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一家人齊齊整整,一起過年,錦姐兒只覺得這個年過的嗖快。特別是進(jìn)入十二月,先生們都放假了,錦姐兒除了每天堅持做功課外,就是找哥哥們講故事。大哥哥講邊關(guān)軼事,二哥哥講書院的同學(xué)先生們的趣事。錦姐兒長了個心眼,把哥哥們講的故事都記錄下來,再加上之前聽別的夫人講的,自己娘親講的一些八卦事情,都以匿名的方式重新包裝,成了一本短篇故事集,美其名曰“古今奇談”。薄薄的,但是很有成就感。
故事集里面有沈荷和楚潮生還有陳小姐的那段軼事,有蘇夫人閨蜜的一段往事,還有從蘇老夫人口中挖到的故事,再加上敏姐兒也貢獻(xiàn)了一個,家里的仆人們也貢獻(xiàn)了好多個,最后加上哥哥們講的,剛好湊夠25個小故事。錦姐兒將真名隱去,將一些朝代、風(fēng)俗也隱去,讀起來也不會太與現(xiàn)實一一掛鉤,才心滿意足地收藏起來。只等合適的機(jī)會找個書局商量印刷和售賣的事情。
等過了年,大家都在盼著元宵節(jié)看花燈。往年錦姐兒她們都因為年紀(jì)小等緣故無法出門看花燈,今年有兩位哥哥護(hù)航,家里人總算答應(yīng)她們元宵節(jié)一起出門看花燈。其實燈市中,各家各府都占了一個攤位,擺放自家做的花燈,這還是開國皇帝定下來的規(guī)矩,就算皇家也在燈市有一個攤位呢。這大概就是樸素的“普天同慶”的心愿吧。
因為今年孩子們能出門,所以都對自己家的花燈特別上了心思,皇室還會派出賞燈隊伍,給各府的花燈打分,最佳的那家可以得到賞賜,所以每年各家都卯足心思準(zhǔn)備花燈。往年蘇府都是中規(guī)中矩,今年孩子們齊聚一塊,自然生出不服的心思,經(jīng)常一起嘀咕怎么在花燈上出奇巧思。
瑾哥兒提議做各種武器樣式花燈,被大家以大好佳節(jié),何必殺氣騰騰否決了。瑜哥兒自告奮勇把花燈字謎包攬了。敏姐兒和玉姐兒琢磨著用什么做字謎禮品。慶哥兒則興致勃勃地動手開始做花燈了。錦姐兒了看了好幾天大家忙活,就跟蘇夫人提議,“聽說今年皇太后65歲了,不如我們家的花燈以佛經(jīng)里面的故事為主題吧,佛經(jīng)故事的字謎,佛經(jīng)里面提到的事物花燈,禮品也跟佛經(jīng)有關(guān),好不好?”
蘇老夫人聽說了,就找來蘇夫人,“錦姐兒那個提議挺好的,咱們家不求什么賞賜,不過是個好彩頭,大家新的一年都好。”
老夫人一錘定音,孩子們紛紛出點子,熱鬧非凡。好不容易等到元宵那天,大家早早吃了晚飯,一起出門了。蘇老夫人年紀(jì)大了,就不出去湊熱鬧。蘇夫人在家里陪著她打牌說笑話。
瑾哥兒、瑜哥兒帶著三個弟妹和表妹出門,帶了十幾個護(hù)院,還有丫鬟婆子。到了燈市,他們先去自家的攤位欣賞一番自己的杰作們,然后又找到外公家位置,沒有遇到表兄表妹表弟表姐們,就一行人一路逛過去了。
錦姐兒還是第一次在古代真是接觸燈市,玉姐兒、敏姐兒、慶哥兒也是;只有瑾哥兒和瑜哥兒都是長期在外面居住的人,不是第一次逛燈市。由于錦姐兒她們還小,而且又是女孩子,當(dāng)燈市人漸漸多起來的時候,瑾哥兒便帶著她們到一間看上去挺高級的茶館,瑾哥兒已經(jīng)預(yù)定了靠近街邊二樓的雅間。大家可以一邊喝茶吃點心一邊在窗邊看樓下的燈市,還可以眺望遠(yuǎn)處的景象。
可能由于這家茶館地理位置很好,又是走高檔路線,今晚預(yù)定了這里雅間的都是各府的人。很快就有熟悉的人找上門來了。先是周府的表哥們,后面還跟著很多位男孩女孩,聽介紹是秦國公家的,錦姐兒之前見過的許少爺也在其中。秦國公府這么多房人,今晚出來玩的多數(shù)是男孩子,只有兩位小姐跟著,一個年紀(jì)跟玉姐兒差不多,一個年紀(jì)比錦姐兒大點。
文哥兒給大家做了介紹。還專門把秦國公府的兩位小姐引到錦姐兒她們面前,大點的女孩是秦國公府的三小姐,是大房的嫡出女兒;小點的女孩是四小姐,是二房的嫡出女兒。聽她們的意思,家中還有幾位庶出的姐妹,不過今晚只有她們兩個可以跟著哥哥們出門玩。錦姐兒猜度秦國公府內(nèi)部應(yīng)該有點亂,嫡庶斗爭應(yīng)該很厲害。
果然男孩子那邊也全是嫡出的,庶出的幾個聽說并不跟他們一起逛。雖然本朝對女人的限制沒有那么嚴(yán)格,貴族女孩在大街逛,也是會有的事情,但是如果年紀(jì)超過8歲,貴族女孩上街基本都要帶著帷帽。今晚是特殊的情況,只是在街上可以隨意逛的還多是錦姐兒這種稚齡女孩。像玉姐兒、敏姐兒,年紀(jì)大了,為了避免在人群中被推撞到,都只能坐在雅間看風(fēng)景,等人少點的時候再坐車回家。
表哥和秦國公府的人稍坐了一會,到了全城放煙火的時候,就告別回到他們預(yù)定的雅間去。秦國公府的幾個嫡出公子,從表面看來還是挺風(fēng)度翩翩,守禮文雅。剛才聽介紹,年紀(jì)最大的那個應(yīng)該就是國公府世子的嫡長子了。
剛才跟表哥和秦國公府的人寒暄了一番,大家都掛心著窗外的燈市,趕緊依在窗前看煙火。正在這時,又有人闖進(jìn)來,瑾哥兒想著,外面守著門的仆人應(yīng)該不會如此輕易隨便放人進(jìn)來,回頭一看,居然是四舅舅、五舅舅和楚侯府家的孩子們。錦姐兒他們很喜歡四舅舅,煙火也不看了,圍著四舅舅說話。楚寬那個家伙也跟著出來了,一個勁地磨著要出去逛燈市。四舅舅就拉著錦姐兒,“錦姐兒也跟我們一起出去玩吧,跟著四舅舅,不用害怕。”
錦姐兒很是興奮,四舅舅武藝高強(qiáng),跟著他自然放心,最重要是可以近距離去逛古代的燈市,錯過了這次,明年這個時候四舅舅可不一定在京城呢。
討價還價的結(jié)果是,錦姐兒跟著四舅舅他們出去逛,玉姐兒、敏姐兒還有楚侯府的幾位小姐留下,瑾哥兒留下陪著她們,瑜哥兒和慶哥兒也跟著出去逛。
四舅舅左手拉住錦姐兒,右手拉住寬哥兒,碰到好玩的花燈,就輪流抱起他們觀賞。看中了,就買下,讓仆人拿著。瑜哥兒喜歡猜燈謎,他一向聰明,猜中了好幾個燈謎,拿了不少彩頭。連慶哥兒在瑜哥兒幫助下,也猜中了兩個燈謎。錦姐兒對猜謎語沒有天分,只好想著怎么瓜分哥哥們贏回來的那些禮品。
在令狐家的花燈位置那里,四舅舅跟令狐家的人客套起來。錦姐兒看見了躲在后面的令狐家的小姐們,偷偷問四舅舅,哪個是令狐家的嫡出二小姐。對這位差點成為自己未來大嫂的人,錦姐兒還是很好奇的。她伸長脖子打量了一會,猜度穿著月白色緞子織金褙子的小姐就是,她年紀(jì)適合,10歲左右,從氣度和站立的位置來看應(yīng)該是嫡女。
果然,四舅舅很八卦地向令狐家的人介紹錦姐兒他們,令狐家不得不禮尚往來把在場的公子小姐都介紹了一遍。果然那位就是令狐家那位嫡出二小姐。可惜她帶著帷帽,看不清她的容貌,聽聲音還是很嬌滴滴的。
現(xiàn)場還有一個人引起了錦姐兒的興趣,令狐家的大公子,此人長得有點女相,屬于陰柔美那種。可能是錦姐兒盯著他看了太久,他抬眼看了一眼錦姐兒,錦姐兒只覺得那個眼神嫵媚至極,心想,想不到令狐家的大公子長得這樣的容貌。看來令狐小姐的相貌應(yīng)該也很好看了。
令狐大公子跟瑜哥兒提到今晚各府的花燈,“我看你們家的花燈,寓意很好,今年出來評各府花燈的人最清楚宮中貴人的喜好,說不定你們家的花燈今年能奪得首位。”
瑜哥兒謙讓了一番,又說哪家的燈謎好,哪家的花燈漂亮。錦姐兒不耐煩聽大家客套來客套去,就催著四舅舅繼續(xù)往前走。他們走了之后,錦姐兒回頭看了一眼令狐家一眾人,剛好與令狐大公子的目光再次碰上。錦姐兒不禁嘀咕,“這家的人果然長得好相貌,怪不得娘親都心動想在他們家找一個兒媳婦。”
錦姐兒年紀(jì)畢竟還小,逛到最后走不動了,讓四舅舅抱著,不知道什么時候就睡著了。醒來的時候已經(jīng)是第二天清早。
錦姐兒心中懊惱,自己怎么睡得那么沉,什么時候從舅舅懷中回到家中,一點知覺都沒有。也不知道自家的花燈有沒有得到什么賞賜呢。
錦姐兒趕緊問四喜,四喜笑著說,“小姐昨晚睡得忒沉,聽說是平南王府上的花燈奪了魁首,今天就會有宮中的賞賜過去呢。咱們家的花燈也被拿到宮中,給貴人們觀賞,宮中貴人還稱贊了,老夫人和夫人可高興了。”
錦姐兒聽了,就趕緊收拾齊整,趕去正屋找娘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