻便走了出來,待發(fā)現(xiàn)站在門外的是一個穿著破爛但面目齊整的女娃之后,他疑惑的打量起楚嵐:“你是哪家的娃?”
楚嵐微微一笑,遞出去手里的野貍子皮:“叔哇,咱換一口砂鍋,一副碗筷,給換不?”
這座山腳下的村落距離附近的官道倒是不太遠,也常有路過的來跟村民換山貨,所以這里的人普遍也是收山貨的。
那漢子估計是心大,又或者是常坐換賣的事,再看楚嵐遞過來的野貍子皮還算上乘,要換的東西也不多,他便當(dāng)下答應(yīng)了,而且很快拎著野貍子皮進去后又折返出來,拿了一口小小的砂鍋,一副用草繩綁好的碗筷,甚至還有一只陶土做的湯勺。
“下次還來找叔換山貨。”那漢子豪爽的說,把東西給了楚嵐便徑自回屋了。
——沒人會防備一個五六歲模樣的瘦小孩子。
楚嵐意外多得了一個湯勺,心里早滿意開來,她見左右沒人,便蹦蹦跳跳的現(xiàn)出孩童的童真,一路偷樂著返回山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