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長不管貴珍對他什么態度,他對貴珍的態度,只有越來越好,幫貴珍的忙越來越多,但貴珍心里怎樣想,他捉摸不透。
貴珍的奶奶,看見李連長常到她家串門,幫干活,她很高興,想想家里沒一個強壯的男人幫干活,全靠貴珍一個人干,她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有了李連長和他的兵幫忙干活,她心里舒坦多了。
貴珍的爺爺想劈柴,剛想拿斧頭,李連長就趕緊過去,接過斧頭,關切地說:“爺爺,你年紀大了,”這些重活讓我們這些年輕人干吧!”
爺爺不好意思笑著說:“怎么好意思讓你這當連長的,幫干這些活。”
李連長客氣地笑著說:“我們八路軍是窮人的隊伍,不論什么長不長的,都樂意幫老百姓干活。”
爺爺嘆口氣說:“如果國民黨的兵,也像你們一樣,就好了。”
李連長說:“就因為國民黨的兵,不跟老百姓走在一起,不替老百姓想,所以才有了我們共產黨打天下,為老百姓著想。”
奶奶插話說:“是呀!如果國民黨與老百姓心連心,也不會有日本鬼子那么猖狂敢打我們中國。”
李連長連忙應道:“是呀,如果國民黨為民辦事,窮人也不會起來弄個共產黨出來,鬼子也不會來。”
貴珍笑了笑,說:“共產黨的隊伍,是窮人的隊伍,當然替窮人想,替窮人謀幸福。”
奶奶愁著臉說:“我記得貴珍小的時候,國民黨兵到我們家好幾回搶糧食,就跟土匪一樣,還算幸運,他們只要糧食,不殺人,要不,我們這一家子,早就沒了,還算我們命大。”
貴珍也輕輕地嘆著氣說:“是呀,我記得他們到我們家,這里翻翻,那里翻翻,只要能吃的,他們統統都拿,不管你給不給,如果不給,就是一腳踢你倒地,好兇惡的兵。”
爺爺也插話說:“我看到的國民黨兵,就是不如共產黨的兵,如果不是國共合作,一起打鬼子,我是不準我孫子去國民黨那里當兵,要當,去你們共產黨那里當兵。”
貴珍連忙說:“阿木那是被國民黨逼迫去的,不是自愿去的,如果那時候,八路軍來我們這里了,我一定讓阿木參加八路軍。”
貴珍爺爺趕緊補充說:“阿木那,不怪得他,我說的是貴光,去國民黨那當兵,事先也不跟我們商量,去了之后,才托人捎信告訴我們。”
奶奶說:“貴光是去打鬼子,他有什么錯,如果個個都不去,你的老命早沒了。”
爺爺分辯說:“他們國民黨好,前幾次鬼子來,他們在哪里,如果不是李連長他們打跑了鬼子,我們才是真正變成孤魂野鬼了。”
奶奶見爺爺這么說,想想也是,孫子孫女婿去保家衛國,可是自家人還得自己保自己。
李連長解釋說:“不能全盤否定國民黨不好,如果沒有國民黨,只靠共產黨打鬼子,何年何月才打跑鬼子,所以說,現在少不了國民黨,還是需要他們。”
貴珍也插話說:“如果鬼子趕跑了,我讓阿木別呆在國民黨那,回家種地,要不參加八路軍的隊伍。”
奶奶連忙也笑著說:“對,讓貴光也別呆在國民黨那,參加八路軍。”
虎子這回在院子里拍手歡叫:“參加八路軍,參加八路軍。”
李連長看見虎子歡叫,笑著對虎子說:“虎子,你長大了,當八路軍不?”
“當。”虎子爽快地應道。
貴珍拿起鋤頭,說:“我去地里種些菜,晚飯不用等我吃,你們先吃吧!”
奶奶應道:“早點回來,別太晚,天黑路不好走。”
“知道,種完我就回來。”貴珍一邊走一邊大聲答。
李連長見貴珍去地里種菜,心想,我也去幫忙,貴珍就不用回來那么晚。
李連長等貴珍出了門,立刻跟貴珍的奶奶說:“奶奶,我有事先回去了,改天我再來幫干活。”
奶奶、爺爺連忙叫道,吃過晚飯再走。
“不用了,我們那里煮有我的飯。”李連長一邊走一邊應道。
李連長擔心追不上貴珍,快走慢走,緊跟著。
貴珍不知道李連長跟來,自顧自地走,不扭頭往回看,在路上,碰上喜貴的媳婦阿圓,跟她打了一聲招呼。
當阿圓跟李連長打招呼時,李連長小聲地回應,他怕貴珍聽到,所以不敢大聲,碰巧阿圓又是個比較害羞的人,說話不大聲,所以她自己認為,是不是自己說話不大聲,李連長沒聽清,因而李連長應得小聲。
李連長一直跟貴珍到地里,當貴珍去扯菜秧時,方發覺李連長也跟她到了地里。
“你怎么也跟我來了?”貴珍小聲地問李連長。
“我怕你弄得太晚,所以跟你來搭一把手。”李連長回答。
“你跟著我來,幫我干活,不怕別人說你?”貴珍關切地問。
“不怕,干活又沒有什么見不得人的事,如果他們想說什么,就讓他們說去。”李連長一付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
“你還是回去吧,等一會你們那里開飯了,找不著你。”貴珍關切地說。
“沒關系,如果沒飯吃了,我去你家蹭飯。”李連長笑嘻嘻地答。
“其實,我一個人干完這些活,剛好合適,不用再勞煩你。”貴珍一邊干活一邊說道。
“說什么勞煩,能幫你干多少活就干多少,如果要去打仗了,想幫你干都沒時間干了。”李連長答。
貴珍見李連長不愿走,又不好趕他走,只好由他。
李連長干活挺快手的,貴珍都覺得李連長趕上老農了。
“你小時侯在家時,經常幫你家里干活嗎?”貴珍一邊種菜一邊問李連長。
“我家里也是種莊稼的,很小的時侯,我就跟我娘到地里看她干活了,她怎么弄,我也怎么弄。”李連長津津有味地說著他小時候的故事。
“我也是很小的時候,就跟我爹我娘到地里玩,看見他們怎么弄莊稼,我也跟著怎么弄,我覺得挺好玩的。”貴珍也興致勃勃地說她小時候的故事。
“我娘見我愛弄莊稼,她就教我怎么弄,手把手地教我,所以我也會怎么種莊稼。”李連長得意洋洋地說。
“我打小就幫家里干活,弟弟就去讀書,等我弟弟回來了,我就跟他學認字,學寫字。”貴珍高興地說。
“我家的家境跟你家差不多,不過,我得讀過幾年書,運氣還算好。”李連長笑著說。
“你們男孩子就是好,大人們都是愿送男孩子讀書,女孩子留在家里干活。”貴珍嘆著氣說。
“共產黨講男女平等,我們部隊如果在不打仗的時候,會抽出時間讓有文化的同志,給沒有文化的同志上課。”李連長認真地跟貴珍說。
“是嗎,哪一天你們上課,我也去聽聽,我也想多學一點文化。”貴珍高興地答。
“到上課的時侯,我叫上你。”李連長興奮地一邊干活一邊說。
“你可得記住呀,別忘了叫我。”
“我說話算數,我記性好著呢!”
李連長停下手中的活,望了望貴珍。
“貴珍,你會唱山歌嗎?”
貴珍抬起頭,笑了笑,答:“會唱一點,都是跟我娘學的。”
“那唱給我聽聽。”李連長高興地叫貴珍唱給他聽。
“好吧,那我獻丑了。”貴珍說完就開始唱了。
“哎!山里的阿妹,金嗓子咧!生來就會唱山歌,長在山里,與山為伴,爹娘不識字,只會教山歌,山歌一籮籮,干活累了唱山歌,歌聲繞過十八彎,砍柴的阿哥,停下手中刀,聽那歌聲尋阿妹,隔山對歌傳情意,不見人面聽歌聲,來年此地再相逢,有情送物定終身。”貴珍唱到這,停了下來。
“唱完啦?”李連長問。
“唱完啦!”貴珍答。
“我也唱一段給你聽。”李連長說完,他也亮開了嗓子。
“哎!山那邊的阿妹呦!不見美貌只見聲,聲聲山歌傳哥耳,歌聲飄過山這邊,歌美好聽哥心動,心想阿妹如歌美,哥有情來妹有意,來年山腳來相會,歌聲為媒今生伴。”李連長一口氣就把歌接著唱完了。
貴珍高興地說:“想不到你也會唱。”
李連長連忙答:“在你面前獻丑了,比不上你唱得好。”
“我覺得還是你唱得好。”貴珍謙讓說。
“你的嗓音好聽過我的。”李連長和貴珍互相謙讓,誰也不肯說自己唱得好。
不知不覺貴珍和李連長就把菜秧種完了,他們正想打水澆一下,沒想老天爺就開始下起了雨,也許是李連長的行動,感動了老天爺,所以他不要李連長打水澆菜。
雨剛開始下不大,貴珍和李連長就趕緊跑,貴珍跑回家,李連長就回連部駐地。
李連長回到房間,趕緊先洗個澡,換了衣服才吃飯,他擔心衣服濕了會著涼感冒。
李連長一連吃飯一邊在想,貴珍會懂他心思嗎?貴珍的心思,他捉摸不透。
貴珍回到家,她也先洗個澡換了衣服才吃飯,奶奶看到貴珍衣服濕了,心疼貴珍,但她沒說什么,只是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