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魚骨廟嗎,據說那是在清末的時候,水災泛濫,一條大魚擱淺,當時的人們都非常迷信,說它是龍王變的,于是叫它鐵頭龍王。”
“本來村民們是要將龍王爺送回水中的,不過由于發現的比較晚,還沒等動手,鐵頭龍王就一命嗚呼了。”
“后來一位路過的商人看到,便資助修建了這座魚骨廟,為的就是想保護一方平安。”
顧主任對于這塊的事情還是非常熟悉,工作也做得十分到位。
張浩道:“這魚骨廟供奉的是龍王爺,目的就是為了乞求水上平安,風調雨順建造的,一般都是建在海邊或是大江大河之處,畢竟龍王主水。”
“而龍嶺一帶地形險惡,人跡罕至,連祭拜都十分困難,在這里建廟,豈不等于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其他人本來還在感嘆這世間好人總是占多數,從前的商人并不只會吸血,但聽了張浩的一席話后,他們立馬發現了不對勁。
為什么之前的人沒有去懷疑修建魚骨廟的目的,只能說人性本是善良的,只是經歷多了,才會發生改變。
就如同有一個老太太不小心摔了一跤,有人看到了但沒人去扶,在人的內心當中,肯定是想幫忙的,可問題是社會上暴露太多做好事反被坑的事件,所以讓人分不清好壞。
修建這魚骨廟的時候,這商人出資,并沒有損害它人的利益,這魚骨廟建成后,有用則好,無用也沒什么壞處,所以都沒往其他地方去想。
顧主任立馬帶著人往魚骨廟走去,不管入口是不是在那,最少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線索。
其他人對于此事也非常好奇,紛紛跟了上去。
“魚骨廟”只有一間廟堂,也不分什么前進后進,東廂西廂,同時由于荒廢多年,早已破敗,連廟門都沒了,不過總算是看到了鐵頭龍王魚的頭骨,那魚嘴便是廟門。
走進廟堂之內,地面梁上全是塵土蛛網,不過在里面,卻看不出房梁是由魚骨所搭建的,估計魚骨都封在磚瓦之中了。
“吱吱吱~~”
可能是由于有人進來,好幾只耗子嚇得嗖嗖亂竄,同時一股輕風吹來,整個魚骨廟內嗡嗡作響,好像隨時會垮掉一般。
廟堂并不大,一眼就能看完,顧主任帶人在里面轉了幾圈,并沒有找到入口。
“張浩同學,你是不是猜錯了,人家商人就是好心,至于為什么建在這里,是由于這里的風水好?”
張浩搖了搖頭:“這地方不可能是風水位的。”
“為什么,這風水風水,要的就是風和水,這里雖然缺水,但風刮的嘩嘩的,不也算是半個寶地了。”張伊彤為了主持這個節目,還是做過一些功課的。
張浩笑了笑:“所謂的風水只是泛指,并不一定說要有風有水才是風水寶地。”
《葬經》說:“氣乘風則散,遇界水則止。”
《水龍經》中也說:“氣者,水之母;水者,氣之止。氣行則不隨,而水止則氣止。
“這里的意思是生氣隨著風發散開來,故凡是會散發生氣的皆稱之為風,不論是不是真風。”
“而風水學上的水,凡是會讓風停下的皆可稱之為水,有明顯界線的事物也稱之為水,同時也是指一切能夠留住生氣和吉氣的象征。”
“風水界中常說,三年尋龍,十年點穴,其中龍指的是風水皆存之地,而穴則是生氣散發之地。”
“風水的最主要作用是讓生氣聚集,不散掉。”
他的這番話讓其他人直呼學到了,同時讓他們對風水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顧小曦這時湊過來問道:“這生氣到底是什么東西?”
對于這個,所有人都十分好奇。
張浩道:“生氣是風水的命脈。”
“天地之間,宇宙萬物全是憑陰陽之氣平衡和諧,共生、共長、共存的,陰陽是宇宙能量的總稱,是孕育生命的沖和之氣。”
“天有天氣,地有地氣,人有人氣,宇宙有浩然生命之氣。”
“天有生旺之氣就會風調雨順,地有生旺之氣就會萬物青茂、生機勃勃,人有生旺之氣就會身心健康、事業發達,國有生旺之氣就會國泰民安、國富民強。”
顧小曦繼續問道:“那如何去找生氣聚集之地?”
“這就是風水師的職責了,十年登山尋龍,尋得王者生命之穴氣,生氣決定著山川湖泊植物的生命力,風水師就是要尋找那藏著天、地生氣的地方,上堪天文,下查地理,是名堪輿。”
“掌握天星,掌握天空星際的變化,尋找地氣的運行原理,將天、地、人三氣的生旺氣完美結合,便是風水的最高境界。”
他的這番理論吸引了越來越多人進入直播間。
很多人以前覺得風水師都是一些騙子,但現在聽了之后,才發現其中的學問太深了。
同時一致讓張浩繼續講一些關于這方面的知識,還有的問學這一套容不容易。
張依彤收到消息后,也直接說了出來:“張浩同學,不知道你能不能繼續普及一下風水知識。”
張浩一聽,可不想再講下去了,他的最主要目的是找墓下墓,可不想本末倒置。
“風水術是一門高深莫測的玄學,內容涉及天文學、地理學、建筑學、環境學、人體科學等領域。一是要精通河圖、洛書、干支、陰陽、五行、八卦、八門、九宮、二十四山、二十八星宿等易學基礎知識。”
“同時還要熟練掌握三合、三元、玄空風水、八宅風水、九星風水等各派風水的特點和運用技巧。”
“要是真想學風水,我建議先將《宅經》、《葬經》、《撼龍經》、《雪心賦》、《水龍經》、《地理五訣》、《催官篇》、《八宅明鏡》、《陽宅十書》等等風水名篇仔細研究十遍八遍的再說。”
他這話一出,其他人頓時啞火了,這些書不僅字不少,最主要的還不是白話文,真要一本本讀,可不是十天半個月就能讀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