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不斷的能量閃光宛如一把把刺眼鋒利的飛劍緊追著這架星盟戰機不放,這架原本在剛才的激戰中已經消耗掉不少護盾強度的戰機,終于承受不了如此密集的能量轟擊。
戰機從機身中部炸開了,那里正是太空戰機的電漿仿星室與能量微波射泵連接的位置。
茫茫的天域中,閃閃發光的億萬片金屬碎塊象樹葉般地向四面八方爆散開來。羅伊拉起曙光式戰機,迅速避開了左前方一架星盟戰機爆炸后飛散的無數碎片和血肉尸塊。
這是他到現在為止擊落的第十九架星盟戰機。加上以前的記錄羅伊即將邁入王牌飛行員的行列。看著敵人在自己面前爆炸,羅伊沒有任何同情,戰爭過程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自他當兵以來,他就記住了一句話,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毀滅性的密集光束還在繼續撕裂這片黑暗的空間,散布在戰場上的殘骸碎片有的很快被激光束氣化蒸發成為了一團噴薄的星際塵埃和高熱的金屬蒸汽。
深度嚴寒的宇宙空間中,一些漂浮在太空中的碎小冰核和雪團晶片在不斷爆發出的光芒照耀下閃爍出五顏六色的霓虹光彩。
光禿禿的幸神星依舊亙古不變的自轉不休,仿佛是一位與世隔絕的旁觀者在注視眼下激烈焦灼的太空戰局。
以幸神星為中心的這片黑暗的空間戰場上,四艘星空母艦,上百艘的星際戰艦隔著數十公里相互猛烈對射,艦艇之間被閃動糾纏的光線織成了一張疊加的密集發光網。上下前后左右數不清的太空戰機如同狂舞的飛火流星一般填滿了整片宇宙空間。
一艘星盟的快速攻擊艦扔下已經被徹底癱瘓的共和國的驅逐艦,轉而把全部的火力集中在僅存的一艘共和國的戰列艦上,無數道長長的能量光束從它的艦體上的數十個大大小小的炮塔上噴涌而出,在昏暗激烈的空間戰場中形成了一幅極具破壞力的深紅色暴風雨。
四架共和國的太空戰機低低地貼著艦體上層建筑的維修槽沖了過去,這艘快速攻擊艦上的近距防御炮火紛紛掉轉炮口,歇斯里底的向他們瘋狂開火。
一架為長機掩護的僚機不幸被猛烈的炮火擊中,失去了動力,象一枚導彈般旋轉著地撞上了艦體左舷。飛瀉而出的發光碎片,迅速帶著彗星般的尾跡向四面八方飛去。
一系列越來越猛烈的爆炸從艦橋開始,沿著快速攻擊艦的艦體向前后蔓延,整艘戰艦全被無情的火球吞噬了,看起來就象一顆爆發中的超新星。兩架試圖趕來支援星盟太空戰機不幸被卷入爆炸中和戰艦一起變成了金屬殘骸。
在這艘星盟快速攻擊艦的附近,一艘已經被擊毀的星盟護航艦的殘骸仍然在熊熊燃燒和不斷爆炸中,即將四分五裂的它,各種化學氣體和散落的金屬碎片在高溫高壓中不斷從艦體內部向外噴涌而出。
羅伊又盯上了一架左前方的星盟戰機,在他反復發射的密集能量光束下,這架太空戰機的護盾被擊穿,緊隨其后的幾道光束直接命中了它的機體,猛烈爆炸伴隨的白色光芒讓羅伊有些睜不開眼睛。
在他的兩點鐘方向,一艘共和國的戰列艦受到重創,千瘡百孔的艦體上損壞非常嚴重,艦身上下到處都能看到能量光束造成的熔融焦痕,各種爆炸造成的破壞清晰可見,尤其是艦體左舷的幾個大洞令人驚心怵目。
三艘變成金屬殘骸的戰艦在太空中不斷的翻滾,斑駁扭曲的金屬表面,時不時有泄漏的氧氣和氫氦燃料從艦體內泄漏而出,在已經變成廢棄金屬的艦體上再次引起了一連串的爆炸,試圖再次把這團比較大的金屬殘塊變成更加微小的金屬碎片。
一堆又一堆的金屬殘骸和數不清的碎片遍布幸神星附近的整片空域,共和國艦隊和星盟的戰艦編隊之間的戰斗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燎天的熊熊戰火燃遍了這片通紅閃耀的太空。
超熱電漿形成的猛烈雷暴滾滾而來,火焰的閃光在黑暗的星空上不斷跳躍,就像是美麗夜空中移動的明亮星芒。
如果有一位不知情的天文學家在觀測這片距離地球三百多個天文單位的太空,他一定會抓狂得跳著腳大叫,“這不可能!那里到底發生了什么情況!”
戰機的殘骸和緊急脫離的逃生發射艙在這片黑暗的宇宙空間中緩慢無助地漂浮著。從兩支艦隊交戰開始到現在,不論是地球艦隊還是星盟艦隊,雙方的艦艇和太空戰機的損失都非常嚴重,正所謂殺敵一萬自損八千。
在戰場上,一場戰役的勝利不僅取決于先進的武器,還取決于作戰指揮官高超的戰略戰術。星盟艦隊從一開始與地球艦隊的平分秋色到最后逐漸處于下風,地球艦隊慢慢的取得了這場戰役的主動權。
星盟的戰艦群呈球籠狀分散在星空母艦號的外圍空域。極度兇猛的防御炮火似乎要把艦隊周圍的每一處角落都完全覆蓋,無論多少架太空戰機都如同飛蛾撲火一般逃不出死亡光束編織而成的能量網。
對于這種層層設防的防御隊形和佛滴水不漏的嚴密自衛火力網。地球太空戰機攻擊群很快就找到了作為防御火力圈外圍支持點,星盟火力最為強大的戰列艦。
盡管星盟戰機的攔截編隊使出渾身解數來干擾地球戰機的攻擊集群,但是在數量眾多的太空戰機同時從多個方向不同角度的聯合協調打擊下,幾艘星盟的戰列艦還是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星盟艦隊外圍的防御火力網受到了嚴重的削弱。原本嚴密的防御火力罩上出現了一個暫時性的戰術漏洞,以點帶線,它成為了一條深入防御火力網攻擊內部星盟艦隊指揮中心的短暫通道。
這條通道只能容納一架太空戰機進入,只要指揮中心受到威脅,星盟艦隊將牽一發而動全身,嚴密的防御火力罩會受到影響。地球攻擊艦隊就可以從刺猬箭豬般無處下口的星盟火力防御罩上撕裂開一個缺口。
但是第一個沖進這條通道并孤軍深入到敵方的地球戰機無疑會非常危險,他會遭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而且接下來如果星盟成功堵住了這個漏洞,那么這架地球戰機的后路就會被切斷,然后結果就是連人帶機被星盟艦隊狂暴肆虐萬箭攢射的能量光束轟得連氣體微粒都剩不下。
電光火石的剎那間。地球攻擊集群中的羅伊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機會,他把電漿仿星室的功率開到最大,趁星盟后續調整的火力還沒來得及補上這個漏洞之前,羅伊第一時間以高速螺旋的姿態加速穿過了這個稍縱即逝的通道。
太空中不斷閃耀著一團又一團爆炸的火球,共和國的戰機攻擊集群成功突破了星盟護航艦載機和艦隊密集防御火力組成的聯合防線。
無處不在的爆炸猛烈震撼著星盟龐大的星母戰斗編隊,兩艘星空母艦實際并未受到太大地損傷,只有天狼號比較凄慘,三處破壞力極強的受創部位都在艦首,金屬甲板被數道光束擊穿,半個艦首都被炸飛,滾滾的濃煙和熊熊烈焰從艦首被炸開的血盆大口處不斷噴涌而出。
地球艦隊的指揮官利用太空戰機攻擊集群作為掩護,利用星盟驅逐艦把大部分火力集中在攔截那些直奔母艦的球狀閃電上,集中伽馬射線炮的火力進行全力殲擊,一個航空聯隊負責轟炸一艘驅逐艦。
四艘驅逐艦就在剎那間就被強大的火力完全炸成無數金屬碎片。
星盟的驅逐艦和護衛艦就象是太空中一朵朵不斷怒放的盛大火花,而金剛級星際母艦的自動防空炮火火力卻幫不了這些保護它的星盟戰艦。
第二波攻擊機群很快就趕到了戰場,沒有護航戰艦的強大火力掩護,這艘金剛級母艦迅速變成燃燒和爆炸的火海。
另外一艘星盟的金剛級母艦的命運也好不到哪去,這艘星艦的內部爆炸從艦尾開始,所有核動力引擎全部都被炸毀,艦橋幾乎不翼而飛,爆炸逐漸向全艦蔓延,并且不可阻止地逼近艦艇的核融合反應爐。
燒得焦頭爛額的艦員們一個個慌忙地想盡所有辦法離開那座即將徹底毀滅的活火山。
凌亂殘破的空間戰場上,地球艦隊的一艘戰列艦金屬裝甲的表面爆炸了,艦體上炸開了一個大洞,深入艦體內部的爆炸能量第一時間內就摧毀了艦尾一側的近半數核融合動力引擎,并且迫使其余的核融合引擎不得不緊急關閉。
缺少了大部分推進動力的戰列艦如同死亡一般地漂浮在太空中。
星盟其中一艘母艦的周圍空域,不斷命中的球狀閃電肆無忌憚地破壞著它身體的所有結構,這艘如同巨無霸一般的母艦,僅僅五分鐘還不到,就變成了一個熔巖火海般的炙熱地獄。
爆炸引起的火球幾乎吞噬了整艘星空母艦,從艦首到艦尾,全艦到處是因為爆炸而不斷產生的升騰火焰。
那些更多的爆炸都是來源于母艦的內部空間,來源于星空母艦里面裝載的所有結構體,燃料供應庫,原子能反應爐,高能武器發生裝置等。
這艘曾經威力強大,不可一世的星空母艦,在戰機飛行員的注視下逐漸解體,艦身斷裂成不規則的幾個殘缺的部分,向空寂的宇宙空間四散漂去。
幸神星戰役經過漫長的一段時間終于進入了尾聲,結果以星盟的馬修斯艦隊全線潰敗而告終。帶著殘余的艦隊撤回他們的大本營—小天狼星系。地球艦隊也沒有趁勝追擊,而是退回柯伊伯帶的金屬星休整。
隨著雙方艦隊離開幸神星天域,這片黑暗冰冷的空間墓場慢慢的恢復了以往一層不變的死寂。戰場上留下來的金屬殘骸大部分按照慣性速度擴散到了遠方,小部分被幸神星的引力捕獲成為軌道上的太空垃圾。
星盟的一艘星空母艦被擊毀,另一艘星空母艦受到重創,三分之二的太空戰機被毀滅,二分之一的戰艦徹底癱瘓,變成了一艘艘廢棄的金屬棺材,連同棺材里面的熄滅的生命,永遠的埋葬在了宇宙的深空中。
地球艦隊雖然贏得了幸神星戰役最后的勝利,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共和國的一艘星空母艦受到重創,三分之一的戰艦無法作戰,太空戰機的數量損失了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