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交底
宋曉因為蝦仁湯做了一晚的噩夢,其他的小老婆們也沒好到哪里去。
田麼麼跑遍了后院,不僅借一碗湯打響了正院王妃的威名,更是摸清楚了這幾個女人的品性。
宋曉是個老實的,那個蕓官很是會看顏色善耍小聰明的,自己剛進門就賠了罪,把一切都推在楊側妃身上,想禍水東引?還差了點火候。
側妃童佳,可能庶女出生,膽小怕事,一聽是王妃命令,馬上喝的干干凈凈。
最后是側妃楊若薇,身份最高。雖說是旁支,但也有個嫡女身份,原以為自己的費點工夫,沒想到只激一激她,她就就喝了,沖動、沒腦子。
這么看來,端王的后院對王妃根本沒啥威脅啊。田麼麼這一捋順馬上就泄氣了,這些女人和王妃明明不在一個檔次,那自己豈不是沒有用武之地?
田麼麼扭著她的肥臀回了正院。留下一地的殘念。
因為明和求見,孫丹的院子只逛了一半就回來了。
孫丹進來的時候,明和乘著請安不著痕跡的打量了一下孫丹,只覺得幾日不見孫丹,今日再見時孫丹已作婦人打扮,將覆額的劉海梳起來,露出光潔的額頭,魚銜東珠的金簪,繡著金蝠抱團的外襖,大紅色的長裙。當真如烈焰紅蓮一般炙煙逼人,高不可攀。
想起自己剛見到王妃時,那一臉天真和恬靜。我就說哪里不對勁吧,原來王妃更適合走高貴霸氣的路線。
"不用多禮。"
孫丹坐在主座上,機靈的侍女馬上端上了茶盞。
明和見孫丹坐下很快說起了如今的眾王的形勢。
如今奪位的大致有三派:
一是端王與裕王一派,兩王交好,因為裕王生來坡腳,所以與大位無緣。裕王的母妃與正妻都是奎州許家人,所以許家是堅定的端王黨。端王自己的母妃則是蘇州童家,如此算來端王背后便有兩個世家,而端王在邛州的軍隊也是一個很重的砝碼。
一派是賀王,其母妃柔妃吳氏圣眷優渥,而賀王自己也是最受**的皇子。再加上妻子全州金氏,也是兩個世家在手還加上皇上的**愛。
最后一派是**,他在十三歲的時侯就被立為太子,如今已經在位十五年了,自身不僅滿腹經綸,為人也十分謙和,很受大臣的看好,根基不淺。母家是湘州的周家,而麒王更是忠貞的**,所以還得加上苗州楊家。
至于瑞王,他的母妃與皇后都是佘州張氏,位高卻無實權,所以并沒有爭儲的**。
孫丹聽完明和的話想了想說:"難道不能再拉攏一些世家?"
明和苦笑,"那些世家大族哪個不是愛惜羽毛的,如今形勢不明朗,誰也不敢往里面跳。像宛州孫家那樣,貼上去給太子的......"
明和說著忽然想起來,眼前的王妃正是姓孫,不由住了口,還掩飾性的咳了咳。
孫丹想了想也是,太早站隊可不是世家的習慣。她自然看見明和的尷尬,不過卻不怎么在意,孫家已經爛透頂了,怕是太子還看不上他們。
"孫家可有可無,一把墻頭草能有什么大用。如今我既嫁給了王爺,自然一切為王爺打算。"孫丹頓了頓又說。
"曹家不算世家,但也是可助王爺一臂之力的。邛州,可不是個好管理的地方。"
明和雖然有心理準備但真的聽見這句話,臉上還是露出一絲喜色。正如孫丹所言,邛州并不富裕,為了抵御蠻子支出的龐大的軍費;還有免除受蠻子糟蹋的百姓的賦稅。這些都需要錢,如今有了曹珂,端王就不用再被錢而絆住手腳了。
"還有劉家,我的生母是劉家,得找個機會把劉家也拉過來。"
明和皺了皺眉說:"劉家自劉貴妃死后一蹶不振,如今龜縮在萬州一隅,而且劉家多言官,對端王似乎沒什么大用。"
孫丹頗有深意的笑了笑,"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況且言官也沒什么不好。看來,人言可畏這一招王爺還沒用過。"