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眾人反應
這一晚,所有人被請到庭院里觀刑,丹朱的慘叫和那一鍋鍋的湯水一直環繞在眾人周圍,有些人閉上眼睛不敢看,只是這些人都被田麼麼揪了出來,并且發話,誰要是暈過去或者不好好看的話,這煮好的湯就賜給他。頓時,所有人都老實了,想暈的也只能忍著,只是過后**的、臉色青紫、痛哭流涕的不一而同。
京都,端王府。
端王秦釋,圣上的第四子,為人暴戾,最喜腰斬。很多官員都說被端王看一眼便覺得如墜冰窖,就連圣上也因此冷落了他。
邛州是端王的封地,位列西北臨近蠻子,土地也不肥沃,所以管理不易。雖然都不喜歡端王這個人,但是不得不承認邛州被他管理的很好,百姓安居樂業,對端王也是愛戴異常。
端王因為待娶而在京都,暗衛卻將孫丹的一切都交了上去。
同樣是迎親隊伍到達的前一天,明和遲了半個時辰的密報正陳列在紫檀半月桌上,端王坐在高椅上,食指不斷地叩擊扶手,發出沉悶的聲音。他的左手邊坐了一位美髯的大漢,他名叫胡濤,和他的外形不同,他是端王信任的謀士之一,基本上端王有事都不會瞞著他,桌子上的密報他也看了,不光是這一份,打從宛州開始的每一份密報他都看過,越看越是心驚,這位王妃,不管是叫生父與繼母跪拜自己,還是到瘋傳的十里紅妝,亦或是煮水烹人,這一切都做得明明白白,有心人都可以知道,但胡濤明白,這些都是做給端王看的。孫家近太子,那我就不要這個娘家,沒嫁妝,我和曹珂關系匪淺。端王名聲不好,那我配得上就得血腥一點。這一切的一切都顯示了這位王妃當真有手段。而端王,就吃這一套,他需要智慧,更需要忠誠。
"你怎么看?"
胡濤醞釀了一下說:"未嘗不是好事,孫家本就是太子一黨,王妃不與娘家親近也好,而且曹珂這個人,油滑的很,這次因為王妃說了定然要去邛州,可見曹家王爺可用。再者王妃這個人......配得上王爺。"
端王也想起密報上說王妃煮人是要配得上自己,不由勾起了嘴角。但一想到那個丫鬟的事臉色又沉了下來。
"還有淑妃的事,本王原也以為不過是楊氏買通的丫鬟,沒想到她的來歷倒是大的很。楊氏這個蠢貨還真是罵對了,得查一查她,免的被當槍使了。"
胡濤點頭,提起這位楊側妃他也是頭疼的緊,為了打聽王爺的事,連他們這幫幕僚也被騷擾的沒處躲,同樣是楊家出來的,看人家淑妃那手段,不是王妃都沒人看出來。
"仔細想一想,王妃身邊可用的人也不少,尤其是田麼麼。還有那個楊斌,不過他和麒王的事,屬下也還得查一查。"胡濤捋一捋美髯說。
端王頷首,武功高強的人他不缺,對這個楊斌他也是有所防備的。
"本王再派兩名獅虎衛給王妃,如何?"
胡濤知道這王妃是得了王爺的眼了。暗衛和獅虎衛是端王的兩大殺招,一明一暗,邛州臨近蠻子,小沖突不斷,獅虎衛就是其中的精英,每個人都是身經百戰之流。
"屬下覺得不妥,王爺和王妃信任不足,就這樣派過去,怕是適得其反。"
端王見狀便不再提,胡濤松了一口氣,聽勸是端王的一大特點,他聰明、驕傲,但不會目中無人。這也算是當謀士的人的一大幸事。
"明日你帶獅虎衛去迎親吧。"端王頓了頓又說"算了,還是我親自去吧。"
胡濤聽完在心里把王妃的地位又往上提了提。
"還有明和,可能嚇得不輕,看這字寫的都成這樣了,等他回來賞他一根百年山參,好好補補。"
端王說著便笑了起來,胡濤覺得,明和公公你愉悅了主子也算沒有白受罪,然后想起另一份密報里描述的明和的窘迫樣自己也跟著笑了起來。
賀王和他的母妃柔妃吳氏不為所動,吳若影是如今宮中最受**的妃子,賀王是圣上最**愛的小兒子。這些東西還沒有知道皇上今天又喜歡什么東西來的重要。
太子母妃德妃周彥冰送來了情報。太子看完后說
"孫丹,有趣。"
在書房里坐了**。
"混帳!"
輕裾宮里,宮女太監跪了一地,一位身穿沉香素紗衣的美貌女子隨手抄起一個花瓶便砸了下去,砸完還尤不解氣的踹了旁邊的宮女兩腳。
女子正是淑妃楊氏,楊翩翩。也是麒王的生母,當年以一曲輕裾舞俘獲了圣上,特賜輕裾宮。如今已近四十,仍是腰若柳枝,保養的如同三十歲一樣。
剛剛傳來消息,她埋在端王身邊的一個釘子被拔了,這原本也沒什么,哪知那個女人竟然把她的人給煮了,這是拿她的人在立威,拿她楊翩翩的臉當踩腳布,她何時受過這種氣!
"還沒當上王妃就陪著端王那個小崽子瘋。"發泄過后的淑妃冷靜下來,她向來是個有仇必報的,這一次她記下了,孫丹!
雖然不怎么生氣了但一想到明天還不知道麗妃要怎么笑自己,就不由一陣心煩。
另一邊端王生母,麗妃童氏,童小倩的熹妍宮,卻是一片喜氣洋洋。
麗妃笑的沒牙沒眼的,那笑容當真不負她「麗」妃之名。在屋子里蹦跶出了一身汗,沐浴時就連小太監拿錯了衣服都是揮揮手就過去了,她身邊的以嚴厲出名的童麼麼也不反對,小太監是又驚又喜。
躺在云被里,麗妃嘟囔了一句就睡了過去,這一覺無比香甜。
"媳婦兒,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