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娟沒有看到在她走后發生的事情,也就猜不到之后發生事情的緣由,這也是生活的有趣之處,知道所有的發展,那么就不會有期待和其它的情緒。
到學校之后,馬麗娟盡量每天給張師傅打個電話,即使什么話題也沒有,就只是關于學習的。也可以說很長時間。最害怕的是,有時間陪著家人,家人已經不在了。
就連王蘭花也受到了同樣的對待,以前一周兩個電話就是極限,現在能每天跟女兒說說話,兒子也一樣,每天一個電話的。就是沒說什么,流水賬似的說說每天做了什么。
鄭建國的變化沒那么明顯,其實不是他不喜歡打電話,是家里人沒有時間接電話。每次說下到學校了自己要回家了,就再也沒有了。
要說這些變化,還是馬麗娟引起的。三個人坐火車到學校的時候,她心情明顯很不好。尤其是關注她的鄭建國,一下子就發現了。
他自己講了半天好笑的事情,沒有得到回應。然后只能求助馬安平,兩個人中比較有發言權的人。
“麗娟,你怎么了?”往常暈車不舒服都不是這樣的,會積極的響應別人的話,哪怕就是一個甜美的笑容。這次就是感覺聽都沒聽。
“……”馬麗娟根本沒有聽到,也就不會回答。
馬安平也不安起來,這是在想什么呢。伸手在她眼前晃晃,再次重復。“你怎么了?”
“啊?我沒事。”馬麗娟剛剛反應過來,連忙說著。
“你剛剛在想什么呢?”妹妹的問題就是大家的問題,要共同商議。
“你知道嗎,我這次去看師傅的時候,發現他虛弱了很多,說三句話就一點精神沒有。我現在都沒有時間回家,總害怕有一天聽到不好的消息。”馬麗娟也不想想到最壞的結果,可是控制不了思想。一想到中醫,就會想到師傅。
馬安平心情也跟著不好了,那個老人自己也很映像,笑聲很豁達,身體也很好。上山很年輕人一樣,從來不會掉隊。遇到專業的話題,能滔滔不絕的說很久。
“以后你多聯系他,平時注意些。有時間就回家看看。”人總是會有那么一天,只是早晚的不同。這是自然界不可逆轉的現象,也是人必須接受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人健在時,珍惜時間。讓她們看到自己的成長。
馬安平一個大男人,不會勸人。能說的也就這么幾句話。好在現在還有時間,一切還來得及。
“是啊,只能這樣了。”張師傅自己就是個中醫,知道怎么保養身體,現在身體狀況也只是代表著器官在衰敗,沒有其他的方法好解決,因為那不是生病。
這次的談話,讓幾個人意識到時間沒想象中那么多,王蘭花很馬寶忠雖然是中年人,可是她們也在一天天的變老,身體在變的不好,有些事情,不能拖到工作以后。
王蘭花對于孩子們的孝心很喜歡,外面的人,有幾個的孩子是每天打電話的,除了自家的,就沒有了。
張師傅也是心知肚明,接電話也沒有以前那么抵抗了。每次都在重復說著同樣的內容,自己自己的希望。把中醫傳承下去,找到更好的方法治療現在治不了的人。
自己是沒有機會親手做到了,可是徒弟還小,一切還是未知的。
馬麗娟原本就是快要學瘋了的人,現在更加是。每天書本不離手,到哪里也帶著。鄭建國跟她一起吃飯的時候都很擔心,她這樣比高三的還要瘋狂。
他勸不了,就找了馬安平。馬大哥帶著她去周邊店子轉了轉,跟她說著學習上面的事情,試圖讓她放松。
馬麗娟剛開始還接受這樣的邀請,去過兩次之后,說什么都不要出去了。馬安平這才意識到妹妹到了什么地步,那就是吃個飯都能背書的人。
最終,馬家圍繞她的問題來了個會議,說清楚會發生的事情,才解決到這次的危機。
其實,起最大作用的還是張師傅。人老了,萬事看的清楚。說話也透著哲理,讓人不能不信服。
學習什么時候都可以,不能以身體作為代價。尤其是現在這個行業,根本拒絕敷衍和快節奏。它的魅力就是古韻,需要的是積累。
馬麗娟也知道自己做的太急的,想要快到達到張師傅說的那個地步,選擇了錯誤的方式,讓所有人跟著擔心。
她收斂了之后,寢室的人才覺得生活有了樂趣。之前快要嚇死了,任誰有個拼了命學習的舍友,也會跟著壓力大。尤其是祝琳琳,特別容易被影響,那段時間過的簡直是生不如死,跟著一起看書看書,一點休息時間也沒有的。
好不容易回歸之前的生活,高一學生的第一次月考也到來了。一個寢室的人都在感謝馬麗娟,不用臨時抱佛腳了,能愉快的考試去。
馬麗娟就更不用說了,書本翻來覆去的看了五遍不止,老師講的內容,筆記都能當范本來上課,完全是學生們最喜歡的學霸。
可是剛剛高一的人還不好意思,沒有一個去借的,也就錯過了好機會。那之后,再也沒有人覺得有什么不對,好學生的筆記,絕對是考前必需品。
馬麗娟考試的時候手很順,寫起來都不帶停筆的。看的不會做題的人羨慕不已,自己如果可以做到那樣就好了,是他們統一的想法。
高一第一次月考難度還是比較大的,為了讓學生們意識到高中的殘酷,以及和初中的區別,再也不是老師說什么就背什么,更多的是自己的思考,把每個公式嚼透了出什么樣的題也不會怕。
判卷子的時候,沒有一個老師覺得會有人成績超級突出,即使是知道學生們成績很好,也沒有報很大的希望。
所以在看到馬麗娟的分數的時候,沒有一個不例外的。更有甚者翻了很多次卷紙,看老師是不是放水了。最終肯定是沒有任何問題,慶幸的是這個學生是自己學校的,只要堅持下去,不怕拿不了省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